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1 17:02:39 来源:E制造杂志社
从2007年8月份开始,我们开始着手准备“2001~2010中国纺织行业信息化”调查。总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般性的宏观数据材料和典型细节材料。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90个,其中深度访问样本约12个。由于纺织行业中一些知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非常突出,此次访问我们在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偏向于中小企业。同时,在数据的统计上,由于各个细分行业的访问成功率不太均衡,因此,我们没有按照细分行业进行数据统计。
1 目前信息化应用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信息化起步时间较早,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5年以前,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在“十五”前后才开始本企业信息化的单项应用。
数据显示,通过“十五”信息化建设,纺织企业在单项应用上达到了较大的比例,其中,办公自动化(OA)/协同软件的应用率达到了46.6%,人力资源(HR)达到了46.6%,财务软件应用率达86.6%,进销存软件达50%,电子商务系统占23.3%,ERP占56.6%。
另外,企业MES、SCM、CRM的应用率分别达到了6.2%、23.3%和36.7%,PLM(CAD/CAM/CPAPP/CAE/PDM)的表现也很突出,达到了46.7%,企业采购系统的应用率相对较低,仅为6.7%。
可以看出,企业在OA、HR、进销存软件方面的应用率接近50%,财务软件应用率则占据绝对优势。而企业在ERP方面的应用则非常突出,达到了56.6%,PLM单项应用也达到了46.7%。
这说明,经过“十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大部分企业基本的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手段已经实现了系统化,近半数企业的产品开发已经采用了CAD等绘图软件。这些信息化单项应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 未来3年信息化方向
在“未来3年系统建设”调查中,选择进销存软件的占6.7%,选择ERP的企业有20%,选择MES的有10%,而SCM、CRM、PLM的选择率分别为10%、6.7%和0.3%,有近60%的企业选择了“不太清楚”。显然,ERP仍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选。
资料显示,“十五”期间,ERP、CAD系统、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电子商务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信息化技术被众多纺织企业所广泛采用。但由于我国纺织业在地域、行业、企业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而决定了信息化目标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非常突出。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十五”期间纺织企业的管理信息化需求占总需求的83%,其中ERP增长最为显著,成为“十五”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预计这一现象“十一五”也不会改变,但由于更加追求行业特性,因此未来ERP的应用将出现行业化和平台化两个发展趋势。
3 “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遗憾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对该问题的反思,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下一步建设,那么,“十五”期间,纺织企业信息化的不足或者遗憾主要是什么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是很多企业不太满意的一点,达到了26.7%,对“IT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也是很多企业关注的,选择率达到了22.3%,他们表示,由于这一原因,企业往往疲于跟随。
此外,还有26.7%的企业选择了“没有遗憾”,16.7%的企业选择了“信息化规划不完善,影响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10%的企业选择了“投资不足”,另有13.3%的企业认为,“应用系统本身存在缺陷,制约了应用效果”。
保定天鹅化纤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刘润民认为,企业信息化是追求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但是由于产品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以及外界使用环境的变化,导致原来的应用的产品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
以保定天鹅的财务应用为例,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后,企业的财务体系、财务科目已经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调整应用的软件产品,由于该软件是管理一条龙,涉及到下面的原料、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联调。对厂商来说,这又涉及到产品升级的问题。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已经从经验式的手工管理发展到信息化的规范化管理,当管理数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操作也都熟练后,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企业管理就开始从重复繁琐的业务型操作向决策支持型改变,这种改变又带来新的信息化的需求,比如BI。
4 阻碍系统应用的因素
“阻碍系统应用的因素”是企业必须随时考虑的问题,这涉及到系统本身、操作、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
调查显示,系统“不符合业务流程”的选择率占到了43.3%,这一高比例说明什么呢?
事实上,“系统”与“流程”的博弈,在国内企业往往非常突出:调整系统以适应流程,软件供应商需要付出更多,调整流程以适应系统,企业往往不太愿意。但是,如此高比例的选择率,至少说明企业目前的应用不尽人意。很多纺织细分行业既是流程型又是离散型,这从客观上给系统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
“系统不稳定”是很多企业选择的因素之一,达26.7%,“系统体现的行业特性不突出”、“公司体制制约”的选择率均占到了20%,此外,“产品技术不成熟”、“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不好”、“员工应用积极性不高”的选择率分别是16.7%、13.3%和16.7%,选择“应用良好”的企业有16.7%,选择“领导支持力度不够”的企业仅为6.6%。
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李小山认为,人的因素对信息化的推进和应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些老的国企,很多员工会比较抗拒信息化,因为信息化会给他们带来影响,但由于还没有完全理顺体制上的关系,导致信息化的推进和应用效果受阻。
5 企业信息化水平在行业内的地位
“企业信息化水平在行业内的地位”是一个封闭式问题,大多数企业选择了“较高水平”,选择率占43.4%,与之接近的是“中等水平”,占40%,选择“较低水平”和“不清楚”的分别是10%和6.7%。
尽管“水平”是一种不确定的描述,特别是对信息化这种系统工程而言。但是,目前企业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特别是管理层,能够比较容易地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方面获得非常详尽的信息,特别是案例信息,这样他们就能够对自己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此外,各种评比和考察,也能使企业对自身信息化的定位和所处阶段有理性的判断。因此,43.3%和40%的选择率,反映出受访人非常自信。当然,这些企业大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山东德棉信息中心主任杨洪和说,德棉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行业内部、制造业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资料显示,山东德棉在2006-2007棉纺细分行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三。
