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9 10:27:00 来源:互联网
IPv6业务部署对运营商网络的挑战
IPv6商用化部署不是对目前网络的简单IPv6的升级,在网络及业务的发展上,还存在全新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网络前缀分配及IPv4私网地址的引入,造成用户识别和管理方式变化。IPv6引入了全新的网络前缀分配机制,允许给终端网络分配一段地址,再由终端网络内部完成更多的终端接入。现有网络在用户管理上,仅需要针对单个用户PC进行管理,而终端网络是针对终端网络云的接入,是对云内大量终端的接入管理,这对目前网络用户的识别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要求对用户运营管理方式进行较大的变革。
另外,IPv4私网地址的大量部署,需要部署NAT网关进行地址的转换,而部署在用户间的NAT层级将影响到业务的NAT穿越能力,从而影响业务访问。通常情况下,用户家庭网关部署一级NAT,用于终端网络内多个终端的地址转换和复用;运营商也需要部署一级NAT,用于不同终端网络间的地址复用。这样两级NAT将导致业务的NAT穿越更复杂。
其二,更多网络资源的占用,需要解决网络扩展性和继承性。作为与IPv4不兼容的新地址族,IPv6被简单引入会占用目前以IPv4为主的网络设备资源,而对于目前网络上已经较大负荷运行IPv4的设备,无法简单进行升级改造,通常需要通过分层的方式来穿越不支持IPv6或不支持双栈资源容量的网络设备,以提升网络的扩展性。然而,即使采用隧道技术,仍然会因为部署方案的差异,造成网络改造量和成本相差过大的情况,所以需要综合考虑现有网络设备的投资保护利旧,并且在IPv6引入上需考虑方案的可继承性和发展性。
IPv6商用部署方案建议
IPv6引入策略,总体上是一个管道化多平面的网络部署策略。骨干网层面相对简单,设备性能突出,主要采用双栈双平面方案。
对于城域网来说,网络组网架构复杂多样,设备型号众多,通常情况下无法简单地采用双栈多平面方案,需要结合相应管道化方式,将不兼容的网络通过管道进行穿越互通。管道化方案比较多样,包含二/三层管道、用户管道,特殊情况下还需要管道拼接等,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选择。
在IPv6时代,宽带业务对用户的接入方式增加了新的形态,即终端网络云的接入。这要求将终端网络内的多个终端当做一个用户来识别,所有终端云内的终端共享统一分配的网络资源,如公网地址和端口范围。对于采用IPv4私网地址的用户,采用隧道感知的接入技术来标识和管理用户,通过隧道和其他用户隔离,可以省去终端网络网关的一级NAT,仅需要部署运营商网络的NAT;NAT在地址转换时可加上隧道标识来区分用户,允许用户的私网地址重叠,减少NAT的级数,从而提高业务的NAT穿越成功率。IPv6则采用每用户每网络前缀的终端识别机制。终端网络云的新接入要求,实际上是隧道感知或网络感知的终端网络云的管理,这要求对目前宽带业务运营的用户管控进行相应的技术革新。
在IPv6引入的初级阶段建议用IPv6集中接入的网络架构。该方案的好处是现网网关设备不需要进行双栈升级。对于需要提供IPv6业务的用户,现网网关可将其集中批发到网络集中部署的少量双栈网关上处理。后续,当IPv6发展到规模阶段,需要优化IPv6的接入架构为分布式网络架构时,可将原先集中部署的IPv6网关设备推进到网络边缘,作为普通的IPv6网关使用,这样也很好地解决了上文提到的继承性使用问题,保护了先期设备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