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 14:52:49 来源:IT专家网
在过去的三五年间,当大多数企业开始满怀热情的部署虚拟服务器来替换物理服务器时,最终用户和IT员工对虚拟机的接受度也迅速增长。根据IDC研究公司12月所作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目前首选在虚拟服务器上配置新的应用软件,而不是选择物理服务器。
据IDC研究公司统计到2014年,所有的服务器工作负载中有70%都将在虚拟机上运行。
一些IT领导者表示,与虚拟化兴起的早期阶段不同,当业务部经理对去除他们关键应用软件运行的物理服务器这一IT决策提出质疑时,虚拟化技术在前端业务管理者中几乎没有引发什么问题。
Target公司的基础架构工程事业部总监布莱德。汤普森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将公司1755家商店中每家店七台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减少为两台,每台服务器上运行的都是微软公司的Hyper-V管理程序,他表示“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需要去解释的东西”。
汤普森表示“我们的最终用户社区除了要跟踪他们的成本外,并不希望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对基础架构的担忧上。他们询问是否我们能控制这些变化,我们用行动证明给他们看。我们向他们展示了我们不仅这么做了,而且在节假日期间对10家出货量最高的商店做了尝试,他们都很认可”。
虚拟化技术可以节约成本的优势是如此吸引人并且得到如此广泛的普及,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很难去证明他们对物理服务器的担忧,即使他们宁愿使用这类的服务器,IDC研究公司企业级虚拟化软件事业部的研究经理加里。陈人这样认为。
不过对服务器虚拟化的一些误解依然存在,甚至是已经大规模部署了虚拟服务器的企业用户也是如此。
1.你不知道你实际需要什么种类的虚拟服务器
一项即将发布的IDC研究公司对首席信息官和高级IT经理所做的调研报告清楚的显示出,在那些对他们的基础架构部署大规模虚拟化和使用虚拟机运行关键任务应用软件的企业中,一些企业用户使用的是不止来自一家厂商的管理程序,陈表示。
[page] “大约有70%的企业用户表示他们暂时坚持使用一种管理程序”陈解释说“大约30%的企业用户表示他们对使用两种管理程序持欢迎态度,但并不是说这30%的企业用户正在这么做,而是说这30%的企业用户认可这种做法。在这部分企业用户群中,半数的企业用户,即总数的15%左右可能会在一到两年内使用一种以上的管理程序”。
但是根据加百利咨询集团的首席咨询师丹。奥德的说法,许多接受调研的受访者都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在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上。奥德对Windows和Unix服务器的用户进行年度跟踪调研已经超过五年时间了。
奥德表示“我所做的调研更多的是围绕数据中心管理者而不是首席信息官或者高级IT管理者,因此他们看待服务器发展状况的观点比使用VMware来降低企业成本的用户要更具可操作性”。
奥德的调研结果显示,VMware是领先的管理程序,正像IDC研究公司所做的结果一样,但是单一管理程序和多种管理程序的比例是真实情况的反映。“根据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和行业所做的调研显示,大约71%的企业用户表示他们部署了超过一种的虚拟机”奥德表示“思杰管理程序和Hyper-V管理程序价格低廉并且易于使用,因此有很多追随者,但是也有普通用户对Linux情有独钟,情愿在数据中心里使用Linux系统,这也是首席信息官所了解的”。
2.大幅度的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
虚拟服务器比物理服务器运行更加高效,还能更好的利用已经购买的服务器硬件。但是当企业用户首次将一个部门或者数据中心内的物理服务器更换为虚拟服务器时会带来大规模的投资回报,而通常在多阶段迁移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公司不会每年或者必须更换器服务器的每次都重新更新,Forrester研究公司的首席分析师兼副总裁詹姆士。斯坦利这样认为。
[page] 斯坦利表示“当企业用户实施大量的物理服务器向虚拟服务器迁移时,会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当超出迁移服务器的临界点时,投资回报率就会有所下降”。
业务部门习惯从资金成本的降低中获取高额回报,通常他们不会过多关注运作预算的部分,而运营成本为了适应虚拟基础架构通常也会增加,陈解释说。
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会在IT部门完成物理机向虚拟机迁移的最后一个阶段时发生,这个阶段需要开始简化对迁移的支持,让IT部门看起来像突然就花费了公司大量资金一样,陈表示。
“IT部门最好提前做出解释,让管理者明白支持或者运营成本可能增加的原因”陈表示。
3.许可证授权成本可能成倍增加
虚拟服务器迁移和存储的成本会更加低廉,但是他们依然是服务器,成本依然和其他服务器运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管理的成本一样多,斯坦利表示。
事实上,甚至许可证授权成本会超出企业预算的控制,企业用户希望的是虚拟机更加灵活的特点能通过构建更多的服务器和应用软件实例而不是承受更多的预算来实现。
斯坦利表示“如果你是按照一个许可证授权支持500台服务器来付费,而你要使用600台服务器并且趋势是这个数量还会继续攀升,那么你会发现成本大量增加”斯坦利表示“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就此和厂家就企业许可证授权协议重新洽谈了”。
