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30 10:10:44 来源:互联网
“虚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一个持续的话题,虚拟光驱、虚拟主机到虚拟计算等诸多概念纷纷出现。对存储管理而言,虚拟化是一种令人欣喜的且有广阔前景的解决方案。企业数据量的飞升,需要一种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强化管理的存储技术,在RAID、磁带备份、存储区域网络已得到大规模应用的今天,存储虚拟化给企业的数据存储带来了全新的选择。
存储虚拟化在国外已得到成功的推广,很多厂家都有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而在国内却似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国式存储虚拟化的道路在何方? 可以从非技术与技术两个层面来理解。
与前几年企业用户在IT投资上的出手大方不同的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越来越有经验,投资的观念也愈发成熟。以往大规模的IT投资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少效益和效果?如何评估投资回报?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报时间应该是多少?这些商业价值而不是技术含量的考虑影响了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决定。
企业存储需求的激增现实超出了存储厂商的想象,一天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而喻。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财富 500 强企业从1996 年起存储空间急剧增长,基于服务器的硬盘存储空间从1996 年的5 TB,2002年增长到50 TB,预计到 2007年将达到230 TB。企业中与存储相关的IT预算从1996年的11%增长到2002 年的17%,预计到2007 年将超过20%。目前很多企业的存储数据量每年增长 50%,有的企业甚至达到了300%,这么巨大的数据增长涉及电力、存储空间、管理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给企业带来巨额的管理成本和设备成本。
目前很多存储厂商都在推广存储虚拟化的概念,虚拟化的初衷是希望企业不管后台买的是谁家的设备,都可以随需调整和管理存储空间,以降低存储空间利用率不高造成的成本浪费。然而我们看到的另一个现象,却是大多数的存储厂商仍然希望扮演大一统的角色,不愿打破门户的壁垒。虚拟存储化成为诸多供应商角斗的新战场,只不过斗争似乎更隐蔽。顾客在采用现行的供应商提供的虚拟存储方案后,会发现被限定在专有技术的壁垒内,不得不求助于供应商摆脱专利封闭带来的困境。供应商始终承受着开放标准带来的压力,一旦开放标准,存储虚拟化产品的差异性将降低,供应商必须在与客户的博弈中坚持下去,代价就是客户需要淘汰部分现有设备,以符合新的存储虚拟化方案的要求。效益何在?投资再投资,到底什么时候能看到投资回报?受限于中小企业的存储设备、数据量,以及存储数据管理需求仍趋于简易,即使厂商大幅拉低虚拟化产品价格,对中小企业而言,仍然没有采购诱因。用户就必须要思考存储虚拟化带来的潜在效益风险。
很多企业的存储预算已经超过其整体预算的两成,继续购买设备的结果只会带来高企的成本压力。企业购买的存储设备越来越多,在应用上却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而且由于不同厂商的存储产品有不同的特性,所以企业大多不会购买单一厂商的存储设备,更不可能实行单一厂商的虚拟存储解决方案,如何实现不同厂家、不同技术的融合性、兼容性这也造成企业的存储环境愈发复杂,这些设备的管理软件很难兼容,给企业存储管理带来昂贵的成本。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原来的重点放在硬件上,但是随着应用的深入,各种系统的增多,必然涉及到一个系统整合的问题,从而对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存储技术必须越过这道关卡,才有可能在中国企业的沃土上生根开花。
从中国IT发展的大环境看,深入存储虚拟化与企业转变发展观有着密切联系。我们目前的企业在IT管理方面习惯了人本主义的发展观,这里的人本主义怎么去理解呢?不是理解成关怀员工,而是强调人在IT环境中的作用,觉得有了能人就能管理好IT,劳动力相对过剩是个不争的事实,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更换新的技术还有必要吗?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家,他会算一笔帐:花一大笔钱去投资建设一个虚拟存储化方案,和花一点钱多雇两个技术人员,究竟哪个实惠?在国外,IT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要高于技术方案的投入,因此,笔者深切感受到,虚拟存储化要适应中国企业的环境,就必须深刻了解中国企业的特性和文化,这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广大虚拟存储化厂商营造市场氛围,转变企业发展观,将存储虚拟化带来的效益具体化,调整技术与人力之间的平衡。
中国企业的IT规划多不规范,缺乏战略眼光,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协同。表现在存储领域的投资上,就是按照自己当前的实际需求购置成本低廉的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有规律地备份数据,随着自己存储需求的增长,逐步升级存储产品。相比之下,财富500 强企业在IT 投资上很规范,他们一般都制定未来3年的IT 规划和信息化战略,为未来留出足够的存储空间。为未来预留空间从表面上看增加了管理成本,实际上随着企业迅速成长,不会带来求大于供的尴尬局面,特别在应对突发存储事件时能从容不迫。而且虚拟化技术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存储总体拥有成本。财富500 强企业的存储战略特点是预先规划大量存储空间,对企业数据进行划分,如分成业务数据、过期数据、冗余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保存在不同成本的存储设备中,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定义不同的处理政策,如备份保护、存档、删除、共享等,这样企业的存储系统就能自动处理数据信息,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同时还能分析企业不同存储设备的利用率,自动调整存储空间的分配。中国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存储战略,在面对存储虚拟化时必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
虚拟化是一种实现对逻辑环境进行简单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虚拟化,应用将摆脱底层物理环境的复杂性,用户不用再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关心存储环境中底层物理环境的复杂性。具体来说,虚拟存储是一种智能化的系统,它允许客户以透明有效的方式在磁盘和磁带上存储数据,使得客户的存储系统容纳更多的数据,也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共享同一个系统。基于主机和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均是在主机和存储的“BOX”内部实现的,而基于网络的虚拟化才真正实现了不同主机和存储之间的互联和共享。从发展趋势看,基于网络的虚拟化是潮流,大型企业已经飞跃到网络化存储,而中小型企业还主要依靠SDA或SI存储。中小型企业担心的是他们的数据基础结构的可靠性,这种担心需要改变。在计算引擎和存储引擎之间放置一个网络,这提供了很多的途径来提高可靠性、性能和数据基础结构的可管理性。
尽管存储虚拟化有着超越网络化存储的优势,但它同样带来了新的缺陷。由于虚拟化需要把存储系统的一种视图映射到另一种视图,所以必须保存这种映射的持久性拷贝。这种驻守的数据通常叫做元数据。每种文件系统和存储设备都需要维护元数据。元数据的维护在异构跨平台的虚拟存储化方案中存在问题,协调不同厂商的元数据维护机制将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需要探讨的课题。技术层面的制约也延缓了存储虚拟化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