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5 14:21:08 来源:计算机财经管理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生要组成 部分,它的职能之一就是对经济活动的数据(主要是价值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加工、处理和输出。所提供的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较大比重,因此,研究会计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处理数据,这是会计实践中提出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会计标准化与会计电算化问题谈一点初步的想法,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现代信息处理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求数据的采集、加工、检索和传递要性。以适应经济活
动变化和及时反,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提供给各级管理部门使用,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在传统的会计工作 中,基础数据不标准,没有对数据本身实行全面的科学管理,往往会使处理重复且口径不一致,使会计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既不利于会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又不利于数据的科学处理。若要会计工作能更有效地提供信息,就必须使基础数据标准化,会计操作程序化,会计处理规范化,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必须经过标准化方能作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而会计标准化则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处理速度和提供信息的质量。
会计标准化的对象,就是对具有共同使用价值的重复性业务、工作对象编码。工作程序和报表等会计操作对象及会计操作本身。在会计工作中,重复性业务处理量很大。许多企业业务都具有周期重复性,其操作流程也具有程序性,各种 处理对象和业务一定的固定性或规律性。因此,完全可以将会计工作的重复性处理和固定性标志统一标准,达到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所获得会计工作的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二、会计标准化的分级
会计工作的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未纳入国家标准的范围。 我认为,由于会计工作受行业具体对象等的约束,应实行层次性的标准,接管理体制和适用范围可划分为以下几级:
(一)国家标准,在会计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报表等,在全国都是统一的,对这些部分应实行国家标准,实行国家标准,将使资料统计标准化和分析标准化,统计的速度和准确性一定会有较大提高,也为今后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数据打下基础,对于具体标准的制定,国家标准局可委托财政部门有关部门进行。
(二)专业标准,在我国,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会计制度,其业务处理和有关报表都不尽相同,使用范围仅限于本行业。因此,对只在某行业使用的部分,可以采取专业标准发布。制定专业标准,就排除过去某些部门对同一事物分虽制定标准的现象。通过专业标准发布将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三)企业标准,我们知道,尽管会计处理在同行业企业中的处理方法和基本原则大部分是相同的,但就具体处理而言,其作法不尽一样作为会计信息的输出,一方面要满足外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本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对既没有国标又无专业标准的部分应实行企业标准,有关部门可以给予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一定要注意与其它标准的协调统一,将企业作为一系统来考虑,如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应当考虑各部门的需要,以使整个企业共享数据来源。
(一)会计标准化的内容
1、会计工作程序化,会计的主要处理对象是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随着物流的运动变化而变化,因此数据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在一个会计期间,随着数据的产生,会计处理也随之进行。为了使整个会计工作有条不紊在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输入输出标准,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处理程序化,在一个会计期间,各项工作均有先有后,严格按程序工作,使各方面的会计工作平行交叉,这样就可保证数据提供的及时性。
(2)数据传递程序化,在会计数据处理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要相互提供数据,在各个系统内部数据也是按一定的顺序处理的。所以数据的流程必须程序化,才能保证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2、会计业务标准化,把会计中重复出现的业务内容,按照业务的性质和处理要求把具体的处理规范标准化,它包括以下方面。
(1)业务处理标准化,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具有具体的经济内容,其处理应尽可能保持唯一性,将同类业务标准化,使各企业的经济指标具有可比性。
(2)业务说明标准化,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记载,都作简要说明,为了便于查找和检查及在电算时减少数据输入和节约存储空间,应将说明标准化。
3、凭证帐表统一化,在目前的会计处理中,各种凭证和帐表是充当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所使用的各类帐表和原始凭证的格式及内容均不完全统一、数据的不必要重复和遗漏均一定程度的存在,这项工作在电算化过程中尤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输入和输出设计,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浪费和缺乏通用性,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目编码标准化,它包括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等,内容包括科目编码名称。
(2)凭证格式和内容标准化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和中间凭证,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外形尺寸,印制颜色,内容的排列顺序及数位等。
(3)帐表的标准化,帐簿包括明细帐,日记帐、总帐、其标准化包括外形尺寸,内容格式和存储格式等。报表有内部和外部报表,目前的手工报表一般都设计得比较复杂,且长度没有一定的限制,很不利于计算机输出,因此,在标准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今后电算的需要,一旦固定,就应保持稳定,以减少软件的开发费用。
4、基础资料的代码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必然涉及各具体的实体对象,对这些对象如采用汉字描述,一是显得冗长,二是不利于计算机处理并增大存储开销,为了简化数据的处理工作,应对各种对象确定一个统一代码,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目帐表代码。
(2)产品和另部件代码。
(3)人员代码。
(4)材料代码。
(5)固定资产代码。
(6)往来单位代码等等。
(二)会计标准化的方法
会计标准化,首先是要选择标准化的对象,即那些具有共同性的业务、资料及处理方法等。对重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的、标准化程度也要高些。在具体进行标准化工作时,对于涉及其它管理系统的,应统一制定,以使数据间不发生冲突。在进行标准化的过程中,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以制定和协调有关方面的工作,具体标准一旦制定,则应统一执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会计的发展,改革的深化,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时修订原有的标准或制订新的标准,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但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具有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而且还具备逻辑判断的能力,可以代替人脑的部分思维,它是辅助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然而,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却有赖于标准化的水平高低,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数据的规范化和代码化直接影响处理效率。语言、文字、图形作为会计数据的初级表达形式或媒介应该具有统一的标准化形式,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阶段,只有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相适应的信息表达形式,才会使会计数据易于分类、校为、统计和检索,从而使数据收集、传送、处理和存储过程能得到简化和可靠。这样就可提高传送的精度和运算速度,节约处理和存储的时间和空间。
数据的规范化、代码化和数据载体的格式化,直接影响数据的输入输出质量。在会计电算处理中,数据的输入始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输入质量必然影响到输出结果,如何提高输入速度和出错机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数据得以标准化和代码化。传递的凭证也能做到格式化。这无疑对解决上问题大有帮助。
会计处理的标准化,报表凭证的统一化是研制通用软件的基础。为了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开发通用软件是促进该项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会计软件的研制方向。如果没有会计工作的标准化,这一切将是空谈,若每一个企业都需研制一套专用软件,那么会计电算化将难以进行。
会计计标准化是系统资源共享的前提。会计电算化,就会计系统的独立应用来说,还是一种初级形式。它必须与其它系统连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种资源才能共享,同时,会计的标准化也还有赖于其它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和社会信息的标准化。因此可以说,信息的标准化,是整个社会的要法语,是发展的必然。
综上所述,会计标准化对会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速度要求的日益提高,这个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使会计管理工作适应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