服务器的数量是Target决定使用微软的Hyper-V管理程序而不是VMware来作为他们首选虚拟机产品的主要原因。Target的汤普森表示“每家商店都有他们自己的服务器,相对规模较小,涉及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器成本也是如此。如果用这个数字乘以1755,而你又不关注运营成本的话,这个数字就会快速演变的非常巨大”。
[page] 甚至是在将七台物理服务器减少为两台服务器而节约了成本以后,还需要为两台服务器主机和每个虚拟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支付额外的Windows许可证授权,乘以1800家商店就是个很大的数字,虽然汤普森没有说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
如果选择Hyper-V管理程序的话就不同了,这款管理程序可以在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上免费使用是其一大特性,“这样为我们每年节约了数百万美元的运营成本,而且这样我们还可以使用目前已有的同样的管理工具和同样的技术设置”汤普森表示。
“每台服务器都有一个用于Windows或者VMware的基础许可证授权,另一种是用于每个客户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陈表示“这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免费的”。
4.管理上琐事将发生变化,但不会消失
虚拟服务器主要的理论优势之一就是他们比服务器本服务器要易于管理,因为他们可以比物理服务器更加轻松的实现远程创建,重新配置和监控,同时减少维护服务器所需的员工数量,规模和工作负担。这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接受调研的受访者认为虚拟化让管理更加容易能坚持三年左右的时间“奥德表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奥德的统计数据,只有52%的X86虚拟机用户认为虚拟机能减轻让他们整体的服务器管理负担,有25%的受访者认为虚拟机让服务器管理更加复杂了。几乎有22%的受访者不能确认虚拟机管理是否更加容易还是更加复杂了。
“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因为当用户在同一种系统上加载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让管理服务器变得越来越困难的了,或者是可供使用的管理工具无法满足工作负载的需求所致”奥德表示。
5.实施管理需要广泛的IT技术
位于华盛顿州的咨询公司的咨询师Patrick Kuo最近帮助美国高等法院防御信息服务代理机构和日常呼叫中心的新闻网站搭建网络和虚拟服务器基础架构,他认为或许虚拟化配置中最大的问题是有时甚至负责管理的IT部门都没有真正了解如何配置基础架构,因此只有具备了所需的技能才能实现更加轻松的管理。
[page] 当物理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农场遭遇性能问题时,IT管理者可以在更高带宽的互联网连接上运行或者增加服务器,由于增加新的物理资源产生的逻辑难度,这种方式本身具有局限性。
而虚拟基础架构就没有那些局限性,因此IT人员设计虚拟基础架构就必须采用他们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式来划分数据中心资源,如果他们的背景在包括网络,应用软件管理或者其他法规戒律等系统管理的存在局限的话,就必须重新进行培训和学习。
“在日常呼叫中心,一些客户希望能采用四层体系架构得到更好的性能服务,我们可以首先在第一层放置高速缓存,然后依次配置应用软件服务器和网络服务器,有复制的数据库作为备份支持。第四层是用于编辑或者内容管理人员工作使用的非生产层”Kuo解释说。
N层体系架构是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软件设计的基础部分,但是通常不是企业背景,职责或者IT管理者负责的虚拟化基础架构期望值的组成部分。
将服务器或者应用软件性能看做是独立的标准而不是整个数据中心IT软件堆栈功能的指标,将更多的重点放在硬件的性能而不是通过认真管理资源并从可用资源中获取最佳性能上。
“用户有时候不会考虑如何调节虚拟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关注企业级应用软件的细节,你必须考虑实例如何运行指定工作负载和关注发展趋势,如果你的虚拟化比例从80%上升到90%,应该对所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增加所需的资源”Kuo表示。
6.成本不是虚拟机成倍增加的唯一因素
根据IDC研究公司负责安全产品的项目经理Phil Hochmuth的说法,并非每个虚拟机都是一样的,但是你做的每件事都是针对一个虚拟机的,通常来说你还要为所有其他的虚拟机来规划。
监控物理服务器的常规方式就是安装轻量级软件代理来收集和性能数据并汇报给主控制台,Hochmuth表示。
使用虚拟机就意味着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一个代理,在每个虚拟机上也安装一个代理。
IDC研究公司12月对服务器虚拟化发展趋势预测的调研报告结果预计到2014年每台服务器主机托管的虚拟机平均将达到8.5个。这意味着每台物理服务器上不是要安装一个代理,而是9或者10个代理,每一个代理都要使用额外的资源,每一个都需要一个额外的许可证授权。
“甚至性能问题亦是如此,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来管理那些服务器都不希望成本呈几何倍数递增”Hochmuth认为。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