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1 10:52:29 来源: e-works
现在,如果你还在关注B/S、C/S、web2.0等,那么你已经落伍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Enterprise 2.0、云计算、office online、SaaS、3G等,其中,2007年,SaaS无疑是其中最炙手可热、关注度最高的一项。
SaaS的前世今生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由SaaS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
经历过90年代末ASP起落的人都知道,现在的SaaS与当时的ASP是多么的相似,一样的服务模式,一样的收费模式,所以,要了解SaaS,就必须先了解ASP。
ASP模式1999年起源于美国,随后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ASP是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即应用服务提供商。它是指配置、租赁和管理应用解决方案,为商业、个人提供服务的专业化服务公司。Salesforce.com和NetSuite这两家公司最先提供了这种模式的业务。
通俗地说,ASP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企业用户可以直接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任何用户只要有网络浏览器,就可以向ASP租用所需要的软件,而不必在本地的机器上安装该软件。从而节省一大笔用于IT产品技术购买和运行的资金。由此可见,SaaS与ASP的运营模式、服务方式、盈利模式等是相同的。
ASP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由于软件技术、应用模式等条件的限制,ASP遭遇了彻底的失败,那个当年让无数厂商疯狂的模式,却如同一个泡沫一样,轻易的破裂了,限于此,绝大多数厂商都绝口不再提ASP了。
2003年6月,一路上从ASP模式拼杀过来的Salesforce.com首次推出了“SaaS”概念,再次将网络托管服务模式推到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前沿。到了2007年,Salesforce.com的市值超过了60亿美元,客户数突破了38100个,Salesforce.com的成功让多数厂商开始重新审视这个ASP市场,并开始热捧SaaS。
2007年4月,阿里巴巴与微软签订战略协议,协议特别提到,微软针对企业的服务,将通过阿里软件正在构建的在线软件服务平台,采取按需付费的形式提供给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9月,QAD与第一家客户签订了按需提供产品合同,表示QAD正式进入了SaaS市场。10月,SAP在纽约高调发布了其基于浏览器的管理软件Business ByDesign,宣布正式进入了互联网软件市场,而中国是该解决方案的首批投放市场之一。11月,金蝶旗下的在线记账及商务管理平台“友商网”正式上线。
而SaaS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1、从技术方面来看: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2、从投资方面来看:企业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3、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业务管理,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2007年厂商对SaaS“一窝蜂”的热度让业内对SaaS的前途给予了厚望,不少媒体与厂商提出了“SaaS将颠覆传统的软件时代”,但真的能颠覆吗?
颠覆?难以逾跃的门槛
SaaS是从ASP发展而来,在软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传统的ASP只是针对每个客户定制不同的应用,而没有将所有的客户放在一起进行考虑。在SaaS模式中,在用户和Web服务器上的应用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层,这个中间层用来处理用户的定制、扩展性和多用户的效率问题。
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条件、软件开发技术等不断的成熟,Salesforce.com的成功,让厂商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而ASP已经彻头彻尾的失败,所以厂商们换了个名词,用Salesforce.com提出的SaaS重新进入了这个市场,所以运营模式、服务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然而这些才是该业务模式最终能否成功、能否颠覆传统软件时代的关键,让我们冷静下来分析,就会发现虽然SaaS这一张饼"奇香无比",但要想真正的吃到嘴里,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SaaS必须面对的是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而且,每个企业的特色都不一样,管理方式不同、流程也不相同,这些都要求系统能够满足。同时,企业业务变化较快,需要系统能跟随企业业务的变化而做出快速的调整。
