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5 13:05:13 来源:CIO时代网 中关村在线
IT行业在国内发展已经有多年,但是IT产品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非常神秘的,加之很多IT产品都非常昂贵,使得我们在应用IT电子产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经验。而这种“谎言”说的多了反而使得真理被埋,很多人一直被这些谎言所蒙蔽。笔者就将我们日常一些让见的神“话”与大家一起共享下,看看到底是真还是假?
神“话”1:磁铁放在手机和电脑旁能擦除数据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提醒我们,不要将磁铁放在手机和电脑硬盘旁边,那样会使得我们的硬盘中的数据被擦除!事实上是这个样子吗?
事实: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在手机和电脑中主要的存储介质。
固态硬盘(SSD)和其它形式的快闪记忆体:这些存储介质主要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USB中,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存储原理,其数据存储0或1主要取决于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动栅中是否有电子,有电子为0,无电子为1。磁场是不会破坏闪存芯片中存储的数据的。即使停电以后资料也是能够保存。
也有可能说,他们从一些外教片或电影中看到过用磁铁来破坏数据的案例。的确, 硬盘驱动器(HDD)硬盘里的数据是用2进制1和O来表示的,用有无磁性分别代表1和0,长时间靠近强磁场,有可能把让原来磁性混乱,造成硬盘数据丢失,甚至如果有足够大的磁场,真能达到破坏数据的目的,但是那么大的磁场我们一般是很难拥有的。而一般性的磁铁是根本破坏不了硬盘中的数据的。
结论:如果你使用的是老手机,其手机中存储数据的有可能是ram(随机存储器)和铁电存储器,这些产品能够在磁铁的作用下失去数据。但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没有这个弊端,而硬盘虽然也有被消除数据的危险,但是不是特定的强力磁场根本不会消除数据。所以磁铁放在手机和电脑旁能够擦除存储器中的数据是不可信的。
神“话”2:不用Windows关机功能会损伤硬盘
在我们刚接触电脑的时候,最开始学的就是电脑的开关机,那时候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关机的时候一定要用Windows 的“关闭计算”,这样才能不损伤电源。
事实:相信那时候自己偷偷按住电源按钮关机的同学一定非常怕被老师发现,同时也怕电脑出现问题。
一直有声音说直接关闭电源按钮的方法会损伤硬盘,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事实。已经有很多网站做过这样的测试,进行了多次关机实验,都是直接通过按下电源键来实现系统关机,并且每一次按键的时候,系统都会有Word、EXCEL等文件在运行,但是并不会对计算机造成任何问题。
结论:虽然直接关掉电源并不会对电脑造成明显的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少用为妙,毕竟利用Windows关机操作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
[page] 神“话”3:手机电池拥有记忆功能
还记得我们每次买手机的时候吗?是不是很多人被提示过在新买的手机充电的时候要冲10-12个小时,电池要彻底用光然后在冲满满的,这样才能保证电池的最大存储电能。
手机电池
事实:确实在之前有一些充电电池需要类似的激活工作。但这些都是这就是较早的镍镉充电电池和镍氢充电电池。意思是电池好像记忆用户日常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电或放电。
而现在锂离子电池已经是手机的主流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所以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不需要激活。
结论:手机电池拥有记忆功能,前几次充电要彻底放电彻底充满,这句话在目前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神“话”4:密码登陆Wi-Fi就一定安全
家庭应用网络和网络登陆链家互联网是我们经常用到Wi-Fi环境。当我们用密码登陆上网后就一定安全。
事实:当你在家中的时候,你可以使用使用WPA或WPA/2加密的密码登陆自己的Wi-Fi环境中,这样就能够对我们的进行充分的保护,是安全的。
但当我们在路上,当你依靠密码进入到未知网络环境中就很可能被人窃听。任何Mac或PC都可以很容易的从网上下载一个接收器软件很。黑客很可能模拟出看起来像真实网络的东西,记住你的数据密码然后危及你的数据安全。
近日,北京公交已经支持全面的Wi-Fi支持,这样就给了更多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我们拒绝来路不明的Wi-Fi,尽量选择三大运营商和商家提供的热点,这些一般安全性较高而且速度快,用户在登录前最好要与商家核对Wi-Fi的具体名称。
结论:Wi-Fi“钓鱼”窃取网银账号、密码等的消息在网上已经非常常见,所以我们在日常使用Wi-Fi中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账户安全。
神“话”5.手机致癌
手机能够发出无线电频率信号,较长时间和长期暴露这种能量或辐射下,可引起某些类型的癌症。
事实:虽然很多科学论文,都暗示手机辐射和癌症之间有着巨大的联系,但是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已经证明的原因来证明手机辐射能够直接导致癌变。
[page] 这种论据就像有烟的地方就有火!你说对不对呢。还如,吸烟能够致癌,但至今仍是少不吸烟只能能够减少癌症风险。如今,还有证据能够支持手机和癌症之间的必然联系。令人欣慰的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相比于1991年,人们如今在手机上花费的分钟数已经上升了六倍,但脑癌的数据已经下降了近一半。
