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走向共和,近代数据中心网络演变编年史

2009-05-14 08:22:17  来源:IT168

摘要:Infortrend 于近期发表其新一代以8Gb/s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为主机连接接口的EonStor S16F-R/G1840磁盘阵列系统。全新8Gb/s FC存储系统特别适用于对存储处理性能需求严苛的企业级存储局域网络―S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我们的编年史可能没办法追溯很久远的历史,实际上整个数据中心到今天也仍然处于生命力旺盛的发展期,还并不十分完善。对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数据中心领域来说,即使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也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些趋势,并记录许多有趣的事件。
    总结出一个完全版本的数据中心网络发展历史也很难。所幸的是,尽管这个狭小的市场内拥挤了如此繁多的厂商,但有能力主导数据中心网络发展方向的厂商仍然屈指可数。
    当我们把目光投注在这一两家对未来趋势变化以及整个产业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厂商时,我们发现,这些厂商的产品、市场策略,往往代表了这个市场发展的风向标,甚至成为业界里程碑式的事件,而在数据中心领域,这些风向标和里程碑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开放与融合。
    谈到近代的数据中心网络发展,有两家厂商不能不提,博科与思科在数据中心领域的白热化竞争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就像“可乐”与“百事”,“麦当劳”与“肯德基”一样,作为一个狭小细分市场内两家地位显赫的厂商,双方的恩怨由来已久,渊远流长……
    思科进军SAN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初现
    故事还要追溯到5年以前,2004年,思科正式宣布完成对存储交换机厂商Andiamo的收购,总收购金额达到7.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看作是思科正式进军SAN网络交换市场的标志,并从此拉开了博科与思科两家厂商正面接触开始竞争的序幕。
    尽管官方的收购新闻正式发布于2004年,但双方的事实婚姻则可追溯到2001年甚至更早的时间,思科与Andiamo一直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于2001年签署了一项协议,保证了思科对Andiamo的收购权。之后的一年内,双方就收购的价格以及各项核心细节进行了漫长的协商和谈判,并最终在 2004年以一纸新闻稿宣布收购圆满完成。
    通过收购Andiamo,思科树立了其在数据中心SAN网络交换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发布了业界第一套智能SAN交换机系列。
    那时候的存储网络还是光纤的天下,博科和McDATA是这个市场上的老牌霸主。McDATA把持着高端导向器市场大部分份额,博科则在中低端交换机市场一枝独秀。面对这个市场上新加入的游戏玩家,两家厂商都表现足够的宽容和风度:“思科系统在近期内还不足以成为他们的对手”。然而情况的发展则出乎所有人的预期。
    思科最早侵蚀的是McDATA的高端导向器市场,这是因为思科收购的Andiamo本身也长于高端导向器方面的技术。到了2004年第三、四季度期间,根据各公司财报数据,McDATA产品营收下降了400万美元,而思科公司却上升了700万美元。
    尽管此时的思科暂时还没有发布中低端市场相关产品与博科竞争,但博科的业绩报表也并没有好看多少,仅仅只是略有增长。在这个阶段,思科与博科竞争的策略是通过OEM QLogic公司的中低端交换机产品来与博科竞争。
    此后不久,思科就正式发布了一款16端口的多协议支持的中低端交换机产品,正式在SAN交换市场高、中、低端全面铺开战线,直面博科与McDATA两家公司的直接竞争,至此,SAN交换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博科收购McData,从三足鼎立到两雄相争
    2006年对于存储这样一个市场格局未定,各类技术和厂商都过于活跃的市场来说照例是热热闹闹的一年,各类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布依然层出不穷,厂商的收购新闻也频繁出现于媒体。在这一年,我们记住的收购案包括:EMC收购了RSA,昆腾收购了ADIC,LSI收购了StorAge,也正是在这一年,博科收购了McDATA。
    相比以上提到的几起收购案,如果仅从金额上来说,博科收购McDATA并不十分引人注目,这起收购案之所以被人关注的原因在于:两家水火不容的竞争厂商走到了一起并成为一个整体,一家声名显赫的技术领导地位的厂商从此销声匿迹,SAN网络交换领域的市场格局彻底改变,从此由三足鼎立变为两雄相争。
    早在2006年,我们的市场评论就已经分析了博科收购McDATA背后的原因:
    思科是来自以太网络领域的“巨无霸”型的厂商,无论从资金规模、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推动力,和博科以及McDATA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这样一个巨无霸型的厂商进军SAN交换市场后,McDATA以及博科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对于这两家厂商来说,与其单兵作战,不如干脆像变形金刚一样,“合体”变成更高级更庞大的怪兽,与思科对抗。
    此时的SAN存储网络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被博科藐视的iSCSI正逐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线的存储系统厂商也开始在磁盘阵列产品中加入 iSCSI支持,这无疑标志着iSCSI已经登堂入室走向应用,随着10Gb以太网标准渐行渐进,iSCSI有望在未来的数据中心网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思科凭借在以太网交换市场的沉淀和积累,继承iSCSI技术可说是水到渠成,博科一直是光纤的铁杆Fans,始终不承认iSCSI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合法地位。尽管如此,博科仍然于2007年初收购了一家iSCSI厂商Silverback,来补足自身的iSCSI解决方案能力,防止存在明显的竞争短板暴露给对手。
    尽管iSCSI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撼动光纤的统治地位,但数据中心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开放、更标准的网络环境,iSCSI协议可说是数据中心走向融合的第一步,即使是博科这样的坚定的光纤支持者,也不能轻视iSCSI未来可能给数据中心带来的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数据中心将以以太网为主流的趋势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但是光纤真的就会退出数据中心的历史舞台吗?以博科为代表的光纤厂商又会何去何从?
