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 13:06:33 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全球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盟相继提出了FIND、GENI、FIRE、4WARD等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项目,以提供开放、可编程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创新提供支持。ITU-T SG13也成立了未来网络的焦点研究组,对未来网络的架构、虚拟化技术等开展研究。
现在有三个字母在通信学术界及工业界中的名声越来越显赫——SDN。SDN所形成的开放的网络架构是对传统电信网络的颠覆性变革,其所提供的标准化的开放接口,解决了多厂家、多域和多技术的问题,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业务部署周期和灵活服务的优点。SDN对城域核心网网络架构带来变革,促使设备虚拟化,同时将提升核心网络的智能性。但目前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距离规模部署商用尚有较长时间。
ONF(开放网络基金协会)等新兴组织开展了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研究,为提供开放、可编程的网络环境做出了技术支持。SDN旨在实现开放的网络互联和网络行为的软件定义,从而支持未来各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和新型业务的创新。当前,实现网络可软件定义的目标已经成为支持未来网络技术创新和体系演进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在SDN架构下,在网络中直接串行防火墙、IPS等传统方式不再适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需要研究SDN网络安全防护框架需求,梳理SDN控制安全、应用安全、物理网络安全、芯片安全、管理安全、第三方开放安全、安全策略架构等关键问题。
SDN(软件定义网络)作为重要技术标准化方向,日益受到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重视。ITU-T、IETF、ONF、ETSI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展开了SDN标准制定工作。
在国内,通信标准化协会、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等对SDN进行标准化工作。
2013年,通信标准化协会就未来网络架构、网络虚拟化等技术方向开展标准化工作,启动SDN架构、SDN安全标准化工作。结合ITU-T未来网络标准化推进情况,结合自身研究情况,适时参与或牵头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SDN网络安全国际会议,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还在软件定义的下一代接入网的需求,商业应用等方面提交文稿,推动软件定义的下一代接入网标准项目的研讨和开发。
1、国内SDN的七大标准化方向
1)未来网络概览
给出来网络的定义,目标和技术特征,对未来网络的范畴进行明确和界定,提出未来网络业务需求。
2)网络虚拟化需求
分析研究网络虚拟化的需求,明确网络可能进行虚拟化的关键能力及可行性。
3)SDN 概览
对SDN 目前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SDN 的内容,搜集SDN 可能的应用场景和能力需求,提取SDN 共性特征和发展方向。
4)基于SDN 的智能型通信网络:总体技术要求
研究SDN 技术在智能型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从智能型通信网络出发,给出对SDN 相关要求:抽象转发面的要求、集中控制和管理方面要求、接口方面要求。
5)SDN 网络安全防护框架需求的标准研究报告
本报告研究如何防护和应对SDN 网络环境的安全威胁和挑战。重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技术投资,同时更要研究利用SDN/OpenFlow 的开放性和接口技术实现安全创新,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和能力。
6)SDN 控制安全标准和技术测试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SDN 网络控制平面的安全技术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包括实现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和网络可用性,在控制平面确保数据转发平面稳定运行;规定了SDN 网络控制平面的安全技术测试方法,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冲突检测检测、增强技术检测等。
7)软件定义光网络研究
主要研究软件定义光网络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包括软件定义光网络架构、分层模型、层间接口、与客户层(IP 层)接口、管理接口、控制接口等涉及的技术要求和API 具体功能要求和实现方式等。
[page] 2、标准化历程(简)
通信标准化协会IP 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1)于2013 年4 月17 日至19 日召开了第二十三次全会,就IPv6过渡、IP 承载网、行业信息化、高清会议、域名注册、信息无障碍、信源编码、数据中心、云计算、IPTV、FDN(未来数据网。SDN是其中之一)等多个技术领域在研的通信国、行标准制修订项目及研究课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2013年年初,根据技术发展及标准研究需求,技术管理委员会批准在TC1 成立“未来数据网络(FDN)”任务组(SWG3)。会议主要从ONF 制定的OpenFlow 协议、IETF 与SDN 相关工作组制定的协议以及FDN 协议需求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分析ONF 目前完成的OpenFlow 协议和OF-CONFIG 协议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点;介绍了IETF 涉及SDN 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已有的主要协议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在未来制定FDN 通信协议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会议还讨论了行业标准“FDN 功能体系架构”的讨论稿和“FDN应用场景及需求”的征求意见稿。
