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3 10:06:52 来源:美通社
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与导航产业科技发展论坛今日在上海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议现场吸引到了政府相关机构领导、中外顶级演讲嘉宾和上百位产业精英的参与。论坛由专家演讲、互动研讨以及应用展览几部分有机组成。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作为现代高新技术服务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体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和不可取代的功能作用。而主办方也正是希望通过本届论坛的举办促进产业的有序和快速发展。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国家重要信息基础和战略设施,将深刻影响社会文明进程,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时空观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的导航定位近年来蓬勃发展。自今年1月开始,我国已经连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正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向前推进。近几年来,北斗的民用和商用也在不断催生,随着汽车普及率的迅速提升和北斗卫星组网的大规模实施,未来几年,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将迎来高速度、跨越式增长期。今年6月,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旨在逐步实现卫星导航终端及相关服务的产业化,构建位置服务产业化平台,推进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进程。
自2004年开始,NaviForum 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被誉为“中国卫星导航领域最重要的盛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论坛协同上海国际智能交通论坛暨技术和应用展览会共同呈现,选取“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与创新导航技术应用”为主题,首次以会展结合的全新模式向受众展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作为一个迈入信息化时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我国北斗战略的稳步推进也获得了来自全球业内人士的瞩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也携同中国卫星导航团队重要成员一行现身论坛,为我国今后的产业发展开宗明义,指明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要求分析以及如何用联盟来推动产业发展的道路。同时,美国国务院航天技术办公室 GNSS 事务顾问 Jeff Auerbach 莅临论坛现场,就美国与全球 GNSS 系统合作的相关问题发表演讲;与他同行的还有美国国家天基定位、导航和授时协调办公室主任 Anthony Russo,为来宾讲述美国GPS卫星系统及其现代化计划和相关政策。
同样远道而来的还有 Inside GNSS 主编、发行人 Glen Gibbons,由他亲自担纲主持的互动研讨环节“北美 GNSS 发展的驱动力分析探讨”由于有了诸多重量级嘉宾的参与而显得分外耀眼: CSR 首席营销官 Kanwar Chadha、高通公司工程副总裁 Cormac Conroy 博士、Lockheed Martin 全球导航业务开发总监 Mike Shaw 以及 ABI Reaserch 公司 Telematics 及导航业务研究总监 Donminique Bonte 共同出席了这个环节,思潮激荡,精彩纷呈。
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是智能交通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部分,是定位导航服务前进和延展的方向,也是诸多导航用户梦想的彼岸。而本次论坛也特设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互动研讨环节,来自美慧软件、九州联宇等品牌的行业先驱齐集一堂,就中国实时交通信息服务的现状与未来开展纵向与横向的深入比较和探讨,分享经验与教训,寻求产业快速良性发展之路。
导航论坛的举办恰逢世博期间,举世瞩目的盛会也给中国的导航与智能交通产业带来了挑战和契机。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中国政府也已经宣布将在2020年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部署。北斗卫星导航在上海世博会的应用专题以及德国电信公司简介的世博期间的低碳出行项目在会上引起了众人的热烈反响。
会议期间,来宾们还共同参观了同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201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论坛暨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来自德国、荷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7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知名企业,集中展出了智能交通技术和产品、卫星导航、地理信息、汽车电子相关软件及信息服务、停车设备、停车管理及控制系统等。会展结合的新模式为广大智能交通与导航领域的业内人士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今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年份。正确认识和把握“十二五”期间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速推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物联网”建设,必将是“十二五”规划的应有之意。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物联网”建设与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息息相关,面对国家即将实施新五年规划,卫星导航定位产业自身需要认清方向、明确任务、找准差距、加速发展。
(责编:韩雨彤)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