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0 08:41:35 来源:e-works
继Ultra 320 SCSI的后继规格SAS(Serial Attached SCSI)问世后,得益于3Gbps的传输率,企业存储网络正呈现从平行向高速串列介面转移的稳定增长趋势,而传输率达6Gbps的SAS 2.0版,则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在中小型企业(SMB)的部署程度。
为了向后相容于SATA,SAS在连接插槽上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乍看之下,二者的外观相当类似,但由于SAS支援双埠运作,因此,SAS连接槽凹口的背面设置了第二个埠,这是与SATA连接槽的最大区别,因为SATA驱动器可插入SAS连接槽,但SAS驱动器却无法插入SATA插槽。
此外,SAS也具备与光纤通道同样的全双工特性,其单埠数据吞吐量是半双工SATA的两倍。以现行的3Gbps SAS规格来看,每个包含接收与发送的SAS链路在全双工运作下可达6Gbps;同时,采用宽埠(wide port)设计则大幅提升了SAS的带宽,如在4个SAS连接情况下,理论上全双工最大带宽可达到24Gbps.
企业用户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一直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因此,在系统中采用小外形(Small Form Factor,SFF)的存储装置,也成为提升企业存储系统效率的方法之一。这引领了近年来企业向2.5寸设备转移的趋势。
据SCSI商业协会预估,2006年,销售给企业用户的2.5寸存储装置不到500万台,而3.5寸则有2000多万台。然而,2.5寸所占比重在2007年就会略为超过3.5寸。2008年,2.5寸存储装置在企业市场所占比重将达62%,而3.5寸则仅剩下38%.
就在SAS向第二版迈进的同时,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C)也出现了从4Gbps向8Gbps甚至10Gbps转移的趋势。未来两者是否会形成竞争?以存储市场的等级来看,光纤通道会保持其在高阶主机端应用的地位,与锁定中阶企业存储的SAS维持明显的分界线。SAS规格定义的连接距离是八公尺,与光纤通道、GbE iSCSI、10GbE iSCSI相比,在传输距离上略逊一筹,但若从效能与成本来看,SAS则明显居于上风。同时,透过使用扩展器,在合理成本范围内,SAS可大幅扩充其连接距离。SAS 2.0版本的6Gb/s SAS可提供比3GB/s SAS高达2倍的传输速率,不仅具备相向下相容3Gb/s SAS的条件,更强化了兼容性、分区管理、延展性、安全性等既有功能,同时对系统的传输性能、传输距离、性价比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Gb/s SAS会在某些特定领域侵犯FC的市场,比如在小规模应用市场。但FC有其自身的用处,总体上说,SAS和FC在功能上并驾齐驱,在一些关键领域各有所长。
从Ultra 320 SCSI、3Gb/s SAS发展到6Gb/s SAS,在这些技术的发展中,LSI在标准制订和技术升级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LSI的6Gb/s SAS存储介面标准已经渐趋成熟,并掌握着芯片、系统与网路存储设备规格标准的验证程序和相容性,确保企业SAS基础建设的完备。
从SCSI到SAS是一个从并行到串行的革命,无论厂商还是用户面对的都是一个全新的架构,但3GB/s到6GB/s只是性能的改善,而不是革命性的变化。SAS 2.0对于数据完整性检查做到了接口一级,速度更快并且向后兼容,这对于中端外部存储市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发展会更快。在SAS 1.0成为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之后,SAS 2.0能够借助SAS 1.0打下的天下,更快进入中端乃至高端市场。LSI目前已经为SAS 2.0做好了一切准备,比如与Dell和Seagate联合进行了6GB/s SAS I/O吞吐量的互通性演示,并验证了数据的完整性。这一端对端的互通性演示大大推动了构建完整的SAS生态系统的进程,以确保新一代SAS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LSI现在也已经推出了LSISAS2008这款专为刀片式、入门级和中端服务器以及外部存储系统而设计的8端口6Gb/s SAS/SATA控制器。未来SAS还会更强调高功能、可靠性、灵活性,另外一些新存储技术,比如固态盘等,也会融入到未来SAS规范里,速度也会达到12Gb/s。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