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5 11:52:00 来源:CIO时代网 新浪科技
《巴伦周刊》网络版撰文指出,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如今正在与广达、纬创等亚洲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合作,打造自有服务器产品。这种新趋势将给全球服务器市场带来深刻变革,恐怕会打破惠普和戴尔当前主导的双寡头格局。
以下为文章全文:
转型阵痛
作为全球两大服务器厂商,惠普和戴尔正在不经意间被卷入到行业变革的大潮中。无论业界观察人士何时对惠普和戴尔的业务战略展开分析,PC市场都是焦点所在,毕竟,两家公司的绝大部分营收来自于这个市场。
虽然许多人认为,服务器是PC行业一个相对稳定的细分市场,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却在经历远比PC市场更为深刻的变革,在未来几年内,惠普和戴尔要么会因这种变革而受益匪浅,要么会经历行业转型的阵痛。
2012年第四季度,惠普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份额达到26.5%,戴尔以21.3%的份额紧随其后。在企业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器可以处理各类任务,从将文件发送至办公室的台式机、处理在线销售数据,到以流媒体方式将视频传输给平板电脑。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去年服务器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市场规模约为525亿美元。
与此同时,去年全球PC出货量达3.52亿台,相比之下,服务器的市场规模小得多。但在服务器的利润中,企业市场占到了主要部分,抵消了PC产品的低利润率。例如,在截至今年1月的第四财季,惠普企业业务在公司总利润中占到16%左右,而PC业务利润的占比仅为3%,即便这项业务的营收规模更大。
行业变革
但值得注意的是,惠普企业部门除了服务器,还销售网络与存储设备,所以这项业务的划分并不是非常准确。近年来,由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PC销量开始萎靡不振。与PC市场不同的是,服务器行业始终在吸引新的用户加入,而且他们在短期内不会流失。
Gartner分析师杰夫·赫维特(Jeff Hewitt)说:“服务器始终是一个暴饮暴食的市场。”也就是说,这个市场的需求总得不到满足。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理查德·费切拉(Richard Fichera)甚至认为,打造“服务器农场”(server farm)是“现代社会的生命力”。所谓服务器农场是指,将海量的服务器集成到一起,形成类似农场一样的规模。
费切拉和赫维特均认为,服务器行业正在发生两大变革。首先,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正在打造自己的服务器农场,他们自行挑选零部件,然后让惠普和戴尔之外的硬件厂商组装,这些厂商往往是英业达、广达、纬创等亚洲原始设计制造商(ODM)。费切拉称,由于使用这种相当于日用品的硬件产品,亚马逊和谷歌“基础设施的成本极低”。
公共团体和私营机构,如学校、政府机构和中小企业等,虽然不具备谷歌的资源,但同样渴望通过采购他们叫不上名字的廉价硬件,节省大量开支。2012年第四季度,在惠普和戴尔以外的“其他”厂商,服务器出货量占到35%,高于上年同期的31%。赫维特认为,这一数字在今年会继续增长。
[page] 专用服务器
费切拉说:“低端服务器确实正在取代知名服务器品牌。”据他介绍,某华尔街大公司共有7.5万台服务器,其中20%并非品牌产品。一段时间以来,谷歌和其他非品牌买家一直是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另一个行业趋势则是,服务器功能的简单化和模块化,即基本上是执行一项专有任务。赫维特指出,软件厂商VMware掀起了服务器市场的一场革命,允许企业客户通过一台机器同时从事多项任务。
但是,VMware软件在这场“革命”中的意外收获是,以“虚拟服务器”数量计算,服务器的部分“工作量”,如视频服务和数据库查询等,现在规模同整个数据库市场一样庞大。这样一来,面向每一种任务打造专用的、简化版服务器产品,就存在了一定的可行性。
赫维特认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趋势是,未来三到四年,我们手机上的低能耗处理器,将可以满足不需要大量单个CPU计算能力的服务器任务的需求。”
细分市场
上述两种趋势还受益于“Wintel联盟”在计算领域的瓦解。赫维特说:“多年来,在产品设计方面,如果对微软和英特尔言听计从,你也能赚到钱。现在,你仍然可以听英特尔的,但除此之外,其他公司也会影响到服务器设计。”
当然,惠普和戴尔已经意识到这种新的行业趋势。两家公司均希望,谷歌以外的厂商可以寻求与他们建立合作,包装自己的品牌,为更廉价的服务器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并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主流产品。惠普和戴尔肯定具备打造专用服务器的能力。
但眼下,这两种趋势对名不见经传的亚洲厂商以及硅谷创业公司更有利。赫维特称,“戴尔和惠普在两条战线上都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这种趋势作何反应,他们是否想要涉足一个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利润率更高,但产品销量会越来越低。”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