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0 14:38:30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推出已有时日,它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我国高校以信息化推动大学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以规划形式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正成为我国高校深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合流的变革时代,制定IT战略规划,将IT作为大学迎接挑战、化解危机、追求卓越的重要动力,已是很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重要方式。
大学信息化规划根据其目标与时间跨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跨度较大的远景规划,如中长期规划,10年规划等。另外一种是时间跨度较小的规划,一般指的是行动计划,如2014 年信息化规划。
IT规划的基础
IT规划要解决的是一个具象的问题还是抽象的问题?是一个有数据有指标有建设步骤的内容还是一个提供未来愿景以及拥有宏大目标的内容?这也许就是IT规划与IT战略规划的区别。
作为世界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其大学IT规划有其鲜明特点。尽管其特点也是基于其所拥有的设施基础以及文化所决定的,有的不能直接借鉴,但其思路值得我们分析和了解。
要分析美国大学的IT规划,有必要先了解其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其跟中国大学IT基础和机制的差异。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对美国着名高校以及国内主要高校进行了调研,具体在IT治理结构、队伍组织、建设模式、技术新方向、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特点做了调查和分析。调研发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美国大学的IT与中国大学的IT相比,有如下特点:
首先,美国大学普遍建立CIO机制,并以信息流为核心推动大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美国超过半数大学均设有专职的首席信息官CIO。CIO 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参与制定学校战略规划,为学校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设计和管理学校信息技术服务与应用,建立大学运转和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桥梁,推动大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其次,美国大学非常注重IT业务和资源的整合,加强IT公共资源的集中建设与评价。为避免多头建设和降低IT成本,美国大学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相对集中,一般学校的IT部门人员均超过300 人。IT部门负责全校公共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服务器集和存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教育系统、公共资源等集中由IT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建设,IT部门还负责大学IT策略和标准的制定以及各院系和部门IT建设方案的技术审批。大部分学校制定统一的管理和业务信息化评价标准,由专门部门对各个管理部门定期进行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服务水平的评估。
第三,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深化应用并服务社会。在发展中,大学的IT遇到如下质问: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有什么改变?如何把这些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以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即是:IT对于大学的教育有何用。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促进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学习模式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教学资源和教育咨询也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端服务也面向社会进行产业化推广,也强化了各自大学在自己优势教育领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四,科研资源丰富,获取便利并社会化推广。这也恰恰是中国大学所忽略的地方,但现在的忽略未必不是未来的重点。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数据建设,一般美国大学基于学校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丰富的大学数据中心,科学研究需要的数据共享程度高。大学校园网上还建设有良好的设备共享网络系统,能够促进各个单位科研设备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还会将一些共享性较高的设备进行集中建设和管理。有的数字资源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必须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有的资源免费用于社会服务,有的资源实现社会产业化服务。
第五,跟踪信息技术前沿,加强信息化作为创新催化剂的功能。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室界限,使传统大学校园转变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漫游的科研图书馆和协作实验室。在过去的几年内,云是美国大学IT规划中的重点,许多大学都开展了基于云的服务。尽管早先,云对大学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好的还是坏?这些问题并不明确,但基于前瞻性,美国大学仍然对云充满热情。
第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美国大学极其重视IT投入与人员保障,建设与运维资金力度大。在美国大学中,IT人员的工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支出,因而产生了一种外包热。美国研究型高校不仅有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而且其IT部门有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该部门的运行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学校专项拨款、按照公开比例从学生学费中提取的技术费用、与院系合作的项目经费等,经费较为充足,而且其中用于部门员工薪资和福利的费用在部门总运行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此外,对比美国主要高校,在以上方面,国内高校也各自有一些改革和进展,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面都有些探索和成果。但是,这些方面的探索尚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形成总体改革和创新的共识,更没有形成群体创新和改革的态势,在单个学校层面看,也没有形成个别学校全方位的改革成果。
总体而言,目前现状,国内大学与美国大学在信息化方面主要的差距在于“机制”和“应用”,包括管理理念和体制、应用理念和应用模式方面的差距。如何从学校层面顶层设计整体优化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与机构,如何整合信息化建设模式,如何将信息技术真正用于推动学校管理创新与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创新、以及如何将学校资源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可资借鉴。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