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为什么我们仍对MPS/MRP情有独衷?

2008-06-27 09:40:41  来源:e-works

摘要:现在大多主流的ERP软件在制造上都是运用传统的计划技术MPS/MRP。很少有ERP软件是基于APS/DBR的生产计划技术的。我们应该反思MPS/MRP出了什么问题了?为什么运用这么难,但还在宣传和推广呢
关键词: ERP MPS MR

    我们在谈论ERP的实施难度和成功率时,总是唉声叹气。要不就象早期王汝林说的"不要把ERP失败的屎盆子往企业的头上扣",怪在客户身上,要不就想从流程咨询上找到良方。实际上,都绕开了事情的本质。我们看ERP的实施难度,不是在财务上,也不是在进销存上。难度就在制造上。现在大多主流的ERP软件在制造上都是运用传统的计划技术MPS/MRP。很少有ERP软件是基于APS/DBR的生产计划技术的。我们应该反思MPS/MRP出了什么问题了?为什么运用这么难,但还在宣传和推广呢?

    MRP早期的推动式生产:

MRP早期的推动式生产

    二、当时MRP为什么具有生命力?

    因为它非常适合标准的或者预定义的产品,车间能力是容易控制的,因为机器会长时间来生产同样的产品;机器设置转换也不频繁,MRP用固定的提前期来计算工单的发放日和安全库存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在国外MRP伴随度过了60年代和70年前期。

    三、制造世界开始变化,但推动的方式仍然在继续.

  在70年代, 80年代和90年代,制造世界开始变化,客户需求开始由大众化走向个性化,预测变得困难因为需求总是不确定,能力控制成了挑战,更多的换模设置次数,更短的计划需求时间,机器时间变得宝贵,作业指示更加严格,总是需要赶工。

    所以MRP也因时而变,MRP变得更加复杂,引入预测,主生产计划出现,并由其驱动MRP,继续沿用推动式生产模式(把生产订单推给车间),能力计划被引入,从而可以看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生产。

    四、为什么MPS/MRP在实际中不适用?

  MPS/MRP的BOM的制造模型和现实的制造模型不吻合,实际生产的模型是物料用在工序和生产线上,并且受到工序和生产线有限产能的约束。且物料计划也是受到约束的。虽然MRP在计算物料的数量的需求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时间上,都是在假设无限产能力和无限物料供给的情况下,固定的提前期或计算出的提前期实际上不可行的,就造成了积压。所以在理论上都没有自圆其说。

    但推动式生产模式下,在假设无约束的条件下,只依赖于唯一的规则是工单的交期。结果是大量的工单,但很少能准时完成。

推动式生产模式


    要求基础数据准备太完美,一般来说,需要准备大量的数据。需要时刻检查什么订单被推送到车间,什么订单下达并是否超能力。如果是批量较少就会导致订单太多。如果客户需求发生变更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果客户需求变更而工单已经确认,计划员必须手工去变更每个工单,结果是太多的赶工。

    五、后来开始采用部分拉动的方式

    90年代后期,有限能力计划被引入到APS中,应对车间的任务的大量的变化约束理论在90年代被引入APS系统中。约束理论认为最慢的车间资源约束了工单的产出,因此,工单的计划应该依据约束资源上的能力和负荷来生成。

部分拉式生产模式


    但是,也需要能力能够精确的预测;负荷是精确的(一般被表示成为每件所用的小时数或分钟数);生产统计数量需要精确的纪录(这样可以释放负荷);停机需要及时地报告。

    六、那为什么APS不能普及?

    让我们可以看看APS需要控制的因素:

    1.精确的需求

    2.精确的负荷

    3.精确的提前期计算

    4.精确的安全库存

    5.精确的约束规则

    6.精确的产能

    7.精确的工时统计

    8.精确及时的完工汇报

    9.精确的下达计划订单

 APS计划模式

    至少9个变量,是大部分中等规模的公司需要努力的目标,所以APS被导入,需要更高要求的管理和培训学习去驾驭它,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

    那么,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基础管理薄弱。如9个变量的精确性。所以,在严格交货压力下,能把物料需求算准是第一位的。所以,能运行好MRP的计划的企业还是很多的。随着,生产管理的深入,就发现计划排程都不可行了。大都对ERP(包括国外主流的ERP)产生了失望。我们稍有生产常识都知道,PMC连一个可行的计划排程都做不出来,那谈的上准时交货了。

    七、变化在继续—精益计划已经开始了

    去掉预测(仅仅用补货计算)、去掉主计划,让真正的客户订单行拉动车间的生产,当客户变更时,自动的调整日期和数量,用节拍来控制车间的生产速度,用补货水平来控制库存物料—创建拉动式的补货信息,清晰的显示什么需要做,消除赶工。

    对管理成熟的企业,可以精确的控制9个变量,采用以APS为计划核心的ERP正是他们的所需。同时,精益生产的转型也是他们迈向世界级的必由之路。

    而对成长性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按单生产方式,必须承认一些不理想的现状,未完成的或不准的BOM的数据和工艺的数据;客户随意的改变日期;工艺的不稳定,设备的故障;质量不稳定;不守信用的供应商,物料的延迟;员工突然的病事假;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等等。

    我们必需承认这个事实既“墨菲的存在”,任何事都可能出错。我们知道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在哪里、何时发生是难以预料的。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现实,我们需要对缓冲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时的监控,既要避免MRP的实时监控详细负荷的的困难,又要避免精益拉式生产的拉断供应链的风险。可以考虑采用APS的DBR计划重点对约束资源的计划和对动态缓冲的监控(MTO:时间缓冲;MTS:库存缓冲)来满足客户的交货期。

    实现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第一,需要实际的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来适应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方式。如你的生产设备是否柔性,你的研发是否考虑通用和模块化或能否适应ATO的方式。你的交期能否更短,你的人员能否多技能等。可以利用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技术来达到既要快速反应客户的需求,有要低成本的、高质量的生产客户所需的产品。

    第二,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驾驭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方式。如管理和控制真正的需求,如何是预测更准确并及时监控分析。如何利用订单的灵活配置CTO快速构建BOM和工艺。如何利用APS快速的模拟计算订单或插单的交期并快速的优化排产。如何利用缓冲管理来使系统更加灵活,如何利用可视化的技术来监控订单的交货情况和供应商的配合等。

   总之,要考虑产品技术和实际的管理,再加上先进的信息系统,也就是说结合精益生产和APS(包含TOC)来适应批量多批次的按单生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