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四个最适合企业的Web2.0应用

2008-04-16 11:29:44  来源:计算机世界

摘要:每天都有一些新兴的Web2.0网站出现,为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和信息,其中包括一些公司的信息、业务往来,以及个人的信息。企业应当从哪里入手,开始学习使用Web2.0的各种应用呢?以下推荐
关键词: Web

    每天都有一些新兴的Web2.0网站出现,为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和信息,其中包括一些公司的信息、业务往来,以及个人的信息。企业应当从哪里入手,开始学习使用Web2.0的各种应用呢?以下推荐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LinkedIn

    要将Web2.0工具整合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LinkedIn也许是一个最容易的选择,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Web2.0的商务网站。在美国硅谷,LinkedIn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找工作或者企业招聘员工采用的一种常规途径。例如,大名鼎鼎的Facebook有很多早期员工都是通过LinkedIn进行招聘的。

    使用LinkedIn其实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输入自己的个人简历,搜索自己认识或信任的人士的名字,并邀请他们与你联系即可。每月只需支付20美元,用户就可以使用LinkedIn的各种高级功能,例如搜索那些曾经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工作过的员工信息。

    目前有很多为企业用户提供专用网络工具的网站,但LinkedIn无疑是其中知名度最高、业务最繁忙的一个。根据最新数据显示,LinkedIn如今已经拥有2000万名注册用户,每月的独立访问用户数量更高达500万人,比去年翻了一番。LinkedIn有一项独特的功能,就是用户可以在自己的LinkedIn网络中为任何人设置问题,比如当企业想进行一个小型的市场调查时,就可以向所有的联系人提出一个问题,从而方便、快捷地了解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Facebook

    Facebook最初仅仅是一个大学生社交网站,因此也许很难获得商务人士的认同。然而情况如今已经有所不同。事实上,近来有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成为了Facebook的用户,其中不乏IBM等跨国大企业的员工。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资料,并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热切地寻找自己的好友、同事。Forrester研究公司分析师George Colony认为,每一名商人都应当使用Facebook,因为这一网站拥有6700万名购买力强劲的用户。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知名企业出现在Facebook。例如,宝洁在Facebook的网络已经拥有1.02万名成员;安永拥有1.34万名成员;IBM拥有3.3万名成员。企业几乎可以使用Facebook做任何事情,包括与员工保持联系,以及开展网络协作等等。

    Twitter

    Twitter可以看做是即时通信服务的变种,或者是微型博客服务。事实上,它是一项允许成员向特定人群广播自己实时动态的免费服务,包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想法。用户可以通过即时信息或手机短信发送广播消息,但长度上不能超过140个字符。从表面看,Twitter应当是一个解决信息过量问题的有效工具,事实也的确如此。

    很多人都认为Twitter是一项个人工具,但它实际上也加入了商务功能。通过一项名为Twitterscan的服务,用户可以按照公司名称搜索和分析大量的tweet信息。例如,网络视频公司Blip.tv就将Twitter作为一个用于了解用户动态的重要途径。今年1月,Blip.tv通过Twitter了解到,很多用户对于该公司的部分服务并不满意,随后不久,Blip.tv就解决了相关的问题。Blip.tv首席运营官Dina Kaplan表示:“你必须知道人们对你怎么看。如果没有Twitter,我们可能需要6个月才能解决问题。”

    Dopplr

    英国电信董事总经理、管理着4000人的兰加斯瓦米J.P. Rangaswam是Dopplr的一名铁杆用户,经常使用这一网站与别人共享自己的旅行路线。在Dopplr去年12月出现之前,他需要重复不断地发送电子邮件,让相关人士了解他的行程。如今,Rangaswam在Dopplr的140名联系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他在旅行中的位置。

    Rangaswam认为,通过Dopplr,可以在旅行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时间。例如,他的一名好友发现他近日要前往都柏林,随即向他推荐了一家很好的印度餐馆。即使没有在旅行途中,你也可以关注好友们的行踪。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