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17:11:07 来源:互联网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正经历着20世纪以来的第四次兼并、重组浪潮。该环境下,企业在发展壮大以及集团化进程中如何快速分析把握市场变化,整合企业内部业务环境和外部资源供应并及时作出反应,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课题。很明显,在这一进程中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对企业快速决策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目前,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和CPC(协同产品商务)、OA等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已成为企业成功建立全程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支撑手段。
但是,20世纪80^90年代企业IT应用过程中出现的“IT黑洞”现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IT系统的应用实质上是企业管理的改造工程,在IT系统实施应用的同时进行业务流程重(BPR)、优化与创新才能确保IT系统的成功应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IT战略规划?如何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产品?以及如何成功实施ERP,CRM,CPC等应用系统?如何建立完整的IT组织和相关的绩效管理机制?这些都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信息化规划正式在此背景下诞生了。
1企业信息化规划概述
1.1企业伯息化规划内涵
企业信息化规划以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导,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业务的最佳实践,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未来信息化蓝图以及实施保障计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导,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关键成果是企业的信息化蓝图。信息化蓝图设计了企业3 - 5年内将要建设的应用信息系统,以及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在内容上,信息化建设围绕蓝图展开,即以蓝图为核心,阐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即为什么要建设蓝图确定的信息系统,蓝图确定的各个信息系统内容是什么,蓝图确定的信息系统如何建设。
1. 2企业信息化建设定位
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资产,企业有必要去制定完整的、能够充分适合企业自身业务战略需要的总体规划思路。围绕着企业业务战略永恒不变的核心,信息化总体规划必须基于行业和IT最佳实践,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通过整体化、系统化、结构化的方法,将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要素(组织架构、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协调一致,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图1)
图1.企业信息系统定位
1. 3企业伯息化规划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包涵两个层次:战略层次和战术层次。战略层次包括企业前景、使命、及战略的识别,信息化前景和使命的分析,信息化指导原则的建立,明确信息化目标,建立信息化战略。战术层次是在战略层次的指导下制定的,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标准的建立。
在企业业务战略规划(Business Strategy Planning)指导下,企业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I)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BPR是面向流程的,针对BSP的要求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以满足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
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在BSP的基础上通过ISSP解决信息系统如何支撑业务过程,进而实现关键的企业目标问题,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3)信息技术战略规划(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ic Planning) : ITSP基于对ISSP对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规划支撑这些系统的硬件、软件、支撑技术等,重点围绕关键技术展开。
4)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是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为开展具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的基础设施准备、人员配备、信息标准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重点在IT规划的实施过程,与企业BPR过程共同形成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系统,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
事实上,规划正是从业务战略规划(BSP)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SSP)及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ITSP)发展的,其过程包含了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过程,即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业务过程和经营战略。从方法上看,这种融合也是BPR(业务流程再造)以及IRP(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所有的规划,都应围绕企业关键目标开展、并为其服务。
2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分析
[page] 2. 1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分类
根据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不同侧重点和实际业务需求,规划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1)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决策信息进行规划的方法:IBM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BSP) , King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 McKinley优劣趋势分析法(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SWOT)和Rockart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2)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进行规划的方法:James Martin信息工程法(Information Engiveering, IE) , Holland战略系统规划法(Strategic Systems Planning, SSP)和McFarlan战略栅格法(Strategic Grid,SG)。
3)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以集成为核心进行规划的方法:Port价值链分析法(Value-Chain Analysis, VCA)和John Handerson战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SAM)。
2. 2企业信息化规划主要方法分析比较
不同的方法应用在企业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企业信息化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来平衡企业信息化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慎重考虑:
1) BSP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使命、目标和职能,来识别企业的流程。根据企业实体和企业流程来识别数据类,最后按照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的原则对数据类进行归纳合并。最终BSP规划报告将提供一个全局的信息系统结构和各子系统的实施方案。BSP方法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参与是规划成败的关键。由于BSP强调目标但没有明显的目标确定流程,所以需要企业进行BPR(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2)CSF方法。首先通过与高级管理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企业问题,然后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定义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最后定义企业的数据字典。CSF方法根据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信息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别,并能够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但进行较低一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不太高。
3)SG方法。依据现行的应用项目和预计要开发的应用项目的战略影响,确定出4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条件,即战略、转换、工厂、辅助。通过对当前应用项目和将开发应用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可以达到诊断当前状态和调整战略方向的作用。
4 ) SAM方法。是一套思考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如何检查经营战略与信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强调一定从经营战略、业务流程与组织出发,建立信息化战略,构建信息架构。
3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流程
科学的实施步骤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可靠和成功的保证,经过多家企业实施经验的总结,企业信息化规划大致可以参考六步进行(图2)
图2.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流程
首先,成立相应的项目组织和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行,启动项目后通过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用户培训,提高企业规划整体意识和形成项目统一的标准;并经过有效的系统调查,借助问卷、座谈、部门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调查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重点业务流程,即描述企业环境、战略规划确认、战略信息豁求分析;建立合适的信息化结构设计;进而提交规划报告,探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并进行项目的验收工作。
4结束语
笔者参与了一家大型集团型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工作,该集团处于重组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仍在不断调整过程中,该企业跨地域经营下属多家法人和非法人单位。通过使用BSP结合SWOT方法指导该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通过BPR为企业设计了一副“一个数据中心,两个应用层次”的集成化信息化应用蓝图,即集团建立一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管理大集中;应用系统分集团管理层面和企业应用层面两级系统。两个层次有机集成,满足集团信息化需要,整体形成了基础设施规划,应用系统方案,系统集成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规划等四个方面的集团信息化规划方案。
2)保证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连续性:有效地避免了集团兼并重组过程中组织机构与人事的变化带来的对信息化认识不清的弊端,减少了个性化任意调整。
3)极大地加快了集团信息化进度,信息化规划中对集团管理层,生产层,仓储物流等不同层面先定义好了系统集成方法(EAI ),并行启动多个层面的信息化过程。既保证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对信息软件支撑的需求,也避免了传统信息化过程造成的“信息孤岛”的存在,最大程度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目前该企业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下,已经完成了企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企业核心业务ERP系统、生产指挥系统建设等,正稳步进行企业核心业务扩展方面的信息化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