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4G时代中国移动面对的复杂形势

2014-01-09 13:28:24  来源:钛媒体

摘要:2014年,中国移动计划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全年预计建成4G基站50万个,销售4G终端1亿部以上。随着牌照发放、技术和终端成熟、产业伙伴支持以及前期规模试验积累的基础。
关键词: 4G 中国移动

    2014年,中国移动计划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全年预计建成4G基站50万个,销售4G终端1亿部以上。随着牌照发放、技术和终端成熟、产业伙伴支持以及前期规模试验积累的基础,中国移动在2014年发力4G,实现4G大发展几乎已经成为57万移动员工的共识。


    无论是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向社会释放的4G利好信号,还是在内部会议上各级管理者对4G的高期望和“死命令”,建设好、发展好4G无疑成为了一项压在了全体移动人肩上的艰巨的“政治任务”。


    那么,突破了无线带宽瓶颈,争取到“抢跑”优势的中国移动4G时代究竟能否重塑优势继续领跑呢?4G的快速建设、快速投产对通信行业又有什么革命性的意义?产业界对4G的欢呼又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内涵?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不妨客观、冷静地分析一下4G时代中国移动面对的复杂形势,给4G去去火,降降温~

\

   中国移动自身来看


    4G时代的利好,经历了3G时代“憋屈已久”的中国移动终于盼来了同一起跑线的“优厚政策”,通过4G打主动仗、打翻身仗的迫切愿望都会让整个中国移动卯足一股劲发力4G。然而,巨大的投资压力、庞大的建设工作量,新品牌的植入过渡期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实际困难。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加快从传统的语音经营为主向以流量经营为主的转变已成为企业发展共识。然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业态正在蚕食甚至颠覆传统通信行业,行业生态正在经历一场剧变。如何把握拓宽管道与保持价值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将成为中国移动面临的一道难题。


    从利益相关方看


    随着中国移动4G盛宴开启,设备厂商、终端厂商等首批受益者将与中国移动共同分享4G发展红利。未来,随着4G网络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内容厂商、服务厂商、开发者也将在4G发展中分一杯羹。我坚定地相信,当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分享利益时,这个事业便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业,而成为大家的事业,发展趋势也将不言自明。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移动快速发展4G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的利益分享机制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如何发展好4G不仅对中国移动,对全体运营商都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以微信、Line为代表的OTT业务不断加速扩张,OTT业务以其更低的接入成本、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对用户痛点需求的精确把握让OTT具备了足够的“破坏力”。从产业政策风险和挑战来看,电信业向民间资本开放、虚拟运营商进入转售业务领域等将进一步冲击现有电信市场。虽说虚拟运营商是新入场选手,不熟悉游戏规则也许会带来一定的过渡期,但用户需求的移动化、个性化、规模化趋势明显,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时代特征将加剧“鲶鱼效应”,为虚拟运营商提供广袤的发展空间,部分运营商骨干人才流失就是一个明显征兆。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3G时代培养起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宝贵习惯,网络世界的重心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已是大势所趋,经过寒冬泡沫洗礼的一大批优秀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百度、小米等)已经成长起来。互联网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见以及特有的灵活机制都对沉淀用户、培养习惯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预见的是,4G时代用户导入期相对3G时代会短得多,客户期望会高得多,需求也会旺盛得多,与互联网企业更加丰富的业务体验相比,传统的通信业务形态对用户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面临 “业务荒”、“体验荒”,如何尽快度过这段艰难时期,把握好4G业务开发与网络建设的节奏,也将考验着中国移动的智慧。


    综上所述,可以说4G时代,中国移动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面对用户的期待、57万员工的期待以及产业链伙伴的期待,能否不负众望、能否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牵动着太多人心。4G来了,世界变了,一切都是新的,传统思维在新世界里已经行不通了,究竟怎么走考验着中国移动的集体智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