2013年8月,通信标准化协会TC3网络总体工作组(WG1)及其子工作组(SVN)于8月召开会议,重点围绕智能型通信网络相关项目进行研究。会议讨论通过了“基于SDN的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技术要求”和“智能型通信网络 固定网络策略控制和策略执行设备技术要求”两项行标征求意见稿。
“基于SDN的智能型通信网络 总体技术要求”主要规定了基于SDN的智能型通信网络的总体要求、网络架构模型、功能模块描述和接口描述;“智能型通信网络 固定网络策略控制和策略执行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对相关设备进行要求,同时给出了策略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
会议还对“智能型通信网络 支持云计算的技术要求”和“智能型通信网络 支持云计算的广域网互联技术要求”进行了初步讨论。
通信标准化协会IP 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1)未来数据网络标准任务组(SWG3)于2013 年10 月9 日至11日在宁波召开了第四次会议。会议主要就FDN(未来数据网络)应用场景及需求、FDN 架构、OpenFlow、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标准制修订项目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审查,其中通信行业标准“FDN 应用场景及需求”(送审稿)获得审查通过。
FDN 是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等技术发展趋势,具备应用层、控制层、转发面的层次架构,可支持网络虚拟化、设备软件化、资源共享化等网络能力的新型网络架构。该标准对FDN 的应用场景和各场景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会议还讨论了通信行业标准“基于SDN 的IP RAN 技术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并针对NFV、FDN 体系架构和FDN 协议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管理与营运支撑技术工作委员会(TC7)第19次全会和各工作组会议于2013年18至19日在京召开。各工作组就未来一年的新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并确定了一批标准研究项目。总体工作组(WG1)通过了国家标准“移动通信网通用EMS-NMS接口技术要求”的立项建议;业务平台与应用工作组(WG2)通过了研究课题“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管理研究”的立项建议。
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TC1)于2013年12月17日至19日召开了第二十四次全会及下设的各工作组会议。会议就IPv6设备、IP承载网设备、高清会议、信息无障碍、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IPTV、智能电视、FDN等领域在研的通信国、行标制修订项目及研究课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取得了新的进展。
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是目前通信界的研究热点和标准化重点,为此新技术与国际标准工作组(WG4)组织开展了NFV技术研讨。针对软件化/虚拟化与性能保证/可靠性之间的平衡、NFV设备与传统设备的共存以及SDN与NFV如何结合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通与资源共享问题等展开了研讨;并决定尽快开展NFV标准研究工作,目前以跟踪研究为主,确立了“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协会标准的立项。
未来数据网络特别任务组(SWG3)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善的FDN标准体系,同时研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以国内单位的研究为基础,争取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SWG3目前开展的FDN应用场景及需求、FDN体系架构、FDN协议框架等三个基础标准,通过广泛研讨、充分征求意见、分析研究论证,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基于上述基础工作,本次会议对“未来数据网络(FDN)功能体系架构”等5项行标草案进行了讨论,还确立了“基于FDN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技术要求”等三个行标立项建议。
2013年12月20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第十二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泽民做了2013年度协会工作报告,指出: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加强信息通信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标准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国际性,抓紧TD-LTE的网络设备、集群系统及多模终端互通、高速光传输、IPv6编码、统一IMS、富媒体通信、软件定义网络(SDN)、PON与其它接入技术的融合、智能终端共性、物联网应用、云计算业务运维和安全等新技术业务标准制定。
3、通信业的几个SDN相关标准
2013-2465T-YD《基于SDN 的IP RAN 网络技术要求》,2014年完成。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13-2468T-YD《支持Openflow协议的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以太网交换机》,2014年完成。主要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2013-2469T-YD《支持Openflow协议的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以太网交换机》,2014年完成。主要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