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7 11:27:17 来源:中国财经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进入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全新阶段,对企业财务管理也应当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建立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不断改革创新,为企业运作提供一个规范的外部环境,同时也给企业自我发展留下广阔空间。
1993年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统一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建立了资本金制度,改革了固定资产、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各类企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政策环境。但十几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旧通则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的《公司法》实质上也调整了企业的部分财务行为,如取消了公益金、禁止资本公积补亏等,《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正是顺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企业财务通则》经过修订后,较为合理地确定了政府财政管理的边界,对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财务行为进行了规范,着力维护企业投资者与债权人、企业与职工等各相关方的权益。具体地说,通则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明确了政府投资等财政资金的财务处理政策,改革了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制度,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分配制度,建立了“激励规范、约束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从本质上,通则改变了财政对企业财务的传统管理模式,更多地侧重于引导企业加强内部财务控制,致力于建立以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行为规范、财政资金监管办法为配套,以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的开放性的企业财务制度新体系。同时,适应公共财政的需要,加强了各级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监督,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则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企业尤其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全体人民“住有所居”。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企业住房实物分配的福利体制已基本终止,货币化、市场化供给的体系已大体建立。但是,经过我们调查研究,油气田生产基地和林区棚户区等独立工矿区的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部分独立工矿区(包括林区)处于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社会配套条件差,住房面积小且房屋质量令人担忧,职工对此反映强烈。
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弱势群体,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2008年我们将结合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研究制定独立工矿区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整体搬迁相关财务政策,逐步缓解独立工矿区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可行的措施,一是通过布局调整解决独立工矿区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缺乏城镇依托的问题,对“偏远散小”独立工矿区生活基地和林区棚户区向城镇实施整体搬迁,一方面允许企业承担生活基地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的搬迁成本,另一方面促使有关部门将独立工矿区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房供应计划和地方城镇建设与发展规划,由当地政府统筹解决。二是对独立工矿区和林区棚户区职工住房整体搬迁和职工异地安置过程中,涉及到的企业回购原出售住房、给予职工搬迁补偿、支付住房补贴、组织集资建房等财务行为,以及企业在处置原有住房过程中承担的资产损失或成本(费用),以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矿山企业资源枯竭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相当部分企业依靠粗放式经营甚至是掠夺式开采实现自身发展,对矿产资源破坏严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矿山二次资源利用程度很低。与此相伴随的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大量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污染和破坏地下和地表的水资源,以及采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粉尘,以及废弃物自燃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理,生态环境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十七大报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
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一是部分资源型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风险意识和动力;二是资源型企业可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严重不足;三是促进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价格传导机制不健全,其实都可以将其归结为体制性和机制性的原因。为此,2008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定精神,积极研究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为企业资源补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衰退期转产等提供财务保障。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基础上,要求资源型企业以准备金的形式,预留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并在税前列入产品成本,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实施财务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储备,而且能促进资源产品成本的完全化。国家可以按照“综合运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规范引导”的原则,整合已有的各项财税政策,构建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阻碍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适用的市场主体法律上不同于内资企业,其执行的企业财务制度也与内资企业有所不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一系列法律的更新,客观上要求建立公平、统一、透明的企业财务制度与之相配套。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要构建中外企业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基础上,就需要研究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通则》的若干规定。制定这样的规定,可以从财务制度上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也是外商投资企业之间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平等竞争的重要前提。
基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某些特殊性,外商投资企业在总体上应当遵循《企业财务通则》,同时允许在个别问题上特殊处理,包括中外投资方的出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合作期限内先行收回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分配办法及“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等问题。在这些具体问题上对中外企业的区别处理,符合现行法制,更有利于保障中外双方权益,调动外方投资者与中方职工两个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外双方两种资源的作用,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又好又快地规范发展。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表的著名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过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时至今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目标尚未完全实现,我们的制度仍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同时,这一进程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建设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走向完善和有效,给企业提供越来越有价值的管理指引。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