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ERP的本地化 VS 本地化的ERP

2008-03-17 10:20:49  来源:51CTO

摘要:在国际、国内ERP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正在逐步加深对ERP重要性的认识,并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大潮当中来,形成了ERP厂商与企业“两头热”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ERP 本地化

    对于已经加入国际市场竞争、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来说,ERP无疑是当前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机制、增加盈利和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然而,“ERP 实施难”、“水土不服”等关于ERP的抱怨也经常见诸报端。一方面,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ERP软件,也需要适合具体情况的本地化实施才能确保成功。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仍然抱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想法,在引入和实施ERP过程中,往往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企业一旦实施ERP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2000年前,在全球电子商务企业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曾经有人指出,传统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不灵”了,仿佛只要有了电子商务,企业就可以在一夜之间成功。然而,两年以后,那些以电子商务为旗帜的“新经济”企业却销声匿迹、无人问津了,相反,传统企业正在表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能力。与“新经济”企业炒作“概念”不同的是,传统企业普遍将内部管理视为企业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将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ERP的应用可谓方兴未艾。一方面,SAP、Oracle等国外著名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仍然在产品技术、服务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金蝶、用友等国内厂商也纷纷由财务软件转型到ERP领域,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的ERP管理思想和经验。在国际、国内ERP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正在逐步加深对ERP重要性的认识,并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大潮当中来,形成了ERP厂商与企业“两头热”的良好局面。 

    ERP为什么“实施难”? 

    一个成功的ERP项目,不仅需要有管理思想先进的ERP软件,还必须有适应本地化应用的实施队伍。在这方面,联想ERP项目为我国企业应用国外先进ERP系统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联想集团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最初几十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中国PC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创造了一个“联想”式的腾飞奇迹。在联想 ERP实施初期,由于诸多原因,由SAP、德勤和联想三方共同组成的ERP项目组,在实施后不久就陷入了困境,并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停滞状态。原因在于, “老师在努力地教,学生却听不懂”,联想集团ERP项目负责人王晓岩说。 

    如果不打破过去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就不可能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和发展,ERP也就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是迁就和让步于 “学生”的不良习惯?还是坚持正确的业务流程、保证实施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争论之后,联想ERP项目组找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贴近具体情况的本地化实施。 

    找到了问题以后,接下来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联想集团高层迅速将各事业部的业务骨干抽调到ERP项目中来担当重任,直接参与和领导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在历经一年多的艰难实施之后,联想ERP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仅在ERP上线的第一年里,就为联想节约了成本6亿元人民币,集团财务报表从过去的30 天变为半天时间,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联想ERP项目实施,许多国外ERP厂商开始意识到,有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好的产品,还不足以保证ERP在中国企业的顺利实施。 

    因此,“实施难”并不表明ERP产品本身不适用于中国企业,同样,“简单易行”也并不代表企业的真正需求。一些ERP厂商为了迁就和取悦客户,不仅本身不具备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更是极大地简化了ERP的实施过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表面上看,企业固然不必“伤筋动骨”,然而实施效果却不免差强人意。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引入ERP系统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意味着企业在5~10年的时间内,该ERP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系统,以后的任何升级和变化都将依赖这一系统。而那些功能简单、价格便宜、实施起来相对“容易”的ERP软件,不仅不会为企业“省”下钱来,相反会增加以后的无谓开支,甚至推倒重来。 

    管理无国界 

    在面向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去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在ERP的实施和应用上,我们也只有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与世界企业接轨,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来增强竞争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无国界”。 

    对于联想ERP项目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医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企业要用“中医”来治疗,西医(指洋ERP)根本不能适应中国企业具体情况。这种说法无视联想ERP项目最终成功实施、并在当年就为联想集团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事实,却把眼光盯在了“炼狱”般的实施过程上。“头疼可能来自外感或者体虚,冶法则相对为‘汗法’与‘补法’,而西医则一律开出止痛药。”(雁鸣《联想、洋ERP和中医》),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我们大可以回到几百年前,享受只有中医的“美好时光”。 

    在联想成功实施ERP系统不久,联想与神州数码进行了分拆。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是R/3系统具有优秀的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拆分与重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在成功的ERP基础上,联想继续引入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化软件,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原有的ERP系统都是整个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与“中医理论”对实施过程的耿耿于怀相比,倒是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的回答比较实际: “在联想决定上ERP之初,非常硬性地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业务去推进。这时候整个公司就好像是个机器人,非常机械地完成各个部门的e化。而当联想所有的业务都完成了这一过程,同时各部门都越来越顺利地协同开展工作时,信息化的好处开始凸现,联想突然间发现自己在信息化这个平台上开始变得自由而协调。”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