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方正科技助力铁路电子政务建设案例

2008-02-20 16:11:04  来源:计世

摘要:铁道部是我国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部门,它既担负着国家对铁路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也负责着铁路的运营管理职能。
关键词: 交通信息化

    铁道部是我国负责铁路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部门,它既担负着国家对铁路的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也负责着铁路的运营管理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铁路的需求增长远远要快于铁路自身的建设。信息化管理,则是能够让铁路在硬件基础设施固定的前提下提升运营能力的一条道路。铁路电子政务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不久之前,方正科技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IT企业承担了作为中国铁路枢纽的上海铁路局铁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任务。

    在上海铁路局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方正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IAMT主动管理技术,据悉这是全球第一个使用IAMT技术的应用案例。IAMT(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是英特尔的主动管理技术的简称,这项技术是硬件级别的独立接口。通过此项技术所提供的功能,企业的IT管理部门可以远程管理处于任何系统状态的联网平台,即使硬盘崩溃或者操作系统被锁定,IT技术人员也可以远程访问,以便进行诊断、恢复和资产管理。而把这项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上海铁路局也显现了这次项目的重要性和上海铁路局在中国铁路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方正作为领军厂商对于巨型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力以及背后强大的技术实力。

  信息化难题 管理成本是关键

    上海铁路局地处华东,管辖范围为安徽、江苏、浙江省和上海市,管内营业里程4990公里。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实现铁路企业大范围、跨区域的高效管理日益成为铁路办公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按照铁道部推进实施电子公文系统总体工作要求,上海铁路局电子公文系统的实施范围需覆盖全局140个单位, 这对于上海铁路信息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上海铁路局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建成了覆盖路局、站段的广域网和局域网,功能深入到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铁路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上海铁路局也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过去采取的是三级维护的模式,即在铁路局、原铁路分局和若干地区设立维修站,配置维护技术人员、交通工具和备品备件。

    但在实际的执行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基层应用部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处理许多简单故障,所以一旦遇到了问题,就需要专业人员的维护。但是专业人员赶赴现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又难以保证重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与此同时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降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这也凸显出已有的系统缺乏通过网络来实现快速维护、系统恢复以及远程处理诸如操作失误、进程死锁等故障的手段;缺乏对远程站点的软件部署和防病毒软件的及时更新缺乏有效的手段;以及在部署新的应用系统时,缺乏对现有软硬件的升级和软件许可进行有效管理。

    在工程实施之前的调查中,方正科技的工作人员发现,上海铁路局的铁路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铁路沿线的所有车站,而应用于运输指挥(如调度系统)和客货营销(如售票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不允许出现中断,这成为一个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故障响应和恢复时间,保证重要应用系统不出现中断,是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难题。由于铁路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使得信息系统的远程管理和维护成为迫切需要。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回归到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上,也就是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桎梏信息化发展的枷锁。

    针对这种情况,方正科技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办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铁路信息系统的矛盾,即利用带有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的PC来对整个系统进行主动式的管理,即IAMT技术,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管理的成本。从本质上说,这种管理技术唯一的要求就是平台要与公司的网络连接而且具有待机电源,即使当平台的电源关闭或者系统无法工作时,此项技术也可以继续访问和管理平台,这种“任意状态平台”的访问赋予企业IT部门空前的能力,使企业可以用更低的运营成本实现更高效的平台管理。而方正君逸M500正是市场当中使用同类技术的领先产品,所以方正科技以君逸M500为基础平台,为上海铁路局解决了信息化发展的难题。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