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2 15:01:03 来源:中关村在线
针对业界的质疑,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近日声称,苹果的iOS产品在全球诸多重要市场的份额仍保持第一,虽然Android在全球份额不断增长,而且占据市场多数份额,但由于Android产品的碎片化,iOS不会被Android击垮。与此同时,库克还称,那种将iOS与Android之间的竞争与当初Mac与Windows之间的竞争进行比较、并认为iOS也将像Mac败在Windows手下那样败给Android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近日部分人士向库克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他是否会因为Android的强大竞争压力,而把拥有iPhone把苹果带入上世纪90年代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一问题,库克一直拒绝将两种竞争混为一谈。库克的理由有两点:
首先,库克声称,Windows让Mac陷入困境的原因是Mac缺少关键应用,结果,用户纷纷转而使用搭载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但如今,针对iPhone,苹果至少拥有与Android对等数量、甚至是超过Android数量的应用。苹果iPhone如今拥有100万款应用,而iPad也拥有50万款应用。库克也称,就Android而言,专门为Android平板电脑打造的应用只有区区1000款左右,这也是Android平板电脑未给用户带来丰富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库克还指出,Android之所以无法与当年的Windows相比,主要就是因为Android设备和市场过于碎片化。对此,库克称:“重要的一点就是,Windows形成了整体优势,而Android就像是欧洲,有些认为误以为欧洲就是一个像美国这样的一个名称,这些人不了解欧洲包含了许多国家,根本不是像美国这样。相似的情况就是,Android也非常碎片化。试想一下,有多少使用Kindle的用户会知道他们使用的是Android系统?你们也可以看看,三星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软件。”
几年以来,随着Android的不断走红,一直以来都有声音称苹果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中输给Android,就像当年苹果输掉PC之争那样。我们知道上世纪80年代,苹果一直凭借Mac而在PC领域保持领先优势。不过当微软的Windows最后控制了PC市场。
哈佛商学院教授David B. Yoffie表示,“在开放的环境种,创新速度更快。”比起开放系统的混乱自由,苹果更喜欢独裁之下的秩序井然。苹果的独特之处在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品领域,完美地整合了自身的硬件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然而这种封闭机制也将制约其自身的发展。
苹果iOS系统的封闭机制比起Mac OS甚至Windows都有过之无不及——所有应用都必须经过该公司的审批。iOS不仅系统是封闭的,连应用、资源,都是封闭的。所有在iOS上合法运行的程序,都是来自于iTunes App Store。而iTunes App Store上任何收费软件,都需要缴纳30%的费用给苹果。iOS不支持网页FLASH应用,也不过是因为网页FLASH应用可以绕开iTunes,绕开苹果苦心设置的封锁机制,让用户可以从第二个途径合法地获得应用。
苹果的封闭性还在于硬件的自给自足。苹果重金购入的P.A. Semi公司可以为自己提供便携式设备所需的ARM处理器。苹果iPad也正是采用了自己制造的芯片。这样做使得苹果得以摆脱芯片厂商的的控制,一改过去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的形象,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由此可见,苹果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苹果控制了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对外界的厂商实行技术封闭。
苹果硬件方面的自给自足
苹果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谷歌的Android。相对于苹果封闭的iOS操作系统,谷歌推出的操作系统Android更加开放。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就是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安卓系统联盟中来,给第三方开发商提供一个十分宽泛、自由的环境,没有来自谷歌的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阻挠,可想而知,这会有多少新颖别致的软件诞生。
Android平台有丰富的软件选择,而且这些产品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特色,并不影响数据同步和软件的兼容。高度的开放性,使Android拥有更多的开发者,也充分吸引了消费者并推动众多的厂商推出丰富的移动终端。随着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日益丰富,Android很快走向成熟。如今,Android的性能已经被市场接受,Android阵营正在不断扩大。
此外,苹果每年推出一款新品,而Android则以几十数百倍的数量来与之竞争,功能更新快,用户选择的范围更广。这就使得苹果没有机会犯错。苹果必须保证每一次推出的新品都有绝对的优势取胜。否则一次的失误就会给其它竞争对手机会取胜。
如今,虽然苹果凭借iPhone在智能手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谷歌的Android如今却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80%的份额。iOS最后能否被Android击垮,库克说了不算。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