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无所不在的黑科技!小心,“智能微尘”正在监控你

2018-05-16 09:55:21  来源:智能硬件

摘要:这听起来像是个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任何隐私的世界。智能微尘,它简直是监控全人类的最好工具,无论走到哪里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记录和观察。在未来的2060年,你坐在电动豪华车Tesla Model Z里,电车正悬浮在空中,以次音速自动前往某地。某地机器人暴动破坏基础设施,出现不少人类伤亡。
关键词: 隐私 智能硬件
  这听起来像是个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任何隐私的世界。智能微尘,它简直是监控全人类的最好工具,无论走到哪里,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记录和观察。
 
  在未来的2060年,你坐在电动豪华车Tesla Model Z里,电车正悬浮在空中,以次音速自动前往某地。某地机器人暴动破坏基础设施,出现不少人类伤亡。
 
  你是心急如焚的救援人员,转动手中的苹果戒指5,心想:“我要看看当地的伤员分布图。”戒指感应到你的思想,在眼前浮现出3D虚拟现实界面——这是发生机器人暴动地的鸟瞰街景,其中的红点标注着危急伤员的位置。
 
  你在空气中滑动手指,接口立刻放大到一个最严重伤员的位置,详细显示出他的一系列生理指针、受伤的部位和预估的救援剩余时间。你心想:“我需要一个计划。”眼前的地图自动更新显示出一个路线图,指出了最佳的救援行动路径。
 
  但你不知道,在几十年前信息化不足的时代,搜救工作从来不是如此高效率。
 
  如何将开头的科幻变为现实?试想有一天,数据收集终端可变得如沙粒般微小,并能散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地球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显示器,每个沙粒般微小的终端,就是这巨型屏幕的一个点。
 
  在中央计算器的监控下,每一个坐标的物理量(GPS坐标、温度、湿度、速度、光强、磁场强度等)信息都尽收眼底。这些惊人的大数据,都可以被全球的中心云端服务器实时监控、追踪和分析 。
 
  而实现这样终极信息化的处理器,正是被我们称之为“智能微尘”(Smart Dust)的极度微小、高度集成的传感器系统。
 
  隐私全暴露,但灾难搜救、疾病检测更准确
 
  这听起来像是个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任何隐私的世界——智能微尘,简直是监控全人类的最好工具,无论走到哪里,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记录和观察。
 
  但任何事都是一体两面,最坏的世界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好的世界。假设地球上每一点的物理量都被动态监控,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地震预报、洋流检测等都将极度准确。
 
  宇宙勘探——只需要发射一个装满智能微尘的炸弹,令其爆破后的尘埃遍布星球表面,整个地表的形貌测绘、地质勘探将轻而易举;灾难搜救——利用智能微尘使整个海洋,包括海洋中的所有物体能被清晰3D成像,搜救工作就变成一个形状模式识别的过程,只需要计算机即可定位;地质勘测也一样,如果这样的智能微尘能被注入深层地底下,那么资源检测和地震预报也都极度信息化。人类个体,也会因智能微尘而获得诸多福利——疾病检测将变得非常容易。
 
  软硬件跃进,可望脱离科幻小说层面
 
  智能微尘这个概念最早在1992年被提出,1990年代开始被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出资研究。这一概念的愿景,是由一系列具备通讯模块的微型传感器,来组成一个分布于环境中的监测网络。每一个监测处理器就是所谓的「微尘」,成千上万的微尘散播在环境中,彼此之间用自我组织方式构成无线网络,来收集环境数据(温度、气压等)。收集到的数据则透过「微尘」的通讯模块,传向终端的计算机(或云端服务器)来分析和处理。
 
  如果要实现这个总体的微尘网络,单个的微尘必须具备这几个功能模块: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数据;通讯模块,用于无线传输数据;电源模块,用于供电和自充电;微处理器模块,用于控制和调度所有的模块。
 
  如果将要监测环境变量的区域,想象成人类的皮肤,那么可以将每个智能微尘,想象成人类的单个触觉神经元。神经元能收集触觉讯号,同时也能相互连接成网络来传递这些讯号。外界的刺激在神经元之间相互传递,最终被传向大脑,由大脑来分析处理触觉讯号,得到触觉的意识。
 
