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破解企业IT成本难题

2012-09-25 16:30:01  来源:互联网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破解企业IT成本难题。如何把有限的项目资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考验的是企业和项目经理的智慧和气魄。
关键词: IT

    随着进年来国内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率提升更加依赖,许多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充分利用IT建设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从而把竞争对手远远的抛在后面。


    然而,IT建设在为企业带来生产和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IT成本的居高不下。这让因信息化建设而节省下来的资源成本,因IT系统应用而增加的利润收益,变得微不足道,也让企业的管理者在做出IT投资决策时,顾虑重重,举棋不定。


    造成IT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来看,包括IT规划不到位、系统重复建设、风险控制不到位等许多原因,造成了大量的IT资源和投入的浪费。具体到每个IT项目,则包括诸如需求蔓延、技术银弹、重复返工、贪多求全等原因造成的人员和资金浪费。


    无论原因为何,IT成本的高企已经日益成为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阻碍之一。许多管理者因此而头痛:批准一个待建的IT项目,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占用、人员投入和业务间歇性停顿,风险极大;若是保守不批,仍然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生产力,又无力应对激烈的竞争和危机下的寒冬,真真左右为难啊!


    很自然的,管理者们在犹豫不决之际,便会提出下一个问题:IT成本为何如此高昂?是否有办法控制和降低IT成本呢?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就尝试着解一解这个难题,看看能否找出些法子,让IT建设的成本变得更“亲民”些,也让管理者们的“头痛”能略略缓解一二。


    什么才是好系统?


    想解题,先破题。


    IT成本复杂多样,IT系统各不相同,要想找出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必须正确认识IT项目的特性,了解造成IT成本过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从前面罗列的部分原因来看,片面追求理念和技术的先进性,忽视直接用户的使用体验,对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成本估计不足,是造成IT项目超支、IT资源浪费和使用成本太高的主要原因。


    要走出这些IT建设中的误区,控制和降低IT项目的成本,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IT系统,才是好系统?”只有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才能在降低IT成本的道路上迈出我们的第一步。


    我们用这样三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适用、好用、耐用。


    首先,IT系统要适用。


    企业上马一个IT项目,就好像买一顶帽子,大了不合适,小了也不合适。


    IT系统必须要符合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系统选型。既不能盲目追求系统功能的大而全,也不能盲从于超前的管理理念。罔顾企业实际情况的结果,要么是花了许多钱买回一堆用不上的功能,要么是系统“看上去很美”,却管理不到位等其它原因而无法真正的推行下去,不得不忍痛放弃。


    IT系统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为以后的业务发展预留升级空间。不能完全从现有的需求出发,简单的把手工流程搬到计算机里,仅仅实现一个“电子化办公 ”.虽然这也算是一次进步,但相对于高昂的投入来说,缺乏先进性的IT系统等于是在浪费企业的资源,不但不能有效的提升效率,反而会丧失一部分手工操作的灵活性,制约企业的发展。


    因此,一个好的IT系统,先决条件就是要适用,“不大不小刚刚好”.


    其次,IT系统要好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IT系统是否真的好用,唯一有投票权的就是直接使用这套系统的用户。


    直接用户不仅限于通过系统管理生产和运营的管理层,同样包括为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原始资料的一线员工。只有让这些用户满意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出所有的潜能,促使企业的运营管理顺畅的运转。


    怎样才是好用呢?简单点说,就是让用系统干活儿的人觉得舒服,操作简单、顺手,能解决实际问题,能提高工作效率,能让他们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更重要的事情,这样的系统才是好用的系统。


    无论一个IT系统的理念有多完美,技术有多先进,流程有多敏捷,如果不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使用起来觉得别扭,那它就一文不值,诓论什么“好系统”了!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信息系统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当中的问题和瓶颈,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哪里称得上是一个好系统呢?


    最后,IT系统要耐用。


    就IT系统的投入来看,它应该是一件耐用消费品,而非快速消费品。


    既然是耐消品,就应该具备一定的扩展性、灵活性和柔韧性,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即时的调整,适应变化的需求。而且,IT系统创造效益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如果频繁的上线新系统,废弃旧系统,势必造成IT资源的大量浪费,既不利于企业的知识积累,也不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和业务提升。


    市场在变,企业也在变,一套不具备灵活性和扩展性的IT系统,将很难适应国内企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当系统无法满足企业的业务需要时,升级换代在所难免,如果系统的使用周期太短,或者后续的升级成本太大,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因此,一个好的IT系统,必然是一个长期耐用的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回报。[page]
    控制IT成本三步走


    我们讨论好系统的标准,终归还是为了解决IT成本控制的问题。


    想要控制和降低IT成本,我们需要从三个步骤循序渐进的努力,只有把每一步都做好了,IT成本才能应声而落,使IT项目摆脱“成本黑洞”的恶劣名声。


    那么,需要哪三个步骤呢?其实就是回答三个问题:


    1. 这笔钱该不该花?