数据安全问题。让一个企业将关系自己命运的客户信息,放到一个既不是数据安全局又不是国家机构的公司手中,无论是谁都要掂量一下。除此之外,如果有一天,企业不使用这项服务了,那么,公司的机密会不会泄露出去,存放公司机密的数据库怎么处置也是一个大的问题。所以,企业在选择前必须花时间详细了解提供商在保护其数据中心及放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的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一次性投入与多次投入的问题。虽然采用SaaS,企业一开始的投资成本比较低,但实际上式将企业要付的费用分为多次支付,企业在随后的每月或每年都要进行支出,这时,很多企业会衡量系统的总拥有成本,如果发现5年以后,企业用以支付SaaS系统的费用大于一次性购买支出,很多企业会选择一次性的支出。
生态链建立。SaaS的实现并不是靠仅仅一个厂商就能实现的,要服务成千上万的客户,就必须要有提供商,有合作伙伴。提供商来维护SaaS平台,维护合作伙伴,而应用定制,则由合作伙伴来完成。所以在生态链中,上下游企业必须紧密协作,包括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版本管理、培训教育、支持服务等都必须保持一致。,共同服务客户。
以上都是SaaS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SaaS仅仅是换个名字,无法真正的解决安全、个性需求等问题,那么也必将和ASP一样,难逃“败走麦城”的结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推广SaaS,并获得庞大的客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SaaS提供商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十年磨一剑”。
平台——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
平台,就如同SAP的R/3一样,提供成千上万的开关,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开启不同的开关,但这无疑就造成了软件的复杂性成几何级增长,企业也无力承担那庞大的实施费用,所以如何在平台上既满足企业的共性需求,又满足企业的个性需求,找到一个平衡点是SAAS厂商的关键,也许行业的突破可以为这些厂商带来机遇。
生态链——SaaS发展的关键
生态链内的企业必须紧密配合,通过group、wiki、blog、mail、IM、office online来协作,并且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配合代码搜索。这也就是为什么google大力发展Gmail、Gtalk、Project Hosting、code search、office online、blog、group forum、SVN。其实Google要搭建的就是SaaS平台和SaaS生态链。这是我们国内SaaS厂商需要借鉴的。
国内认为把B/S软件放到网上就是SaaS,这是错误的。
信誉——SaaS厂商成功的保证
国内的淘宝网站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一套值得用户信任的信誉体系,让用户可以放心的进行交易,而不用担心其钱财、数据会受到损失,所以,有了这个信誉体系,才使得客户数成“滚雪球”式的增长。
同样,国内的SaaS厂商要想成功,想让客户将数据放心的交与自己,就要不遗余力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信誉体系。
傻瓜——SaaS产品的要求
SaaS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投资成本较低,而一旦所销售的软件系统比较复杂,那么势必就要增加培训、服务等费用,同时SaaS提供商服务的并不是一个客户,而是成千上万家客户,如果产品不能简单、易用、易上手,那么势必将陷于服务的泥潭,而无法脱身。
对于国内SaaS提供商而言,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跨越,我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条用在SaaS提供商身上同样适用。
另辟奇径
SaaS的含义是软件即服务,现在我们对其的理解主要集中于网络托管服务模式,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实现SaaS,可以到达彼岸,或许我们可以选择跳出这个圈子,从另一种模式来实现SaaS也未尝不可。
记者在采访某CRM业内专家时,他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式:“SaaS指的是软件即服务,那么是不是非得“在线”,或者将软件放到一个托管服务器上,才是SaaS,我认为不是这样一个狭窄的概念。软件即服务,应该是指软件只是一个工具或者一个免费的平台,而以服务为主要获利来源。软件厂商可以开展一种模式:由厂商为客户免费提供软件,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培训、服务等项目而收取一定的费用,厂商再从合作伙伴的服务收入中收取一定的比例。这样,就真正变成了以服务为主,而不是以软件为主的模式。”
这种模式最后能否成功,我们还不敢断言,但起码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思路:结合中国企业的特色而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而不是“人云亦云”。
总结而言,只有认真研究国内的企业特色,制定有中国特色的SaaS之路,才是切实解决我国SaaS产业发展的正确路径,就如当年伟大的毛主席都不愿照搬苏联的模式,而实事求是的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也才有了中国的今天,所以,一切照搬的SaaS结局有可能又是“一朵昙花”,虽然美丽,却一瞬而逝。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