    这里我们将要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融合数据中心的协议标准FCoE,因为FCoE,光纤得以在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中心中继续存活,同时也为博科这样一直坚定走光纤道路的厂商铺垫了一条稳妥的过渡的道路。
    FCoE登场,生态圈逐步成熟
    2007年4月,由Emulex、EMC、Brocade等厂商组成的一个网络存储工作小组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标准,旨在通过以太网直接传输光纤协议,即FC over Ethernet。这项最新的技术标准被命名为FCoE,并且被提交给美国标准协会(ANSI)T11委员会审批。
    FCoE工作组厂商包括Brocade, Cisco,EMC,Emulex,IBM,Intel,Nuova, QLogic和Sun Microsystems等等,支持者队伍奢华而庞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FCoE与iSCSI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能让用户用单一的以太网线路实现数据中心的网络交换,与此同时,FCoE在使FC协议向以太网架构靠近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光纤作为企业级数据中心协议的高性能和安全性。
    在FCoE出现以前,iSCSI因为传输性能和可靠性问题,一直无法渗透到高端企业级数据中心,始终徘徊在中小企业以及企业级边缘应用环境中。 FCoE则在以太网的线路上提供了接近于光纤的服务性能,有希望在iSCSI无法进入的高端企业级数据中心领域打开一个缺口,推动数据中心走向更为开放的融合。
    与此同时,FCoE始终还是基于FC协议基础,对于博科这样的光纤厂商,也不必完全放弃在光纤领域的技术积累,并可在未来以太网数据中心中引入光纤技术,因此可说是一条稳妥的过渡的道路。
    尽管FCoE协议2007年才刚刚提出,预期至少要2010才能走向应用,但很快,博科和思科推出的SAN交换产品就已经开始提供FCoE协议支持。
    2008年1月,博科发布了在其DCF数据中心理念下的一款重量级产品,DCX数据中枢平台,Brocade DCX 是首款支持8 Gb光纤的解决方案,具有多达896个8 Gb光纤通道端口,对FCoE协议的支持,为客户提供了完善、灵活的部署备选方案,
    2008年初,思科发布了Nexus 7000系列交换机。作为思科数据中心3.0战略的核心设备之一,Nexus 7000系列交换机在实现数据中心整合的过程中依靠的就是FCoE。这之后不到两个月,思科又宣布推出Nexus 5020系列交换机。这是一个2U高,具有40个光纤端口、两个10Gb以太网端口以及FCoE端口的交换机,标志着思科已经在FCoE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其它SAN交换厂商也迅速跟进,2007、2008包括2009年的SNW大会成了FCoE最新的时尚秀台,支持FCoE协议的产品陆续发布,并连续成为最耀眼的焦点,一个属于FCoE的生态链正在慢慢形成,FCoE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网络市场的又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制高点。
    博科收购Foundry,从数据中心突围以太网市场
    尽管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非常有限,数据中心向开放趋势演变的脚步仍然大踏步向前迈进。无论是iSCSI还是FCoE,以太网将主宰未来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厂商业已认可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主旋律背景下,2008年,又一起数据中心领域收购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在收购McDATA的两年后,2008年6月,博科正式宣布斥资30亿美元收购IP以太网交换领域的知名厂商网捷(Foundry)。
    收购的消息正式确定是在2008年,但在确定正式关系之前,有关两家厂商的花边新闻就已经沸沸扬扬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因此,在收购正式完成时,几乎没有人感到惊讶和震惊。而实际上,这同样是一起对数据中心市场格局影响深远的并购事件。
    2006年博科完成对McDATA的收购之后,一直在SAN存储网络市场中占据着份额第一的位置,思科尾随博科位居第二,思科背后以太网市场的庞大阴影也一直给博科带来不小的压力。
    面对思科咄咄逼人发展势头,博科打响了一场从数据中心到以太网市场的突围战:收购Foundry后,博科与思科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SAN网络交换市场,双方跨界到了一个规模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展开了一场“端到端”的肉搏战。
    如果不讨论更为广泛的以太网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仅就数据中心网络而言,整个数据中心网络也可分为服务器到存储、服务器到服务器,甚至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交换。SAN网络交换仅仅是数据中心网络的一个部分,即服务器到存储的网络交换。
    博科希望打造的是一个统一的、融合的数据中心传输平台,整合服务器到存储、服务器到服务器、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而Foundry以前在以太网领域所独具的技术特色,将有利于博科更快的实现数据中心融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博科收购Foundry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开辟了一个数据中心以外,以太网领域的新战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将Foundry在以太网领域的先进技术,移植到数据中心网络领域提升竞争实力。
    其实在收购Foundry之前,博科的DCX产品就已经暴露了博科对于未来融合数据中心的规划蓝图:DCX数据中枢平台能够提供存储网络连接、服务器网络连接能力以及客户机到服务器网络的连接能力,是业内第一款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融合数据中心的交换平台。
    博科对这款产品也不再简单定义为光纤交换机、导向器或者路由器,而是直接定义了一个全新的类别名称:数据中枢平台。如博科所期望,DCX在数据中心市场上销售状况良好,在博科公司的财报中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力支撑产品,可见融合数据中心产品并非只是厂商层面的美好愿景,在用户层面也存在相当强烈的市场需求。
    推动博科收购Foundry的背后的大手,也正是数据中心走向融合开放的必然趋势。
    DCX vs. Nexus 7000,以太网还是光纤?
