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Windows Server 2008企业虚拟化解决方案

2008-01-24 15:41:14  来源:微软

摘要:随着Windows Server 2008的即将推出以及成熟的64位多核服务器,IT行业也讲登上全新数据中心模式的巅峰。这份白皮书主要讨论了企业在向Windows Server 2008移植过程种,采用64位多核Intel架构服务器
关键词: Windows Se

    从虚拟化支持到集中服务器管理,再到支持整合的授权,Windows Server 2008 始终致力于提高数据中心效率。微软一直将全新的虚拟化工具、Web 资源和增强的安全特性作为其“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和为动态优化型数据中心提供平台”的有力手段大加推广。2 诸如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7、Windows Server Manager 和 Windows Power Shell 之类的新工具均设计用于使 IT 管理员更好地控制服务器,并简化 Web、配置和管理型任务。增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性,如网络接入保护(Network Access Protection)和只读域控制器(Read-OnlyDomain Controller),都将有助于加强操作系统并更好地保护服务器环境。

    与 Windows Server 2008 的发展相同,服务器架构也在为满足企业需求而不断演进。过去,我们一直依靠提高处理器主频的方式来满足对于更高更快计算能力的需求。数据中心的纵向扩充和扩展首先通过提高高端平台的主频来实现,然后再通过组建低成本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最近,服务器制造商开始采用 64 位处理器,以提高内存寻址能力和增强数据要求苛刻的应用的性能。但是需求仍在增加,随着数据中心负荷乃至预算的激增,IT 行业就迫切需要一种平台,以便以更少预算、更小空间以及更低功耗来提供更高的计算能力。请步入多核处理器时代,见证服务器发展史上的下一个里程碑。


白皮书 Windows* Server 2008、多核服务器,以及企业计算的未来

Windows Server 2008 和多核服务器:创建更动态的数据中心为了满足需求,许多公司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他们已无法承受不断上升的硬件、功耗、人力及设备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服务器架构也在不断地演进。通过硅制程技术和全新多核微体系结构的创新,英特尔始终如一地坚持每 12 到18 个月在同等功耗范围内实现计算能力增加一倍。这些平台的改进为 IT 基础设施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Windows Server 2008 提供了大量的虚拟化和整合方案来帮助 IT 行业克服数据中心膨胀的难题。通过虚拟化实现整合和业务连续性据 2006 年 Forrester 公司的调查显示,60% 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他们计划增加对虚拟化的使用。3 事实上,IDC 将 MicrosoftWindows Server 2008 中的全新虚拟化管理程序能力描述为面向 x86 64 位 Windows Server 操作环境的“杀手级应用”。原因就在于,虚拟化能够改进从利用率低下到峰值负载响应能力、系统可用性以及安全性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从而为真正动态的数据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Windows Server Virtualization(先前代号为“Viridian”)预计于 Windows Server 2008 发行版本上市约 6 个月后推出。这款全新的微核化管理程序将支持“启明式的”(降低开销)或准虚拟化的客户机操作系统,并支持数据中心在一台服务器上虚拟化包括 Windows、Linux* 等在内的多个操作系统。将来,诸如 Windows Server 2008 Datacenter Edition 内不受限制的虚拟化客户机支持之类的更简化且更灵活的授权政策将联同管理程序一起,通过虚拟化帮助 IT 部门控制成本,提高灵活性。

借助 SoftGrid 实现应用虚拟化

Microsoft Softricity* 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帮助 Windows 用户降低台式机部署的总拥有成本(TCO)。集中安装和管理这些应用后,再将它们直接交付到用户的台式机上,这需要以一种不干扰、或不需要与操作系统本身或台式机上的其它应用交互的独立虚拟化图像来实现。此外,Softricity技术还提供了应用流,它支持终端用户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访问所需应用。
    SoftGrid 为应用安装提供了一款虚拟平台,支持应用在众多服务器间实现轻松过渡,从而帮助 IT 部门充分利用多核服务器的密集型计算能力。

(责任编辑:刘科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