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归档服务公司向虚拟化存储的迁移

2009-05-05 10:05:59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当你在使用归档服务的时候,你会遇到两个非常麻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应该将企业交给你保管的数据存放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保存好那些数据之后,如何再找到它们。Washington Ar
关键词: 存储

  当你在使用归档服务的时候,你会遇到两个非常麻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应该将企业交给你保管的数据存放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保存好那些数据之后,如何再找到它们。Washington Archives Management公司的系统管理员Tom Radford每天都会与这二个问题打交道。
  Radford表示:“我们为许多企业和行业服务,包括医疗、法律和财经服务等等。我们主要从事硬拷贝存储工作。 我们有两个数据中心,大概有50万台服务器。我们也提供映象服务。”
  作为Washington Archives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的一部分内容,Radford必须为客户提供一种追踪存储数据的方法。他确实这么做了,但是需要用到大量的存储资源。 他说:“他们会得到他们的文件的索引。我们会为客户提供客户端注册服务,他们在我们的网页上注册并登录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文件。 这些数据来自SQL背端数据库,而且是可搜索的。他们可以查阅文件内容、概述、保存日期,这些都可以由用户来定制。”索引中还包含了识别每一条记录的条形码。另外,他们还可以自己修改某些参数。
  这些索引几乎占了1TB的存储资源。为了帮助处理复杂的数据追踪事务,Radford与Moose Logic公司的高级系统工程师Steve Parlee进行了合作。 Parlee开发了Washington Archives存储系统,并且在保证该系统运行上起到关键作用。Parlee说:“我们有两台物理设备,运行着15个或者16个虚拟服务器。 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上的虚拟服务器出现故障,它会立即在另一台服务器上重新启动,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持续运作。两台服务器可以实时互援。”
  Parlee选择了DataCore公司的SANmelody存储系统,这个系统使用了以太网iSCSI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SAN支持微软SQL Server 2005和Citrix Xenserver v.5 SP 2。 他说:“我们有两台Dell 2950服务器,中间用2GB交换机连接。因为设备彼此之间都是多路连接,因此重复和故障很多。” 存储器采用的是HP DL 180G5带12个接驳口,使用了其中的8个接口。他说:“iSCSI背端与生产网络完全分离。 我们在Xenservers服务器中使用了QLogic 4062硬件HBAs。虽然并不是一定要用它,但是我们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因为它可以协助卸载iSCSI流量。”
  DataCore系统有两个网络接口卡,各插入一个交换机,它可以建立起4条通往存储设备的有效通道。 Parlee说:“因为有时可能会有一半的设备出现故障,也有可能会出现多个组件出现故障的现象,这样的配置是非常有效的。”
  Washington Archives采用了DataCore SAN,因为它需要很高的性能和可用性。 以前它使用的是老化的、不可靠的服务器,可用性相当地差。Parlee说:“我们直接进行了迁移。 我们以前有两台惠普的ESX服务器,它们都是那种老掉牙的设备。 它们没有使用共享存储器,各自使用各自的存储器。我们用新设备换掉了这些老古董。”
  Parlee利用现有的服务器在Washington Archive公司的另外一个地方、大约40英里以外的Lacey建了一个灾难恢复中心。 他说:“我们用新旧服务器搭配,在Lacey建了一个镜象网络。它就成了一个灾难恢复中心。”
  Parlee远程监控着Washington Archives的系统。 他说:“我们有一款名为MooseGuard的产品,可以用它来监控和维护网络。Tom则负责解决现场问题。 我们负责硬件的维护。我们主要为他们的网络负责。”
  迁移到高性能、虚拟化存储环境之后,Washington Archives公司就可以为客户提供之前从未提供过的高水准服务。它正在计划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文件映象服务。 Radford表示,总的来说,这项迁移是非常成功的。他说:“我们已经能够将半个网络拆下来维护,同时不会对正常运作和生产造成影响。 我们已经可以将所有的数据都迁移过去,而且不会有任何数据丢失。”
  Parlee表示,Washington Archives使用的配置是他的公司经常为那些需要虚拟化存储增强应用的客户提供的配置。他说,这个配置方案既可靠又稳定,售价仅为10万美元多一点。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