    2008年初,中国的存储工程师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欧美的数据中心市场已经被博科与思科先后发布的产品所激荡起来了,距博科发布DCX数据中枢平台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思科发布了Nexus 70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数据中心网络大战再次升级。
    思科Nexus 7000平台提供了惊人的端口数量,支持10Gb/s以太网端口,吞吐率将达到15 Tb/s。定位高端的性能足以让这款产品成为业界一次重量级的发布,思科也表示,这是继1998年思科发布Catalyst系列交换机之后的最重要的产品发布。
    尽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但Nexus将提供存储交换功能也是早在计划之中的事情。这款产品同样提供整合数据中心的网络功能,被看作是思科对博科 DCX数据中枢平台的迎面一击。而思科在以太网市场上的旗舰交换机,Catalyst 6500交换机将能够连接到Nexus,且第一个版本就提供10Gb/s以太网主机接口支持和NAS设备支持。
    注:思科Catalyst系列交换机是思科在以太网市场上的旗舰产品,凭借该系列产品,思科得以与Juniper、Avaya等众多以太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角逐,并保持领先优势。
    基于思科Catalyst系列交换机在以太网市场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相信对思科的Nexus系列产品也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带动作用。
    有意思的是,作为思科融合数据中心网络的代表产品,Nexus 7000本身并不包括光纤交换能力,而是一款实实在在的以太网交换机,当然FCoE始终是融合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关键角色,而思科正在发展的数据中心以太网技术(CEE)也将在融合数据中心的大舞台上拥有不少的戏份。
    与思科相反,博科的DCX中枢平台连通端口主要聚焦在了FC上,我们可以认为,博科DCX仍然是以光纤通道为主体核心连通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供FCoE、10Gb以太网支持。
    在融合数据中心的领域内,目前是形成了两个方向,思科正依托在以太网的庞大市场基础向数据中心网络侵入和渗透,博科则凭借在光纤市场的优势积累向以太网领域突破。
    更融合,更多元化的未来
    数据中心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过早。尤其在思科发布了UCS(Unified Computing System)统一计算系统之后。
    这款代号为加利福尼亚的产品被业界认为是思科进军服务器市场的一个信号。实际上,思科的野心不仅止于此。这款产品被思科界定为数据中心产品,不仅仅提供了处理性能强劲的服务器组件,还将数据中心网络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平台。
    思科UCS通过增强型以太网技术(CEE)构建了一个10Gbps以太网统一交换平台。该网络平台整合了目前数据中心三个独立的网络:服务器到存储(SAN)、服务器到服务器,客户端到服务器(LAN)网络平台。这减少了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电缆的数目,并降低了功率/冷却要求,从而缩减了成本。
    思科UCS提供了对于存储局域网(SAN)和网络连接存储(NAS)的整合访问,提供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以及iSCSI的多协议支持。
    不考虑UCS所带有的强大的服务器处理能力,UCS本身是一款统一数据中心交换产品。服务器组件的添加,让思科在一个既定的市场上打乱了竞争秩序。UCS发布后,思科原有的服务器伙伴都立刻站到了思科的对立面,转而寻求和博科合作。
    其实服务器厂商也一直在尝试整合更多的功能到一款产品中,虚拟化与刀片被认为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也是推动数据中心网络走向融合的背后的推动力。IBM、HP、Intel都有类似的刀片数据中心产品推出,在一款产品中整合服务器和存储资源,当然也包括不完全的数据中心网络的整合。
    可以看见的是,数据中心的未来将更为多元化,不仅仅数据中心网络正在潜移默化的向融合趋势发展,一些更具想象力的厂商也在尝试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融合。包括目前方兴未艾的云计算本身也是数据中心融合到极致的一个产物。
    融合对于用户的意义来说在于简单,用户不必再考虑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同的协议,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完成各种需要的计算和存储工作,我们看到数据中心正在向着更简单、更开放、更融合的方向发展,不过在数据中心完全统一以前,我们很有可能会面对更多元的融合数据中心的产品选择。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