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3 10:49:00 来源:互联网
自2010年开始,关于移动芯片巨头ARM公司要进军服务器领域的消息就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捕风捉影、绘声绘色的传闻,也有正儿八经的新闻发布。但是在2010到2014的今天,这三年多的时间里ARM并没有在服务器领域有决定性的市场发展,有的只是零星的产品发布和评测。即使是Google这类有着大规模服务器需求的互联网运营商,要运用一种未经历史证明的新技术和产品,下决心也并不容易。
ARM能否胜任企业级市场?
从ARM与x86发展的历史来看,ARM一直更接近用户端,被普遍用作个人数据处理、瘦客户机终端,以及个人级别的NAS服务器处理器核心。在应付个人的计算需求方面,ARM显然已经非常完善,而且已经超越也大部分普通用户的需求。
但是,被大量安装在个人消费设备上,能胜任单个用户计算需求的ARM处理器,是否也适合为许多用户提供计算处理资源的服务器呢?
笔者认为,这种角色的转换肯定不可能立即完成,这是由ARM生态圈面向个人计算的历史状态决定的。要从个人计算核心转变为服务器核心,需要改变和提升的也并不仅仅是ARM核心,还有大量的周边配合,从处理器核心设计、服务器系统设计、服务器集群通讯设计、操作系统底层设计,直到外围的软件应用集成和服务,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甚至缺乏案例参考。服务器系统的需求并非只有性能和能耗,稳定性和可用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请回忆一下您和您朋友们自己正在用的手持设备,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使用的是ARM的核心,但是您的设备没有死机或者出错吗?肯定有!使用ARM核心的个人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尚且如此,又怎样能保证ARM服务器系统的稳定性呢?至少,个人设备的技术架构不适宜直接用于服务器系统,必须投入全新的和完善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ARM处理器更适合处理个人的计算需求--不多也不少。性能过高则能耗也会上升,影响设备待机时间,性能下降则不足以及时完成计算任务,两者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而以ARM的这种计算性能特点,如果应用到服务器端,原则上在同一时刻也只够满足个人级别的应用服务需求。云计算时代的“云”通常指的是服务器群组成的云,可以为用户提供无限量的计算资源,但同时巨量的用户同样也是“云”,会给服务器带来同样无限量的服务压力。如果单个ARM平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处理少量的用户需求,那么面对“用户云”汹涌而来的请求,只有增加ARM服务器的数量,维持服务器和客户数量的比例,才能确保服务能够正常进行,整套系统的资源供求关系健康平衡。所以,这里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在这个云计算的时代,单个处理器的ARM服务器基本上是没什么意义的,ARM服务器商业应用的起点必然是从集群开始。
ARM的应用领域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推论。无论是HP推出的Moonshot微服务器还是其它厂商已经投放市场(实际上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的ARM服务器产品,都是以通常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壳为基础,容纳非常多的ARM处理器核心,同时加上配套的数据交换和存储支持电路,形成一套对完整的集群系统。例如网络上有评测文章的某ARM服务器平台“一台迄今为止堪称最为成熟的ARM服务器Viridis”就允许在单个机箱内安装最多12块服务器卡,而每块服务器卡包括了4个完全独立的服务器(含处理器、内存、磁盘、网络界面等),如此单个机箱就成为了拥有48个服务器节点的ARM服务器集群。机箱底板上集成了网络交换机和存储系统,即使不依赖外部的交换机和存储设备,整套集群系统也能独立运行。最后--也是ARM的强项--平均每服务器的功耗水平仅6W,实测也证实了整机功耗不到300W,分摊到每个ARM服务器的能耗为8W.
