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2 09:34:50 来源:互联网
舆论就是这样:你做一件事情,自己还没想清楚,网上就帮着规划好了。
这一方面说明你做的事情靠谱,比如微信,有无数专家帮着张小龙和他的广研团队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只要你还是个人,就不可能轻装上阵——内有马化腾亲自督阵和待接入的超长业务线,外面是望眼欲穿的第三方开发商,微信早就不是张小龙一个人的了。
在这场“全民规划”中,微信的任务就是成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王牌平台,然后吞噬掉其他的平台,成为“垄断性的超级入口”。
抱歉,这是不现实的。
微信是一个很棒的现象级产品,但绝不会像很多评论家臆想的那样“吞噬一切”——我毫不怀疑微信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平台,但这不意味着它会是惟一有价值的那个入口。舆论喜欢充满火药味的“只有一个能活着”的角斗士逻辑,不过现实是市场很大,用户需求深不可测,即使张小龙真的把微信做成了完美融合各种功能的开放平台,微信也成不了那个“惟一”。
原因很简单——做事要遵循规律,做平台也要尊重基因。平台在成为平台以前都是产品,都有自己的基因,即核心用户功能:移动互联网的几大典型平台(非应用商店)中,微信的基因是强关系通讯,浏览器是信息聚合展示,微博是弱关系媒体。
不同的基因不仅决定了它们在产品功能层面的差异,还决定了平台化路径和接入第三方内容的差异。这意味着这几大平台之间不会是替代关系——只有市场大小的问题,而不是谁替代谁。打个比方,你(用户)要看书(需求),理论上去厕所(平台1)和书房(平台2)都可以看,但你的首选肯定是书房,这就是基因的作用。与微信相比,其他几大平台都在基因层面有着各自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是微博
它最近的状况就是焦头烂额,用各种试错性的举动不断挑战舆论底线。最经典的评论就是“微博没落了,微信在抢他们的用户”。这实在是可笑的结论,因为两者形态上就是不同维度的产品,不存在此消彼长的逻辑。被限制了信息发送数量、无转发界面的微信公众平台根本不可能做到像微博这样的快速传播效应。
微博的现状完全是新浪咎由自取的,因为他们最近的平台化举动不尊重自身基因,完全是按着强关系社区的思路在进行,比如最近推出的模仿微信的公众平台。不遵循规律,这样的平台化对正在下降的活跃度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以新浪微博超过3亿的用户量,规模壁垒已经很牢固了,同类产品很难超越它。只要能够纠正思路,重新成为一个明星平台也并非不可能。这当然不是件容易的差事,看看全球微博客鼻祖twitter近两年的平台化也充满了纠结,开放路上进退两难,就觉得没法对新浪太过苛责了。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微博平台化的方向一定要结合本身基因,不能无节制地堆砌功能和引入内容,应该围绕“弱关系”和“媒体”两点属性建设,才能进一步形成商业壁垒。
[page] 微博平台化一大难点在于对关系链开放的如何把控,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侵犯隐私和骚扰。弱关系平台都这样了,那么反过来看微信基于强关系链的平台化,要做到满足各方玩家不同的胃口,更是不容易。全球开放平台楷模Facebook是基于真实强关系链的社区,也一直被隐私和垃圾信息问题困扰,而微信要在私密性更强的手机上完成这一点,并建立围绕自身“强关系通讯”基因的生态系统,难度极大。这也能解释腾讯为什么一直对这个产品的开放平台化这么谨慎。现在外界对公众平台的“美好展望”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微信开放关系链的前提下,所以也很容易被泼冷水——仔细回想一下腾讯2011年初宣布开放战略至今,QQ关系链有真正开放过吗?那你凭什么认为更优质的微信关系链会轻易开放(腾讯官方已经声明了,最近万众瞩目的微信游戏平台暂不对外开放)?这里面会有商业考量,不过我也愿意相信从平台和用户体验层面讲,开放社交关系链是核武器,威力巨大,但真的使用了,会变成什么样你不一定能控制得住。
那没有社交基因的移动浏览器前景会怎么样?
近年来这个产品形态收获的争议也不少,比如“Web还是App”这个老掉牙的话题,事实上这又是一个为了迎合舆论的“非此即彼”选择题。
很多评论人士说现在移动浏览器使用时间不长,平台价值已经不大了——请不要主观臆想,看看两组数据就明白了: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2012年近六成的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上网,App则只有四成;国外研究机构TNS刚发布的数据,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月度使用时间最长的App不是微信(315分钟)、QQ(379分钟),或者微博(310分钟),而是UC浏览器(441分钟)。
其实,现在还去讨论移动浏览器有没有价值是无意义的,更应该探讨的是它是不是一个好平台。没有成型的社交关系链,使得浏览器在黏度方面无法和微信相提并论,用户迁移到其他产品不会付出什么成本,这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没有非常成型的账号体系,意味着线性对应的个性化用户数据不足,在即将到来的“数据为王”时代,服务延展的想象空间会缩小很多。
这些都是目前的浏览器相较微信的劣势,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被微信吃掉——甚至可以这么说,浏览器是目前国内开放最“自然”的移动平台。严格意义上讲,有两个产品在PC时代起就是天然的开放平台,一个是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另一个就是浏览器(Web平台),因为他们自诞生起就完全不生成内容。可以说,浏览器骨子里就有开放的基因。
没有社交基因是浏览器的硬伤,但也有好处,意味着其开放不会向微信那么纠结,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浏览器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浏览,这也意味着它展示第三方内容的方式是最简单直接的——链接,或者WebApp。而不用像微信那样,绞尽脑汁地设计UI、交互方式,防止干扰用户,然后把这种纠结和成本也传递给了第三方开发商。这也能反驳很多人主张的“公众账号信息推送能够替代浏览器”——用一个通讯产品满足一个人每一天的各种资讯需求,你得订阅数十甚至上百个公众账号,然后一股脑儿地接受推送……慢慢享受吧。
移动浏览器现在的设计思路都是弱化链接,强调Web的App化,整个界面布局就是“亚操作系统化”:Web图标、分组管理、应用商店……除了多一个标配的网址导航,交互方式和现有的iOS、Android操作系统几乎无异。相比微信的对话式交互,这也许不够酷,但可能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别小看这点,看看Windows 8惨淡的销量,以及网上铺天盖地的要求默认界面从Metro切换回经典桌面的声音,你就明白了。
其他还有一些平台产品,从基因角度讲也是微信无法替代的,比如老周看好的手机助手类,核心功能是Android应用分发,虽然现在功能单一,但也许会是一个不小的市场。不过因为这种产品形态和微信差异实在太大,就不做详述了(微信单独开一个频道做App分发,就和墨迹天气做App频道一样生硬滑稽)。
综上所述,微信是无可替代的,但也替代不了谁。无他,平台基因和用户习惯摆在那儿。微博不会死,但需要先把方向扭转过来,明确自己的平台定位;浏览器是目前开放最平滑的移动平台,并且会随着HTML5的成熟逐渐完善用户体验,但需要加紧建立账号体系;微信,一个强关系通讯产品的平台化,开放难度最大,但也最让人忍不住遐想。一个产品被人议论得像一部好莱坞电影一样,这确实是一绝,不过别指望它能吞了微博或浏览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