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英国电信受益敏捷开发技术

2008-03-26 09:28:21  来源:计算机世界

摘要:英国电信业巨头英国电信集团在2005年开始采用敏捷开发技术进行应用开发,如今他们发现,除了在最初时期遇到了一些小障碍以外,这种开发理念对公司业务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关键词: 电信

    2005年,英国电信集团开始用以Web为中心的架构取代日益老化的、基于Unix的电话流量监控系统。目的是让流量管理人员能够更迅速地改动交换机及其他物理设备,从而处理这家公司的庞大电信网络上任何一个部位的网络负荷变化,又不至于导致系统负荷过大。

    新系统在2005年年底推出,它大大简化了那些电话流量控制人员均衡网络负荷的工作。英国伊普斯威奇的首席软件开发员Kerry Buckley曾参与这个项目,他表示,当时,公司里面甚至没几个人知道旧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但这个开发项目最显著的地方在于: 项目是在英国电信仅用了90天的敏捷开发周期框架内完成的。这家总部设在伦敦的电信业巨头在2005年改用敏捷开发方法之前,第三方开发人员征集需求就可能需要3~9个月的时间,据英国电信设计公司的CEO兼英国电信集团的CIO Al-Noor Ramji介绍,随后的开发本身可能至少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

    Ramji表示,传统的软件测试周期通常在编码工作完成后进行,会使项目再延后好几个月。他说,公司改用90天、常常是30天的软件迭代周期(software iteration cycle)至少把开发周期缩短至原来的1/4。这意味着,他们能大大加快交付最终产品的速度。敏捷开发的核心思想就是迅速编码、充分检验已编好的代码、修复任何问题,然后开发新项目。

    虽然许多电信公司过去与像敏捷开发这样的先进开发方法并没有联系,但英国电信的IT部门需要加快系统开发周期,帮助尽快交付新的移动服务及其他类型的电信服务。

    英国电信向敏捷开发转型,这也意味着其3000人的全球开发部门将与最终用户更紧密地合作。伦敦英国电信设计公司的服务设计总经理J.P. Rangaswami说,这在需求收集阶段更是如此,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及满足用户需求。

    Rangaswami说,为了提高开发人员的沟通技能、加深对敏捷开发的认识,英国电信让编程人员参加一系列课程和实际动手的培训课。公司还在过去的两年里从多个行业招来了具有敏捷开发经验的IT专业人士(人数未透露),他们帮助指导对这套方法还比较生疏的其他开发人员。

    改变观念

    Ramji和Rangaswami都表示,虽然英国电信从传统的瀑布开发技术改用敏捷开发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业务效益,但不是一夜之间就成功的。对于像英国电信这样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公司来说,也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

    Ramji表示,首先,公司的IT领导人必须消除公司内外业务客户的一些误解。他们以为,敏捷开发意味着可在开发周期过程中频频要求更改软件特性,以满足自己一时想到的要求。

    另外,公司改用敏捷开发更容易被高层主管和初级员工所接受。中层管理人员对于敏捷开发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反倒持比较怀疑的态度。Rangaswami表示,反对派包括IT基础设施管理人员,他们习惯于针对新软件或者对现有系统的功能改进拿出更正式的说明文档。

    为了帮助消除这些怀疑,公司邀请业务客户前往英国电信的开发部门,亲眼看看90天的开发周期是如何运作的。由于每天与英国电信的软件开发人员进行郊游,连一些外部客户也开始完全相信这套方法,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大大加强控制项目开发工作的能力,Ramji说。

    英国电信的开发部门投资了近500万美元来启动敏捷开发项目,包括针对开发人员的研习班培训所需费用。公司还改变了自身在如何管理及执行项目方面的观点。Rangaswami表示,快速、迭代的敏捷开发方法有助于这样的软件项目: 开发队伍在不同地方(如伦敦和印度)协同工作。

    Ramji、Rangaswami及英国电信的其他IT领导人还要说服IT管理人员和员工,敏捷开发未必意味着贬低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重要性。Rangaswami 说: “在过去,我们在系统投入生产环境之前经常进行十六七次测试。如今,我们认为只有一种测试是重要的—从客户概念到软件完成的测试。”

    Rangaswami表示,所以,英国电信不是衡量敏捷开发方法与瀑布开发方法相比能减少多少软件缺陷,而是开始跟踪开发周期时间的缩短以及“一次成功(right first time)”这种衡量尺度。他说,公司还没有可以共享的衡量尺度。

    英国电信改用敏捷开发有利于Buckley这样的开发人员。他说: “我看到的主要优点就是,可以一直与客户进行交流,从而把更多时间花在开发所需的系统特性上。”而不是像瀑布开发方法那样把客户需求添加到软件开发,这种方法需要与最终用户一起测试系统,结果却发现“这其实不是用户需要的东西”,Buckley说。(沈建苗编译)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