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设施 > 正文

iOS应向Android借鉴的5大功能

2013-03-06 10:29:00  来源:互联网

摘要:苹果在iOS上的创新不足近年来一直为人诟病。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各有优劣也是大家公认的。于是一些人突发奇想,认为iOS和Android应该相互取长补短。
关键词: iOS Androi

    苹果在iOS上的创新不足近年来一直为人诟病。iOSAndroid两大系统各有优劣也是大家公认的。于是一些人突发奇想,认为iOSAndroid应该相互取长补短。而国外科技媒体Arstechnica则站在苹果的角度,认为Android至少有5大功能特色值得被iOS借鉴。

\

    Google Now风格的情景服务


    对于那些不了解Google Now的读者,这里很难一时半会讲清楚它到底是干什么的,因为它提供的服务有一大堆。但总的来看,它跟苹果的Siri类似。但不同的是,除了语音命令,Google Now还能在判断用户的问题过程中整合进用户当时的使用场景,包括用户位置、用户是否在移动、用户已有时间表等。


    通过扫描用户的日程表,Google Now能够根据用户接下来的活动目的地自动推送乘驾车路线。当用户到达一个大型公交中转站时,Google Now还会为用户列出该站的公交时刻表,方便选择乘车路线。另外,它还能告知用户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除此之外,Google Now还能做很多事。比如它能根据你的搜索历史帮你找出你经常搜索的球队,或者看你是否最近在查航班。如果是,它会即时向你推送相关信息。此外,它还会根据你邮件的旅游活动日程即时通知你访客已经到你所在的城市了,或者提醒你包裹已经出库。所有这些Google Now都不需要你去专门设置,是自动的。


    这些都是iOS应该学习的。但可能有人会质疑任意阅读用户邮件和地理位置好吗?给用户一个选择不就好了吗。对于那些不是很在乎此事的iPhone用户,生活肯定会因为有了类似服务变得更加方便。


[page]    通知中心的快速设置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常用的设置选项。比如我就经常使用WiF开关。此外,屏幕亮度、免打扰、个人热点这些设置肯定都有自己钟爱的用户。对于Android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下拉通知直接改变这些设置,无需退出正在使用的应用。但iPhone的评测编辑Florence Ion 却说:“当我在用Hulu看东西的时候,我想把屏幕调亮。别无它法,我必须退出应用之后,一步一步去干这事。这很令人沮丧。”


    自动更正和拼写建议


    iOS的自动更正和拼写建议做的烂在iOS用户之间已经不是秘密了。当用户在输入一些生僻字(比如街道名)时,iOS的输入法会自动判错,如果你不点击原始单词的话,它就会自动帮你“纠正”。于是你只能擦掉重来。


    当然,iOS还不会提供一个用户可直接可编辑的词典。想要让iOS认识那些你常用的生僻词,你要么使用文本宏的功能(这也算是文本宏的一个妙用了吧),要么就等着输入一千次之后希望iOS能记住它。


    应该有更简洁的方法吧?Android有。当你在Android上输入一个生僻词时,系统会在键盘之上列出可能的拼写。而且更重要的是,当系统帮你自动纠正之后,如果你想要回原来的,一个简单的退格键就搞定。而且此时系统还会询问你是否想法该词纳入你的词典。苹果应该采用这种方式!


    设置默认应用


    你可能有这样的“苦难经历”:也许你在iPhone上喜欢用Chrome而不是Safari,但每次你点邮件里的一个链接时,打开的总是Safari。或者你比较喜欢Google Maps 或Waze,但每次查路线的时候出来的总是iOS系统默认的苹果地图。总之iOS没给用户提供设置默认应用的能力。


    难道iOS用户没有对付那些僵尸应用的办法吗?当然有。不过大家可能还是希望拥有设置默认应用的权限,尤其是当看到我们的Android朋友在随心所欲使用这项功能时。当你在Android系统上打开一个新浏览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询问你是否将该浏览器设为默认。此外,系统还提供专门的默认设置选项。


    设置应用内页面的主屏快捷方式


    iOS用户能够为Safari上打开的网页或Web应用设置主屏快捷方式。这很方便。但是如果用户想将应用内的某个常用页面或功能在主屏上设置快捷方式,iOS则无能了。但我们的Android朋友又可以。


    这听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如果改变,受益的iOS用户或许是所有几项功能改变中最多的。我们一般都会有几个常用的应用。每次打开这些应用的时候,你是否会很熟练地跳过几个步骤,跑到你感兴趣的页面或功能呢?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