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13:46:57 来源:虎嗅网
在3G时代初期,中国移动曾因TD-SCDMA 3G制式问题饱受终端困扰。因此从2011年开始,中国移动就“抢先”与众多手机厂商围绕TD-LTE终端问题展开合作。
12月11日上午,包括三星、HTC、华为、中兴、酷派、联想等10家手机厂商高层齐聚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现场向媒体解读TD-LTE终端产业链的最新进展、以及2014年规划。
笔者发现,主流手机厂商都对TD-LTE终端销售预期良好;4G千元智能机“战争”会于2014年1月提前开始;而高通因专利授权费用,意外成为国内众多手机厂商“吐槽”对象。
国产厂商下月开打4G千元机
在中国移动规划中,4G千元智能手机市场预期会在2014年下半年爆发,包括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等高层也都在多个场合进行了表态。
不过这一预期现在看来还是保守了。酷派移动事业部副总裁曾宪忠对笔者表示:酷派目前已有四款4G手机通过工信部入网许可,下月将推出旗舰机型大观4的TD-LTE版本。而在运营商最关注的千元机领域,酷派首款5英寸四核3模千元4G手机将于明年1月抢先上市销售。曾宪忠同时称,酷派2014年售价千元以上的机型将全部是4G手机,下半年计划4G手机价格将下探至700元水平。
曾宪忠的表态也引发了在场其他国产厂商的跟进。中兴通讯、联想、青岛海信、天语手机等高层纷纷透露,明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将推出多款4G手机,价格主要集中在千元区间。
索尼等国际厂商主推高端4G手机
与国内厂商相比,国际性品牌对4G千元机市场比较谨慎,首批大多只推出旗舰机型。
如索尼表示将于下周联合中国移动推出Xperia Z1的TD-LTE版本,这也是索尼今年9月刚刚发布的旗舰产品,采用高通骁龙800四核处理器,支持中国移动5模10频要求,索尼独有的G摄像头高达2070万像素。成为中国移动目前在售的重要4G高端旗舰产品。
除此之外,三星也会同期推出Galaxy S4和Note 3的TD-LTE版本,HTC One max的TD-LTE版也会在国内正式开售。
在国产手机厂商“扎堆”的4G千元机方面,只有三星明确表示会在2014年推出千元机型,但没有明确时间表;索尼、HTC都谨慎表示“规划中”;而LG彻底“寂寞无声”。
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2014年,高端4G手机仍然是国际厂商的目标市场,再加上苹果iPhone 5S/C的TD-LTE版年内也会上市,高端领域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而国内企业从一开始,就会在千元4G手机领域爆发“价格战”。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短时间内是一个好事,会加速国内4G终端迅速普及。不过从长远来看,经过3G时代的低利润“血战”,国内手机企业显然没有吸取足够教训。如何在4G时代初期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向高端品牌过渡,依然还是一个痛苦的“左右互博”过程。
高通4G手机专利授权费高达5%
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参与4G千元智能机的国产手机厂商,都认为阻碍成本下降的最大因素来自高通。
多家手机厂商表示,如使用高通5模10频方案,硬件成本大约占比10%-15%不等(出货量大的厂商单价会稍低)。除此之外,最大的变数实际上来自高通的专利授权费用。
酷派移动事业部副总裁曾宪忠对笔者表示,在中国移动主导的TD-SCDMA 3G终端时代,国内TD-SCDMA/GSM两模终端是不需要向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用的,WCDMA和CDMA手机则大约会支付单机售价的3%-3.5%不等的专利授权费用。
而在高通向中国移动“游说”的5模10频方案中,由于涉及到WCDMA和FDD制式,高通对每款5模10频手机目前计划征收5%的专利授权费用。
多家国内手机厂商也都表达了类似观点。也就是说,如一款售价2000元的采用高通5模10频方面的4G手机,其中高通方案成本大约占比10%-15%,专利授权成本需要5%,再加上研发和适配费用,高通在每部5模10频4G手机中将拿走20%(400元)以上的份额。而这对净利润大多在5%(100元)以内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中国移动明确支持3模4G手机
面对国产手机厂商与高通的不断博弈,中国移动最终改变了以往“5模10频”的基础集采要求,转而开始加大3模(TDD/TD-SCDMA/GSM)的4G手机集采力度。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唐剑锋对笔者表示:中国移动继续推动多模多频4G终端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未改变,因为支持TDD/FDD融合发展,增强国际漫游功能将是4G手机未来的大趋势。但同时,中国移动为了满足更多国内用户的需要,促进4G终端迅速普及,也将在千元及以下机型支持3模4G手机发展。
某国内手机企业副总表示:“随着采用Marvell方面的3模产品明年一季度大量推向市场,同时联发科4G芯片明年二季度也会发布,针对高通反垄断调查也已经开始,高通正面临巨大的各方压力,预计专利授权费用会最终降低,但随着4G终端总体销量迅速上升,最终会形成多赢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