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0 16:02:00 来源:互联网
IT规划,究竟是谁的规划?IT规划,是否就是意味着向咨询公司购买一份建议报告?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说:IT规划是企业的内生需求,IT规划是企业的常规工作。
IT规划是企业的内生需求,也就是说,IT规划不应该是一种外力加给的,只有当企业自身深刻认识到IT规划的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并继而从内在生发出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需求的时候,那么,IT规划才可能成功,IT规划所涉及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范围、进度、里程碑等等内容,才会不再如上面例子中的只存在于咨询顾问的报告上、只是在高层汇报时昙花一现,而是真正进入到相关领导的头脑思考中,真正成为一个要被执行的“规划”,真正去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至于IT规划的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后果,资源中心里已经有了不少文章探讨这个主题,本文不再详细展开。
我们知道,“计划”是一项基本管理职能,企业里有采购计划、销售计划,围绕“计划”这一管理职能可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这已经为人所熟知。“规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只不过是一种站在更高层次、更加宏观的管理职能,那么,在我们企业的信息化部门或者战略规划部门,是否在部门职责定义中已经明确了这项职能:“IT规划”呢?也许有规定,但未必真正开展。
企业里熟悉可能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常规工作,比如,每年10月份,各部门草拟来年预算,财务部门综合汇总以后,返还各部门修订(实务中这里有个讨价还价的反复),反馈上来以后,再次汇总报企业决策层批准,一月份批复、开始执行,来年的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受到预算的制约,可以每月比较预算和实际发生的差异,年底总结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一个新的循环。
而IT规划也应该作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写在相应负责部门(具体可能是战略规划部门、IT部门,有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IT规划部门)的部门职责当中,成为企业的常规工作。比如,我们把这个负责部门称为A部门,那么,在一个规划周期的起点,A部门征求其他相关各部门意见,草拟规划,与其他部门交流、征求反馈意见(实务中这里有个“管理语言”与“IT语言”在这里不断碰撞、沟通的过程),根据意见修订以后,汇总报企业决策层批准,批复后在企业内广泛宣传,推动达成企业各方面对信息化建设的共识,这个规划周期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规划的指导和制约,规划周期的中间可以以一定频率对规划进行必要的、适当的修订调整,到了规划周期的末尾,总结规划的执行情况,开展一个新的循环。
咨询公司在这其中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可以和A部门一起启动并开展IT规划工作,帮助A部门自己建立起IT规划的能力,推动企业这个循环的形成,在每个规划周期和中间修订点,为企业自己制定的IT规划出具专业参谋意见,而不是:越殂代疱、代替企业做出每一次的规划。
那么,一个规划周期的长短是多少呢?由于企业的IT规划应该服从于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为企业总体战略规划服务,所以,如果企业的战略规划周期为5年,如国内不少企业开展的“十五规划”,IT规划的规划周期就以短于5年为宜。同时,一个比较复杂的IT项目建设往往要跨年度,而IT规划中可能包含多个IT项目,所以,IT规划的规划周期就以不短于2年为宜。结合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具体特质,有的行业信息化应用日新月异,有的行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比较缓慢,我们说,企业的IT规划周期因具体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以2-4年为宜,中间可以每年进行适当的修订调整。
还可以深入下去,哪些企业更应该把IT规划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开展呢?就象预算管理的循环一样,企业在最初期的阶段,钱少人少管理简单,没有预算管理循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没有预算管理循环、没有一个好的预算管理循环,则一定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所以,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哪些企业更应该把IT规划作为份内事呢?
[page] 具体地,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IT规划成熟度模型进行分析,细致分析不同成熟度的划分、在不同的成熟度层次信息化各项工作的比重等,还可以从CIO的职责结构进行分析,细致探讨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CIO的工作分配比例以及IT规划在其中的比重。
本文概括地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符合以下三个特征,那么我们认为,该企业有较高的必要性,建立IT规划常规工作循环:
第一,企业战略规划循环已经基本建立,信息化对推动企业战略实现、业务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企业领导班子的基本认同;
第二,企业有信息化建设的专门部门和专门队伍;
第三,企业已经建立了一些基础平台和局部应用,开始准备在跨部门应用上进行投资,并希望从该投资中获得收益。
这三个特征分别从“战略”、“组织”、“技术”的角度切入,我们可以具体说明一下。
第一个特征,战略的角度。IT规划说到底是要解决一个IT战略指引的问题,而IT战略又和企业战略、业务战略密切相关,企业战略的指向给出了IT战略的朝向,所以,一个基本建立了企业战略规划循环的企业,企业战略比较明晰,企业领导班子有一定的战略规划和推动执行能力,这就为IT战略的明晰并落实执行提供了基础条件。这里有一点提示大家注意,IT战略作为子战略,更多的不是企业战略中的“一块”而是“一层”,也就是说,IT战略不能和营销战略、渠道战略等割裂独立开来,而是和这些子战略有机融合,是这些子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层面。
第二个特征,组织的角度。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门部门和队伍,而不是零散地、靠某个个人在开展,这样,就为企业自主IT规划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三个特征,技术的角度。企业IT建设还处于本地化应用、局部业务范围应用的时候,IT规划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凸现,企业自身也处于“在游泳中学游泳”的阶段,而企业IT建设到了全局业务应用的时候,IT规划的作用就凸现出来,IT规划的缺失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管理与IT的脱节、信息孤岛、集成泥潭等。
我们再从IT规划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三个特征。一个好的IT规划,应该战略上有感召力,和企业战略规划有效结合;一个好的IT规划,应该组织上有可操作性,对IT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IT组织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做出安排,明确该规划周期内各项重点工作,明确计划要求和里程碑,制定投资预算,从而落实资源保障,使得该规划工作内提出的工作目标有可行性;一个好的IT规划,应该和业务息息相关,对企业业务发展给出有利支撑,IT规划的内容包括了对关键业务的关键作用点分析等。
所以,企业应该建立正确的认识,IT规划是企业的份内事,企业当满足上述“战略、组织、技术”的三项特征的时候,应该考虑是否把IT规划作为常规工作循环开始建立,从而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战略、组织、技术”层次和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