行业领军企业往往对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无论是从企业市场定位、产品开发战略还是企业发展战略,甚至是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是如此,信息化也不例外。
6 企业未来3~5年IT投入
一般而言,受访对象对具体金额类的问题往往避而不谈,但在本问题中,他们大都选择了“稳步增加”,选择率达66.7%,选择“根据需要确定投资”的占到了33.3%,选择“逐渐减少”和“不确定”的全部为零。这说明,“十一五”未来的3年中,大多数企业信息化依然采取了滚动投资的方式。
事实上,很多企业在“十一五”初期即开始了新一轮的IT投资,如经纬纺机、滨州华纺、山东德棉等企业。从受访企业规模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了“根据需要确定投资”,这说明,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等各种限制,投资新的信息化项目依然非常谨慎。
7 “十五”期间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状况
经纬股份是纺织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也是该行业唯一的央企,其信息化起步非常早,近几年的发展则非常迅猛。经纬股份副总经理刘先明认为,企业信息化走到今天这一阶段,与原来无论是“九五”还是“十五”,发展速度都要快得多。他表示:“在这个时间以前,大家都还有认识上的困惑,以及管理上的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
‘十五’过后,这些因素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软件的适应能力。这也导致了这几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步很快。”他认为,“十一五”期间,企业信息化水平将有一个跳跃式的提高和发展。
目前,整个化纤行业约有13家规模企业,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南京化纤、吉林化纤、新乡化纤、保定天鹅等企业,信息化这几年提升速度很快。
化纤行业是纺织行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从技术角度,每个企业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国有企业的待遇留不住人才,不可能为了一个专业化的人才做出改变,所以在IT技术方面,主要是利用软件供应商的力量。保定天鹅化纤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刘润民表示,由于信息化的使用者一般都是基层操作人员,信息部门只是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不能只懂信息技术,还要懂企业的业务和经营管理。
这种定位,也为信息部门赢得了赞誉,存在的价值得以提升。刘润民说:“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都不错。从发展速度来看,比较快。根据我们同行业平时的交流,目前信息部门也越来越受重视。”
对“‘十五’期间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3.3%的企业选择了“发展速度很快”,33.3%的企业选择了“投入力度加大”,30%的企业选择了“人员素质提升较大”,26.7%的企业选择了“应用水平较高”,仅有20%的企业选择了“没有大的变化”。因此,从总体上看,受访企业对“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认识比较一致。
8 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投入趋势
行业由众多的单个企业组成,当这些单个企业在未来3年的信息投资将“稳步增加”时,行业整体的投资趋势自然是上升的。调查表明,有80%的企业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选择了“上升”,20%的企业不太明确,选择了“不好说”,选择“下降”和“持平”的企业均为零。这说明,未来行业信息化的整体投入将呈上升趋势。
以上海纺织为例,据介绍,上海纺织涉及到了纺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完整的。一方面,上海国资委加强了监管的需求,另一方面,集团本部将在不同业态的整合方面进行重点考虑,这将带来新的信息化需求和投资。
9 “十五”、“十一五”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动力
企业进行信息化投资的动力,不同的企业可能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调查显示,无论是“十五”还是“十一五”,“业务发展需要”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动力,选择率达73.3%,因“市场竞争压力”产生的约占56.7%,此外,“企业自身意识提升”、“行业普遍趋势”和“业务模式转变”的选择率分别为43.3%、30%和33.3%。
据山东德棉信息中心主任杨洪和介绍,德棉集团于2006年确立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包括4个方面:
(1)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充分挖掘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的作用,在功能深化、性能优化方面拓宽应用领域,使之进一步在科学管理、节约用工、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方面发挥作用。
(2)导入CRM、SCM等项目,实现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梯级跃进、稳步提升,为集团“二次创业”的目标奠定发展的电子平台。
(3)将集团生产控制自动化、设计自动化的应用方面走向深入,与管理信息系统无缝接口,使系统层次分明、操控灵活,进一步提高德棉集团核心竞争力。
(4)进一步完善德棉网站的电子商务平台,优选电子支付系统和实物配送系统,逐步实现交易活动中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畅通。通过数据交换、系统集成形成德棉集团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达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进而达到快速反应、敏捷制造、优化流程、科学管理、提高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可以看出,德棉的信息化规划,仅仅抓住了业务发展这一需求。山东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盛守祥认为,印染行业的信息化重点,集中在生产自动化方面,但也因企业规模不同而应该有所侧重。
盛守祥认为,印染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应该是管理的信息化,因为规模小,需要从基础薄弱的地方切入。对于大型的企业如华纺,应该依托于提升整个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国际国内大环境来考虑,一方面需要提升企业内部,还要把生产自动化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至于市场,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为客户比较稳定。当产品质量提升、成本降低、企业规模上来后,市场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但对于中型企业,则要立足于提高产品质量,从这个方面来提高信息化水平。
经纬股份副总经理刘先明说,大多数软件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中小企业ERP是很大的一个市场,但关键要适合这些中小企业,无论是从管理理念,还是流程特点上。因为中国的管理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要完全从流程上来改变一个企业的文化基础是很难的,这也是很多软件厂商在中国曾经推广很慢的原因之一。
当前,纺织行业中,无论是大的细分行业还是小的细分行业,已经出现一种整合的趋势,近几年的整合速度非常快。这种整合,意味着很多中小企业要装到大型企业中去,这就带来信息沟通的问题,也就是系统的整合问题。但是,由于不同企业的系统存在异构的环境,系统整合如果通道,结果是不能想象的。
经纬股份近几年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这也带来异构系统的整合问题。刘先明表示:“从软件架构上来讲,这种模块化的软件是将来的一个趋势。包括现在的SOA架构,对于未来的系统集成、异构系统的嫁接,都很方便。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