    2. 要花多少?


    3. 如何花好?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问题一:该不该花?


    决策者在确定启动一个IT项目之前,首先要问的就是这个问题。


    决定问题答案的因素,不是IT系统的理念超前与否、技术先进与否、功能完善与否?而是企业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套系统?这套系统是否真的能帮企业解决问题?企业当前是否能够承担这笔投入?


    前些年国内也曾出现过几次信息化的热潮,企业争先恐后的砸了血本下去,买最贵的软硬件,请最贵的专家顾问,搭进大把的时间和人员,期盼这把“米”洒下去,就能换回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结果如何呢?大半血本无归吧,即使勉强上线,磕磕绊绊的用起来,也是差强人意,离预期的收益已是大相径庭。


    真正成功的利用IT系统创造价值的企业,是那些在引入IT系统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企业现状,并且为了IT系统的实施展开了适当的管理变革的企业,他们利用IT系统的实施过程,完成了管理和流程的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IT投入真正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所以,控制IT成本节节攀升的第一步,就是在启动IT项目之前把好关。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就算了,无论如何不能批;那些缺乏规划的临时起意先放一放,待仔细斟酌了再决定;只有那些真正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效益的项目,才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问题二:要花多少?


    是与非的判断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解决多与少的问题了。在解决花多花少的问题上,企业需要秉承前面得出的“适用、好用、耐用”的标准,认真评估自身需要,许多企业就是由于企业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标准,比如技术先进,理念超前,功能完善,反而忽略了企业在现阶段的真实需要,导致高价采购回来的系统“大材小用”,许多功能用不上,许多资源被闲置,造成IT投入的极大浪费。


    当然,IT成本的控制不等于一味的省钱。就像采购成本一样,除了价格,还有质量、交货能力这些其他因素影响整体的采购成本,IT项目的建设成本也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企业不能为了压低价格而逼着软件供应商降低服务品质,更不能为了压缩人员支出而影响工期进度,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在金钱之外的成本损失,有时甚至会得不偿失。正如帕累托原理所讲,一个项目有大约80%的成本投入到了20%的活动上,想要有效的降低成本,就必须在那20%和80% 之间做出取舍,达到一个最合理的平衡,才能使成本得到控制和降低。因此,在IT系统的选择上,企业既不能盲目追求一步到位,也不能为求稳妥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问题三:如何花好?


    花一样的钱,得不一样的“果”.


    IT成本是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的,然而项目的实施效果,却因为项目的千差万别而变得难以衡量。不同的项目经理对资源有不同的使用偏好,不同的项目团队对项目有不同的完成习惯,而这些不同之处,很可能就是“花费一样,但效果不同”的根源。


    对企业来说,作为合同的甲方,应当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恰当的选择IT项目的合同种类,利用不同的合同规定,敦促乙方自觉的降低项目成本,节约资金投入。比如,在需求明确、工期可控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费用偿还合同的形式,用实际费用+酬金的方式降低项目的成本;在需求不定、范围不清的情况下,用固定总价合同来减低甲方费用超标的风险。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应当适度的利用绩效奖金的刺激,来激励项目组成员不断的提高积极性,提升项目的质量水平,加强团队成员的合作,使项目取得一个良好的实施效果。


    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把有限的项目资金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考验的是企业和项目经理的智慧和气魄。


    降低运行成本


    系统建设在初期阶段的投入比较集中,显得数额庞大,因而吸引了企业更多的关注,不断想方设法降低这笔投入,而对于系统投入运行之后的运维费用,企业却远没有对初期投入的那般关切。


    IT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绝不是一锤子买卖,系统上线之后,还要定期对软硬件进行维护,为新进的用户提供培训,根据业务发展调整系统的功能,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保证IT系统正常运行而必需的投入,也是IT成本的组成部分,但是往往因为运维费用的分散、小额、多量的特点,反而不为企业所重视。


    其实,IT运维因难见巧。种种原因造成了IT系统让人又爱又恨的局面,爱的是,系统上马了,确实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恨的是,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想要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还真是不容易。而一旦业务部门想要改点什么,更是难上加难,哪怕一个小小的打印格式,也得找软件供应商的工程师来调整,花费高昂不说,还得整个系统停工来升级,耽误了正常生产,若是升级过程中遇到点什么意外和麻烦,耽误的时间就会更多。


    所以,细水长流的运维成本,也是企业在控制和降低IT成本时,必须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但愿危机之下,企业能够在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控制IT成本上升,压缩IT资本投入,更好的利用IT带来的便捷和竞争力提升,为冬去春来时的发力做好准备。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yex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