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软件许可证成桌面虚拟化发展瓶颈

2009-04-27 08:16:37  来源:IT专家网

摘要:桌面虚拟化承诺要结束平台的战争。这个技术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转换。不同操作系统能够在本地的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或者托管在数英里之外的服务器上并且通过互联网访
关键词: 虚拟化 软件许可证

   美国时尚设计商业学院的首席信息官Roxanne Reynolds-Lair要让这所学院的学生、管理员工和教师使用Mac计算机和Windows计算机。她购买了一台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并且试验一款新的桌面虚拟化软件。这个桌面虚拟化软件能够让她在一台机器上运行Windows和OS X操作系统。
    然而,她查看一些软件许可证。软件许可证还没有赶上新兴的虚拟桌面领域的需求。Reynolds-Lair摇着头说,她把桌面虚拟化计划搁置起来了。这没有意义。软件许可证还没有为桌面虚拟化做好准备。
    桌面虚拟化承诺要结束平台的战争。这个技术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转换。不同操作系统能够在本地的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或者托管在数英里之外的服务器上并且通过互联网访问这个操作系统。尽管如此,还需要解决一些故障和不一致的地方。隐性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成本一进入了这个等式。
    但是,桌面虚拟化(无论是托管的还是本地的)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解决的软件许可证协议问题。软件许可证过去把一个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与一台计算机挂钩。也就是说,厂商还没有想出如何使自己的业务适合虚拟桌面。
    例如,为了使本地桌面虚拟化发挥作用,Reynolds-Lair需要购买两个Adobe Photoshop软件许可证,一个许可证用于Mac计算机,另一个许可证用于Windows PC,并且需要为这所学院的实验室中每一台计算机购买两个Adobe Illustrator软件的许可证。
    她说,为什么就因为你们运行两个操作系统就需要为同一个软件收取两次费用?我们不能告诉学生在Mac计算机这方面使用Photoshop软件,在Windows PC那边使用Illustrator软件。这是非常荒谬的。
    微软正在认真对待虚拟桌面环境的授权问题
    软件许可证授权在两方面阻碍了桌面虚拟化的应用:操作系统许可证授权和第三方软件许可证授权。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Natalie Lambert说,微软用操作系统束缚了许多机构试图在桌面虚拟化环境中合法授权Windows的做法。不过,微软今年1月开放了桌面虚拟化环境中的许可证交易。
    目前,用于本地桌面虚拟化的Windows许可证是非常简单的。企业能够以比当前Windows许可证成本优惠29%的价格购买微软的软件保证,允许企业在一台PC上除了运行Windows托管的操作系统之外还可以最多运行4个虚拟机。
    不过,在托管的环境中的Windows许可证授权有点复杂。微软的Vista企业集中的桌面许可证允许企业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Windows。但是,根据连接到虚拟Windows桌面的设备的不同(如企业拥有的计算机或者非企业拥有计算机),价格也不同。
    分析师Lambert说,然而,微软已经为其它设备制定了方案。他们不准备让你那样轻松地运行。如果你是一个员工,在家里有一台Mac计算机并且要访问Windows虚拟机,只要你在家里还有一台Windows计算机,你就可以访问那个虚拟机。微软称,只要你购买了Windows许可证就可以在上述情况下使用。
    软件厂商落后于虚拟桌面的发展
    第三方软件厂商也妨碍了桌面虚拟机的应用。Reynolds-Lair要看到软件许可证按照计算机的序号收费,而不是按照计算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收费。采用按操作系统收费的方式,Adobe Illustrator软件许可证就会对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Windows和Mac OS X收费。
    Reynolds-Lair说,随着双操作系统越来越完美和软件许可证问题得到解决,Mac计算机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首先需要这个操作系统能够无缝地运行。
    不过,许多首席信息官并不认为应用程序工具有问题。那是因为他们不能在Windows和OS X操作系统中运行同一个应用程序。许多企业推出桌面虚拟化的理由是因为没有在这两个平台上都能运行的应用程序。不过,杀毒软件等其它应用程序是根据操作系统收费的,在桌面虚拟化环境中的成本会增加一倍。
    但是,分析师Lambert说,变化很快就要发生。厂商正在听取用户的意见。他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需要6个月至1年的时间。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