手机能够发送非电离辐射,这种辐射产生的能量虽然足够让分子中的原子产生震动,但尚不足以让分子中的电子发生迁移。声波和可视光波也是非电离辐射。所以手机致癌之说并不正确。
结论:手机致癌的说话并不可靠。但从健康的角度出发,都应减少用手机的时间,尤其不应鼓励小孩子用手机。
神“话”6: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可以让你生育能力下降
保持一台无线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笔记本电脑长期放在膝盖上可能会导致男性生育力下降。
事实:其实关于笔记本放在膝盖上会影响男人的生育问题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来报道,这主要是由于除了笔记本本身的电磁辐射损害身体外,笔记本超高的发热量也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长期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操作会使得阴囊的温度增加三度左右,长此以往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
结论:虽然这种结论并没有被科学上证实,但是为了子孙后代,还是建议男性应该尽量避免以这种方式使用笔记本电脑。
神“话”7:苹果电脑病毒免疫
很多苹果粉选择苹果电脑,就是选择的苹果安全性,认为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基础研发的,所以其对病毒是完全免疫的。
事实:苹果公司对其电脑宣传的优势也是其安全性更高,那么Mac电脑是不是真的就比一直被病毒困然的Windows 计算机更好呢。
其实苹果电脑的安全性由于采用的是Unix系统为基础,其安全性相比Windows的确拥有先天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是对病毒完全免疫。另一方面就是苹果电脑在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很小,很多黑客根本懒得针对如此小的份额市场进行攻击。
随着苹果公司的崛起,苹果电脑在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渐增多,随着而来的则是逐渐增多的攻击骚扰。据反病毒软件厂商Sophos公司针对苹果10万用户基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有1/5的Mac电脑存在某种形式的恶意软件,可能有些Mac电脑并没有感染,但他们随身携带的恶意软件就如同潜伏在人类身体中的病毒一样,只不过没有发作而已。
[page] 结论:真正对病毒免疫的电脑几乎是没有的,只不过攻击多少而已。所以我们无论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都要做好安全准备。
神“话”8:更高像素的画质就更好
随着科技的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了2000万像素级别,即便是消费相机,主流产品的像素也达到了1800万级别。因为高像素回避低像素在高感下拍摄更容易产生噪点,所以像素越高越好。
事实:高像素一直是很多摄像人员追求的目标,那么高像素就一定能得到高画质吗?
像素一直以来都是数码相机的重要指标。也是很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优劣的一个评判标准。高像素的相机意味着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图片细节,可以使照片尺寸更大,冲印的清晰度,这也是很多人关心像素的主要原因。
但画质的好坏与很多因素相关,并不是高像素就一定能得到高画质。影响画质的因素包括硬件方面与软件方面。硬件上一般指的是传感器尺寸大小以及单位传感器面积的像素数据来决定。软件方面则是算法的优劣 ,对于画质的好坏有很大影响。
结论:高像素不一定能够得到高画质的照片。
神“话”9:关闭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能够节省电
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可以是多任务,但是多个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会很废电池的电量。那么是真的吗?
事实:智能手机都有多个操作系统。不同手机有不同的情况,例如苹果手机的iOS系统,其系统的应用后台运行是冷冻程序,并不是后台运行,杀空程序和保留程序,内存不交换,所以不会电。跟iOS一样情况的还有微软的Windows Phone 8系统,其后援应用程序跟iOS大致相同。
但也有例外,现在流行的Android操作系统和黑莓10,其在后台应用程序虽然台运行程序一般不会占用太多CPU,只是占用了内存。但是还是会占用一些电量的。
结论:iOS和Windows Phone 8一般情况下运行多程序并不费电,而Android操作系统和黑莓10则会相对费电,但是这点电并不多,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page] 神“话”10:手机关机仍然可以被定位吗?
智能手机能够持续发送或接收GPS信号,即使断电时,也可以被跟踪。
事实:现在很多手机都内置了GPS功能,这样可以根据手机的GPS定位而得之手机的位置,这让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位置很可能被他人得知。
而且从网上和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会通过手机来别人的位置,其实这并不是利用GPS功能来找到的,而是通过探测你手机从哪个基站获取信号来定你的位置的。只是将你的范围固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并不是定位你的位置。
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GPS功能更不可能会将你的位置传送给别人。但也有一个例外,就是你的手机被别人安装了恶意软件和用于监控和控制你的木马设备,《人在囧途泰囧》中黑衣人就是这样监视徐铮扮演的徐朗的。
当然,如果你拔掉电池,无论是什么情况,也很难再监视的位置。
结论:手机关机是不可能被定位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