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0 09:48:53 来源:e-works
09 年IT界的热点之一就是虚拟化。虚拟化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虚拟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从而打破物理界限,使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的整合等等。用句时髦的话说:让IT更好地融入业务中,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目前来看,云计算方兴未艾,虚拟化为云计算的实现搭了一架最好的技术天梯。
两个关键点
“虚拟现实”一直是好莱坞导演们非常热衷的话题,无论是风靡一时的“机械公敌”,还是耐人寻味的“黑客帝国”,都使用了虚拟的概念。但在IT领域,虚拟化技术从诞生至今已存在40多年,经过早期的技术沉淀与升级变迁,今天的虚拟化已经褪下神秘的面纱,走进寻常的x86世界。
09年IT界的热点之一就是虚拟化。虚拟化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虚拟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从而打破物理界限,使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的整合等等。用句时髦的话说:让IT更好地融入业务中,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目前来看,云计算方兴未艾,虚拟化为云计算的实现搭了一架最好的技术天梯。
虚拟化的本质是整合。它改变了数据中心原有的静态基础架构,在提高计算密度的同时要求提高服务器部署的灵活性(演变为动态基础架构)和可靠性,这其实属于两个范畴。灵活性,对数据中心提出更高的IT管理需求;可靠性,意味着数据中心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以微软数据中心虚拟化为例,按照微软中国公开的资料,其虚拟化的整合比例达到了10:1,也就是虚拟化后服务器数量减少了90%。这也意味着虚拟化过后,数据中心每台服务器要对应以前10台服务器的数据流量。虚拟化使得服务器权限管理变得相当复杂,而跨平台的操作系统通常意味着安全隐患。
管理与安全问题,是虚拟化过程中必须直面的两个关键点。
三大主流厂商
当然,虚拟化需要面临的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够解决。技术在发展,企业需求在不断变化,管理与安全问题也在动态的更新状态。目前在这方面解决得较好的虚拟化厂商业界公认有三家,VMware、微软和IBM,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作为老牌的虚拟化厂商,VMware名声最响,江湖地位最高。VMware虚拟化方法论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超过10年的行业服务经验使得VMware成为该领域毫无争议的领导者。去年VMware在中国的业绩收入翻了三番就是市场对其最好的肯定。但VMware的管理工具毕竟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说VMware的解决方案重在技术与服务经验,那么微软的解决之道在于强调投资回报,这是任何企业都非常关注的。企业实施虚拟化技术的初衷之一就是降低成本,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点具有最大的吸引力。微软Hyper-V的发布可谓正当其时,在市场中受到热捧。另一方面,微软是当之无愧的软件霸主,不仅仅在操作系统上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更在数据库、迁入式移动计算、搜索引擎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容忽视。由于低估微软在产品创新和销售执行方面的能力,众多企业在与微软的竞争中常常遭遇挫折。在虚拟化领域,微软选择在电信、金融等重点领域发力,那是相当地精明。这也是VMware头痛份额减少的原因。事实上,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微软的拳头产品之一,面对微软这个重量级对手,想必VMware不会感到太轻松。
IBM在虚拟化领域根植多年,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在虚拟存储领域,IBM是领导者,目前管理着市场上大约一半基于虚拟存储的数据容量。Gartner表示,IBM连续4年在企业系统管理软件领域保持了在全球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IBM的市场份额为31.4%,比差距最小的竞争对手高出一倍。另外,IBM 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可用性和虚拟管理、配置管理、数据库管理、工作任务计划和网络管理等等。IBM的优势在于整体解决方案与综合服务能力。
由于数据中心的发展迅猛,虚拟化技术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
未来无限美好
作为2009年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之一,虚拟化技术使得用户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利用,盘活了计算资源,缓解了服务器数量激增给数据中心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用户在应对突发工作负荷,满足新业务需要等方面,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灵活性,这是虚拟化技术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可以看到,虚拟化技术已经帮助企业打造出了更加高效、可管理性更高、资源配置更灵活的数据中心。不管是数据中心自身的整合与扩容,还是降低能源消耗,虚拟化技术在其中都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很显然,虚拟化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