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3-09-29 10:31:00  来源:e-works

摘要:对信息化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是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而目前国内外对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撑。
关键词: 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

    引言


    制造业信息化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大趋势,也是我国制造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但是信息化在制造企业中运用的效益具体表现在哪里,带来的效益到底是多大以及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哪部分能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影响,企业该如何制定信息化的持续改进计划,这些都是困扰企业经营者的难题。没有效益的“信息化”,不是真正的信息化。因此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变得日趋重要。虽然已经有部分学者对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但目前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大多从定性角度出发研究比例关系,对于企业没有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指导意义。本文以RBV和BSC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如何提取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信息化绩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1.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投入指标的构建


    1.1 基于资源理论的基础建设指标提取


    基于资源理论(resource-based view)来源于战略管理领域,1959年Penrose出版了着作《公司成长理论》,她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而非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仅仅是产品——市场的集合”,并就资源、竞争定位和经济租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阐述企业资源观的另一篇重要文献是Wernerfelt于1984发表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企业的资源观》。他在这篇文章中引入从企业内部异质资源方面研究不同企业和竞争优势,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根据研究目的需要,将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知识资源。但能够全面阐述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及其性质的文献,则是Barney于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RBV不是简单地通过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活动来分析企业,而是进一步分析支撑企业活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来分析企业是如何通过内部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而IT的有效应用必须是通过其杠杆作用,与企业先前存在的、具有互补作用的人力资源和业务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管理变革,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RBV为IT研究者理解IT在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主要是进行IT投入,购置各类IT资源,可应用RBV对IS资源进行分析,提取制造业信息化投入指标中的基础建设指标。对IS资源的定义和组成界定是围绕与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有关的多种资源展开的,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这些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它们都是与信息技术的成功运用无法分开的。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IT资源分类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源以及IT辅助资源,企业可从这三个方面提取IT的基础建设指标。还可参考《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和IT资源分类,来提取各项详细计算指标,如:


    (1)IT基础设施建设可提取的指标: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的比重,每百人计算机占有率,企业网络出口带宽,计算机联网率;


    (2)IT人力资源建设可提取的指标:本科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专业化IT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接受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员工比例;


    (3)其他IT辅助资源建设可提取的指标:信息化机构设置,信息化职位设置,企业信息化制度的建立和考评等(其中这些指标可采用打分制)。


    1.2 基于IT能力的应用水平指标提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IT资源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RBV的观点同时也指出,单纯的IT资源易于购买、复制和模仿。且传统的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仅仅是通过其拥有的某些稀缺的和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资源,来创造价值并培育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并没有说明这些竞争优势是如何实现的,现实的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即使两个企业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资源,但它们的产出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且就IT资源本身是易于购买、模仿和复制,新发展的RBV的观点认为,IT资源本身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除非将它们用来做特定的事情,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因此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企业信息化绩效紧密相关,将基于资源和基于能力理论进行整合,才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才是更有效合理的途径。


    事实上,大量的IT投资如果没有提高企业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IT能力作为企业IT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从根本上解释了企业IT运用的成败本质,其框架和要素的提出,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实践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和支撑点。不少研究者对IT能力进行了研究,定义侧重于IT在企业内的实际应用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IT能力分为内部整合能力、外部协调能力以及战略变革能力三个层次。该分类法能清晰合理的反应IT在企业中应用的三个层次,企业可通过结合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与《制造业信息化指数构成方案(试行)》,并结合自身情况,从三个层次的能力来提取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细化指标,如:


    (1)内部整合能力应用可提取指标:信息采集手段的信息化状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程度,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计算机自动控制质量状况;


    (2)内外协调能力应用可提取指标:网络购销应用率,企业门户网站建设水平;


    (3)战略变革能力应用可提取指标:决策信息化水平等。


[page]    2.制造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产出指标的提取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对制造企业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已有不少的文献从定性角度证明信息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成正比。但是如何对信息化产生的绩效进行定量的衡量还没有合理统一的衡量方法。早期企业对产出的评价,主要采用销售利润率或资产周转率等单纯财务指标或单纯考虑环境、技术等各项因素的非财务指标,角度单一,且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持,结果不易评价分析等。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相结合的平衡计分卡(BSC)理论进行产出指标分析。


    1992年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与戴维。诺顿(David 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关于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的第一篇文章“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与驱动的新方法”。文中指出,从财务上所表现的对股票的价值以及对公司的投资回报这方面都是对过去绩效的衡量,而无法衡量公司未来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这种单方面只能衡量企业过去经营状况,不能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是否在正常轨道上面运行。而平衡计分卡能够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衡量,不仅是对过去的还对未来的。


    以平衡计分卡作为信息化战略基础,可以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包含具有反映“硬件”的财务指标,同时又具备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软件”指标。这样,就使企业既能够追踪信息化所带来的业务贡献结果,又能够密切关注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驱动因素。


    信息化的实施和应用会直接引起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所产生绩效的评价绝不单是对信息技术(系统)本身的评价或是只对企业财务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该评价信息技术的实施给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说,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本质就是信息化实施对企业组织绩效影响的综合评价。据以上的分析,以BSC理论为基础,并通过对制造企业进行调研,可提取制造企业信息化产出细化指标,使其具有良好可操作性、可衡量性,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绩效衡量提供参考。如:


    (1)财务方面可提取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提高、存货周转率的提高、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的降低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加高;


    (2)客户方面可提取指标: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新增客户率的提高、新客户获益率的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客户投诉率的降低;


    (3)内部流程可提取指标:全年生产缺料率的降低、采购物料合格率的提高、半成品合格率的提高、产成品合格率的提高、生产返工率的降低、全年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定型产品平均生产周期的缩短;


    (4)学习成长方面可提取指标:新产品平均开发周期的缩短、员工信息化培训有效率的提高、研制新产品能力的提高、技术革新能力的提高。


    在以上理论分析基础上,总结制造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如下:

\

    图1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


    3.结语


    本文在对基于资源理论分析,和对以往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IT资源和IT能力的角度构建制造业信息化投入指标。从产出指标上,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影响提取产出指标,总结了整体指标体系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评价的基础,企业能以本文指标体系模型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收集详细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后续制造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工作。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henjia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