  一个智能微尘网络也有非常相似的架构:被进行环境变量采集的区域,就好比是人的皮肤;而每个智能微尘,就好比是每个神经元;中央云端服务器就好比是人的大脑。数据由微尘采集并传输,直至最终到达云端服务器。
 
  近几年很红的名词叫物联网,目标是把常见的设备都连入互联网。拿家用设备来说,电灯、冰箱、门窗、空调等全部智慧化,连入互联网,让家居信息化和可自动控制化。而智能微尘的网络(Internet of Smart dust),可被视为一种终极的物联网。
 
  要实现这个微尘传感器网络的宏图,核心技术还是制作出单个微尘。这实际上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型计算机处理器。前面提到了必须具备传感器、通讯、电源、微处理器四大模块。而这些所有的模块加在一起,要达到灰尘的尺寸,也就是几十微米。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教授,在2000年提出智能微尘的概念。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准,这个所谓的「微尘」体积定位有5立方毫米之大,距离「微尘」还有很大的差距。
 
  要做出我们目标中的微尘,5立方毫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微小化,让整个系统的尺寸达到微米的级别,也就是再缩小至将近千分之一。这真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按照如今每两年面积缩小一半来计算,实现这个尺寸需要20年的时间。
 
  当然,低功耗和微尺寸只是指做出单个原型微尘要达到的目标。要实现工业化大量生产智能微尘,让它们能真正分布于我们的环境中,还需要满足更为苛刻的工业化生产条件,这包括低生产成本、稳定性良好、抗环境干扰、工作寿命长等条件。
 
  因为这些苛刻的条件,导致在其概念提出20年后的今天,智能微尘仍停留在理论阶段。但随着近年半导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和云端运算的飞速发展,这项理论逐渐有可能脱离科幻小说层面。
 
  节点数庞大,仰赖网络技术与超级大数据
 
  当智能微尘的硬件实践成为可能,软件方面的数据处理,也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智能微尘不仅每个处理器体积极小,网络的节点数目也十分庞大。这对控制软件、网络技术和数据处理都产生更高的要求。
 
  从网络技术来讲,智能微尘基于一种分布式的网络,这样的分布式网络有什么好处?首先这对于单个传感器来讲,是一种低功耗的工作模式——数据只需要传向近距离的相邻节点,而不是远程的基地台服务器;其次,这种分布式网络的可靠性也更强——对整个网络来讲,没有任何一个节点是不可或缺的,这样即便有一些节点电源耗尽或损坏,整个网络仍能正常运作,只是少采集几个数据点而已;最后,这样的网络也不需要精心设计,而是以一种「自我组织」的方式自动连接。
 
  当然,这样的网络,还要在通讯协议和数据传输模式上精心设计,以保证低功耗的要求,而且数据传输在此基础上,有最少的重码率和误码率。这不但需要研究能适应如此大规模网络的数据传输算法,而且还需要制定新的标准,保证不同的智能微尘系统能被连接在一起。
 
  如果解决了互联网的难题,我们就能透过云端服务器,来收集智能微尘网络采集的数据。这样新的难题又来了。如今的移动终端仅限于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和手机,即便这样,我们已需要面对海量的数据整理、储存和分析,也就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大数据。
 
  当我们制作智能微尘网络后,网络节点数目一下增加了好几倍,每个节点又会全天候不间断采集环境物理量,这样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大数据,而是超级大数据。因为数据量将随着数据终端的数目,呈现超大规模的增长。这么大的数据量,我们现有的云端运算能应对吗?如何处理这么大规模的数据?这些都将是棘手的难题。
 
  未来应用,气象预报、外星探测都派上用场
 
  在现阶段的技术水准,物联网和可穿戴产品初露头角。而智能微尘,其实可以看作是终极的物联网。智能微尘是下一代的超级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终端。它所带来的未来,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下一代技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这种微尘传感器网络,能被用于气象预报、地质检测、灾难救援、无人监控、医疗应用、外星探测及军事情报收集等领域。但想实现这项愿景,却面临诸多困难的课题:它需要微处理器、通讯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的高度单片集成,先进的高密度电池技术和自充电技术,以及新的网络传输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
 
  想实现智能微尘,需要整个工业界的推动和进步,不是一两个创新就能达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回顾人类科技走过的一百年,有谁能在计算机刚诞生时,预见如今集成度如此高的智能机系统、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系统?又有谁能预见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