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五大领域开拓Web 2.0商机

2008-11-13 08:25:03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摘要:有人预言今后五年内,Web 2.0将开创一个“群体智能”和“深度洞察”的全新时代。届时企业领导者可以将互联网上的海量资讯,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和动态小工具,与各自企业相关联,创
关键词: Web 2.0

    下一代互联网正在催生众多商机,IBM整合旗下五大软件产品,为迎接Web 2.0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有人预言今后五年内,Web 2.0将开创一个“群体智能”和“深度洞察”的全新时代。届时企业领导者可以将互联网上的海量资讯,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和动态小工具,与各自企业相关联,创建实时业务场景和时间安排。

    IBM近日公布了若干项面向企业的软件、服务和新兴项目,用以帮助企业应用Web2.0理念和技术应对商业挑战。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市场总监刘秋美表示,“IBM看到各类创新型企业也正逐渐意识到Web 2.0的潜在功能,基于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IBM启动全球计划‘Web 2.0 Goes to Work’,为全球企业提供全面帮助,来开拓web2.0时代的商机。”


    率先内部应用

    除了创建和改进全新Web 2.0技术、产品和服务外,IBM率先在公司内部应用了最新Web 2.0技术,以改进自身的企业生产力、协作和创新,推动在全球取得可测量的业务成果。

    刘秋美讲了一个故事来描述IBM内部对Web 2.0的应用。用户访问IBM的网站,系统会自动跟踪用户的访问。只要连续打开3个页面,就会有客服人员主动询问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会在网页上跳出一个对话框,用户可以直接对话客服工程师。刘秋美还透露,IBM最近有一单生意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拿到的。

    IBM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350,000名员工,这本身就是一种应用模式,全球一体化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运用Web 2.0技术支持协作、创新并增值。

    IBM中国开发中心Web 2.0首席架构师毛新生也表示:“IBM希望凭借其在开放标准、深度数据存取、软件、服务、安全性和研究方面多年的经验,以专业的Web2.0软件产品技术为企业在Web2.0领域开疆拓土提供最佳支持。”


    持续进攻五大领域

    IBM提出“面向企业的Web 2.0五大核心领域”,代表IBM致力于Web 2.0领域的具体方向。

    首先,在社交网络方面。IBM已经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企业级社交网络的革新者。IBM软件品牌Lotus推出业界首款面向企业社交软件产品Lotus Connections,可以成功地将消费者社交网络世界引入企业中。
 
    其次,在统一通讯和协作方面。Eclipse框架集成了Lotus Sametime,能使用户在其IM用户机内轻松开发和添加新功能。用户可以融合不同的应用或实时、非实时数据来创建“聚合”和“插件”。例如,用户能够将他们的IM通讯录和位置感知功能与Google地图进行结合或“聚合”,直观了解好友所在的位置及在线状态。Lotus Sametime是IBM战略的核心软件,全球已有1亿用户获得了该软件的授权许可。

    在信息集成方面,IBM正凭借在聚合领域中将近3年的领先经验,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和行业机构合作,帮助释放Web环境的价值。如果将相关产品分层,那么Lotus Mashups处于表层。它能够触及日常企业用户,支持其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将数据转移到白板中来创建聚合。第二层为InfoSphere MashupHub,它能够支持更多的技术用户创建feeds和数据源供Lotus Mashups使用。WebSphere sMash位于底层,即开发层,支持用户使用动态脚本语言来创建新应用。

    IBM Mashup Center用以帮助企业用户将来自任意渠道的信息进行再混合,构建情景应用或聚合应用,深入了解企业,更智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有了IBM Mashup技术,即使是非技术型用户也能充分利用基于标准和Web的技术在几分钟内访问海量信息,如网站和feed、电子表、数据库、应用、源于电子邮件的非结构化文本、视频、音频及网络上的其它信息等。

    在3D网络方面, 2006年IBM推出一项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孵化现实和虚拟世界中的新业务。近日,IBM研究中心又宣布启动名为“Sametime 3D”的新项目,即把3D虚拟现实环境整合到Lotus Sametime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

    最后,对于软件开发模式,IBM Rational Team Concert能够在Web 2.0不断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真正有效地帮助管理和治理版本确定和变更等活动。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