让我们从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走出来,看看消费领域的情况。在我们身边其实早就有了基于ARM的服务器产品,那就是正在逐步被用户接受的个人NAS服务器,其中大部分面向家庭和中小企业的低端NAS服务器都会选用ARM系列的处理器产品。
ARM的优势除了省电,还有廉价的优势,附带的缺点就是同样低下的性能。低端的NAS服务器产品刚好不太注重性能,因此在这个领域ARM才会有一席之地。如果对性能和功能稍微要求高一点点,那就是Intel处理器的天下了。
[page] ARM处理器在NAS中的普及,也是因为NAS产品基本上不需要多少复杂的计算,只是“数据搬运工”的工作,将用户的数据上传保存,或者将服务器端的数据转交给用户。这种计算类型被称为“冷数据处理”,NAS应用、视频点播、静态网站等等文件传递型的应用莫不如此。
如果能够确定服务器的应用需求就是冷数据处理,那么ARM的应用是可行的--实际上不少专业的存储设备里面也会用到ARM处理器,如果性能要求不高,那么一切功能就都由ARM处理,如果性能要求非常高,那么ARM就只负责控制界面的人机交互,而数据的处理则交给更职业化的ASIC专用芯片来进行。大部分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也是这种结构,只是,我们通常不认为它们是服务器,它们被定义为专用设备。
ARM如果要进军我们通常所定义的服务器市场,有两种可能的策略:要么让应用适应ARM的专用芯片特点、针对非常狭窄的应用领域,要么让ARM去适应应用变得通用化、计算性能更强大。通常的结果都是比较中庸的,应用会尽量优化变得简单,以适合ARM进行处理,ARM平台的服务器也会不断升级,单个芯片会变得更加复杂,服务器集群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从前面的分析和当前的市场现状来看,ARM服务器还远未普及,几乎在任何数据中心都能见到功能极端专业的、使用ARM核心的交换机和工业设备,但几乎从没有人见过运行中的ARM服务器。即使是有着巨量服务器需求的Google、Apple等企业,在ARM服务器的应用方面也仅有少数传闻。从用户云进入服务器云,从专用设备变成通用服务器,这种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最后,即使刚好有适合ARM处理器的应用,用户也同时希望能降低能耗成本,用户同样也会有ARM之外的选择,那就是intel的Atom处理器。ARM可以变得复杂和通用,同样x86也可以变得简洁和专用化。intel近期发布的一系列Atom处理器和SOC解决方案不仅性能比前代产品大幅提升,而且功耗也降低到可以与ARM方案接近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ARM服务器的能耗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成本和其它考虑--虽然intel的方案可能比较贵,但是应用向ARM迁移同样也存在风险。更何况,新出现在市场上的ARM解决方案都非常专用化,一点都算不上便宜。
ARM的未来
在最近国内举办的某次云计算展会上,HP工作人员介绍了他们的Moonshot微服务器的价钱--45个节点的Moonshot微服务器硬件售价大约25-50万元人民币,根据配置而有所变化。对于常规的企业应用,这个价格完全可以通过x86服务器获得更好的性能,而较高的价格完全可以抵消其节省的电费成本--更何况x86服务器的能耗一直在降低,对于通常的企业电费也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另外,ARM处理器的服务器模块HP的Moonshot微服务器的一个选项--HP同样也在销售基于Atom处理器的服务器模块。脚踩两只船的Moonshot,这真是个有象征意义的战场啊!
就目前甚至未来几年的情况来看,ARM架构还只适用于特定的服务器领域,尤其是那些服务器用量较大,对成本和功耗非常在意,应用相对简单,不需要密集计算或大内存的大型数据中心,如某些Web 2.0企业。这类企业大多预算充足,而且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服务器定制经验,而且由于服务器用量大,比较容易得到ARM公司及其他芯片厂商的支持。
在厂商的立场上,每厂商个都希望在维持生存的同时开拓新的市场。作为x86处理器的最大厂商,占据了90%以上服务器市场份额的intel正在向移动嵌入式领域拓展,同样,占据了90%以上手机市场份额的ARM也一定会眼红服务器市场--对二者而言,这都是未开发的市场,充满着无穷的潜力和诱惑。或许双方短期之内都难以撼动对方在自己领域的霸主地位,但是,进攻也是最好的防守,双方都从对方学到了不少东西,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即使未能成功侵占别人的市场,至少也更好地巩固了自己当前的地盘。
最后,而对普通企业用户而言,他们只会选择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ARM服务器不仅不成熟,甚至市场上还很罕见。所以,笔者的看法是,在普通消费和企业领域,x86仍将是主流甚至唯一的选择。ARM要成为企业市场服务器的采购选择,还早得很。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