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4 11:58:32 来源:博客
PDM相对于ERP应该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至少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PDM是服务于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创造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让设计人员潜力发挥了,价值就体现了,不会出现替代性下岗问题,也不会出现权力再分配的问题,设计人员设计创造的权利是其职责,谁也不会去代替;
第二PDM实施边界在业务上很明确,主要是企业的研发管理部门,这样和ERP不一样少了很多业务部门之间协同的管理复杂难度,而且尽管不同企业的研发业务流程差异很大,但实际上这种流程的合理性很大,不需要做太多的流程改进,要改进一般也是取消过去手工作业下重复繁琐的工作;
第三PDM的使用人员往往是企业里面计算机应用水平最高的,对计算机技术也是最有兴趣的,对一些软件操作特征也是很熟悉的,组织得好的话很容易成为实施的生力军,而不是习惯性的阻力者。
但我个人也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PDM搞了有一段时间了,在市场上还是不如ERP风光,理由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有五点:
第一PDM的技术基础还不够。
ERP的发展是从MRP开始到现在近40年了,在很多企业都积累了大量应用基础和需求。而且在技术上和实施上都有大量的成熟经验;而PDM从80年代到现在还只有20多年,技术上还在完善之中;
例如ERP中的数据设计相对容易,因为ERP中数据基本是二维关系表表达,而且很多系统在使用时数据完全要求人工输入和维护,这样数据直接进入数据表,更改一致性自然是一处输入,一处保存,更改一次全部更新,但PDM中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复合信息表达,而且要求自动提取电子图纸且保证下游各环节重复利用并保证一致的问题,国际上对产品模型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更没有提出广泛适用的标准,而不同CAD/CAPP/CAE/CAM供应商之间格式不统一客观上增加了PDM产品数据接口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在这点上PDM的技术复杂性远远大于ERP。
ERP有成熟的数据组织模式、算法,PDM里很多东西还没有成熟,还在自由发挥,特别是国内供应商,对外标准理论研究成果继承不够,其实这是大学的事情,有几个大学研究PDM系统、完整全面介绍了国外PDM思想呢?
所以目前国内主流PDM在技术上需要改进完善的空间还非常大,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第二PDM的需求基础还不够
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低价格,快速的交货的OEM生产,这种生产对设计创新要求不高,但对生产组织,物流成本控制要求很高,客观上对ERP需求优先于PDM需求,因为PDM最终是支持产品协同设计创新设计的,而不是仅仅管理文档和产品的;所以在中国走向制造大国过程中ERP风光无限,在走向制造强国过程中才是PDM的春天。
第三PDM的管理基础还有欠缺。
ERP的推广是我们企业管理模式大量吸收国外的精益生产,JIT生产,大规模流水生产、加入国际供应链带来的“敏捷制造”(注意还不能说是敏捷设计)需求紧紧联系,大家应该看到我国企业生产组织形态和计划经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管理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企业对先进管理信息技术的渴望,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么多企业家对ERP实施现状深知的情况下还在追求寻找对自己企业有帮助的ERP。
但是PDM导入的客观条件是企业大量应用项目管理和并行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数据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注意不是上PDM后推行项目管理和并行工程,也不是通过PDM贯彻标准化,而是因为这些管理用手工管理非常困难的时候通过PDM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而这还是中国企业正在走向制造大厂中还没有完全解决或者说正在开始解决的问题,所以PDM的管理基础还有欠缺。
第四中国PDM供应商还是比较稚嫩,大家自己可以体会或者感觉一个PDM公司做产品和ERP公司运做水平是否差距还是很大的。应该说国内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人才主要还是储备在ERP这一块。
从好的方面讲,在PDM这一块努力的人比较容易在未来冒尖。所以我本人自02年就一直坚持选择在PDM领域发展,在这个领域反向获得知名度更容易。
第五、中国PDM的应用领域有待拓展
我们提到理论上含有大量数据或信息以及复杂流程的应用场所,如银行、海关、码头、政府、学校等都可以应用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也提到制造业中流程型企业也可以应用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我们注意到这一类企业往往是购买力最强对信息化应用也最坚决的企业,多少ERP豪华大单就诞生在这些行业,但是目前这些行业都不可能是我们的用户,市场的总盘子还是在竞争最激烈,购买力相对比较低的机械制造业中扎堆。
供应商在比较不容易挣钱的行业求发展,也就缺少前进的速度。
从业务上而言,我们国内供应尚的技术思维极大限制了利用PDM管理思想扩展商业应用的思路,举一个例子:
什么是讯雷?就是下载软件+搜索引擎+庞大的资源库
什么是MP3网站?就是在线听歌/浏览歌词+搜索引擎+庞大的资源库
什么是视频分享?就是在线播放+搜索引擎+庞大的资源库
什么是PDM? 完全可以是:在线浏览+搜索引擎+庞大的资源库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