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信息化看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2010-11-21 13:01:22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北京最近几年的实际来看,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 信息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要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以社会协调永续发展为目标,其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从北京最近几年的实际来看,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需要加以重视和研究。本报告以人和群体为出发点,从横向协调性和纵向持续性两个维度分析北京市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横向协调性
  横向协调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协调程度和依存状况,协调性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润滑剂。当前,从横向协调性来看,我市主要面临收入差距扩大、外来人口存在相对剥夺感和安全体系不完善三大挑战。
  1、收入差距扩大
  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收入差距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收入差距过大,超出社会群体的承受力,就会对社会稳定构成重要威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收入差距表现为城乡差距、城市及农村内部差距和行业差距。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我市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城乡收入差距:调查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8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96.3元,两者差距达到7386元,收入比为2.1:1。而1978年时二者仅相差141元,收入比为1.6:1。2003年时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居民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水平,比1996年时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低389元,农民收入水平大体上比城市居民落后8年。
  城市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2003年城市居民中,10%最低收入户和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174.2元和29009.5元,两者比为1:4.7;消费性支出分别为6541.6元和20259元,两者比为1:3.6;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和22.9%,相差19.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中,20%的最低收入户与20%的最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20.8元和14387.2元,两者比为1:6.2;生活费支出分别为2401.2元和9003.6元,两者比为1:3.7;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6%和24.7%,相差11.9个百分点。
  从行业收入差距看:2003年,农、林、牧、渔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为14981元,而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达到61713元,二者之比为1:4.1。
  社会分层理论把社会结构描述为金字塔型、橄榄型和哑铃型。金字塔型社会中,贫困阶层占大多数,中间阶层次之,富有阶层占少数,属于不稳定和不公平的社会结构;哑铃型社会中,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占多数,但缺少中间阶层,也属于一种病态的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中,中间阶层占大多数,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占少数,是一种比较公平稳定的社会结构。2003年北京市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均在60%左右,其中,城市居民为56.8%,农村居民为63.4%,社会结构类似金字塔型,缺乏稳定性。现阶段应努力扩大中间阶层,积极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2、外来人口存在相对剥夺感
  北京是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2003年,外来人口总量达到409.5万人,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五位,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常住人口达到307.6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75%,占北京常住人口的21%。调查显示,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多数从事体力劳动、主要聚集在郊区,边缘化的特点十分突出。
  受教育程度低:2003年,全市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4.9%,比全市高30.6个百分点。收入低:2003年,常住外来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为1050元,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09元,两者相差1059元。工作时间长:外来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6.9小时,比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工作时间多13.4小时。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外来就业人员中商业服务业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和工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86.4%。主要聚集在郊区:2003年,外来人口在城区分布比重为9.1%,比2002下降2.9个百分点,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布比重为55.9%和35%,分别比2002年上升2个和5个百分点。
  外来人口的活动基本上是经济型的,社会活动参与程度不高。总体上看,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难以获得和本市户籍人口一样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信息等公共资源,利益表达渠道也不畅通,与城市人口相比,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不利于整个城市协调、持续发展。
  3、安全体系不完善
  广义的“安全”应该包括生命财产安全、身体健康和生活保障。目前,我市在社会治安、医疗和社会保障三方面的建设还不到位,尤其是社会保障很不完善,体制性问题比较突出。
  2003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7.1万起,破案3.6万起,破案率为51.4%,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交通事故死亡1641人,比上年增加142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外来人口规模的扩大,治安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2004年的禽流感,暴露了社会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说明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2003年,全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为87.2%,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卫生资源城乡分布存在明显差距,卫生保健水平有待提高。2003年,城市平均每千人拥有5.9张医院床位,农村为4张;城市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4.2人,农村为2.5人。全市参加健康检查的人数为235.3万人,仅占常住人口的16%。全市医院、卫生院治愈率为46%,病床使用率为61.5%。
  今后几年,北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2005年,全市劳动力供给总量不减,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北京地区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77.9万人,可提供就业岗位49.3万个,供需缺口28.6万个。2003年,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8.1%,残疾、年龄偏大人员再就业难度不断增大。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重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农转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外地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等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
  二、纵向持续性
  纵向持续性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潜力。当前,从持续性来看,我市主要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资源开发不足和受教育不平等、教育体系不完善三大突出问题。
  1、银色浪潮扑面而来
  20世纪50-60年代,北京的人口年龄特征基本上是年轻型的。70年代以后,人口年龄结构越过成年型,开始向老年型发展。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北京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990年-2000年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长,而同期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4%。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0-14岁少儿人口比例为19.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8%、老少比为40%、年龄中位数为33.1岁,四项指标均超过国际通用的老年型标准,已经完全进入老年型社会。(注:国际通用的老年型标准为:少儿人口比例30%以下,老年人口比例7%以上,老少比30%以上,年龄中位数30岁以上。)
  北京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是“先富起来后老龄化”,我们是“先老龄化但还没富起来”。世界上65岁以上老年人占7%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至少达到5000美元。2003年,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9.7%,但人均GDP仅为3874美元。
  相对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言,我市在养老保险、老年人口服务方面的制度化安排上明显不足。老龄人口自身的高龄化和女性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方式的影响也没被引起足够的注意。2020年-2050年,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将出现快速提高的趋势,但少年人口抚养比和总人口抚养比都还处于较低水平,这段时间是人口抚养比的黄金时期,也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时期,能否抓住这段有利时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老年社区服务和社会服务是克服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的关键,也是调节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关键。
  2、劳动力资源开发不足
  劳动力资源基于人口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第一要素。从目前看,北京劳动力资源丰富、增长较快,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990年-2000年间,劳动力人口年均增长2.9%,总人口年均增长2.4%,劳动力人口增速高于总人口增速。到2000年,我市劳动力人口达到960.2万人,占总人口的70.8%。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劳动力资源状况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
  一是劳动力结构有老化的趋势。2000年全市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4.7岁,比1990年提高了0.8岁。劳动力人口中中壮年人口(年龄在35-49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为39%,在各年龄段中增幅最大,增长了76.9%,将近一半的人年龄在35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老化是社会老龄化的缩影和序曲,在未来将会给技术更新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困难,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是未就业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15岁及以上人口中从业人口缓慢增长的同时,未就业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在业比例逐年下降。1990-2000年间,我市从业人口年均增长1.3%,2000年达到711.7万人。而未就业人口年均增长6.5%,2000年达到460.8万人。2000年在业比例为60.7%,比1990年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在业比例降幅最大,达到55.1%,55-59岁高龄组降幅也在25%左右。
  进入90年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离退休人员的比重不断增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就业年龄随受教育年限增长不断推迟,以及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等原因,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年数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离退休人员再就业开发,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增加了整个社会养老负担。
  3、受教育不平等和教育体系不完善
  从宏观角度说,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从微观看,教育是一项投资,它影响人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对于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而言,它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市教育资源在城乡分布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外来人口受教育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教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等问题仍然存在。
  2003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年教育支出971元,是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1.9倍。城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阅览室藏书1.9万册,农村每万人仅拥有0.4万册。此外,远郊区县与城区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生源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北京作为流动人口聚集的区域,有大量的外来少年儿童,他们受教育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广泛关注。2003年,借读于公办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入学人数为4.2万人,在校生总数达17.9万人。调查显示,外来少年儿童在公办学校年平均费用为3193元,占家庭年消费支出的15.5%,比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高7.8个百分点。超过20%的外来少年儿童在师资条件和教学环境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
  使劳动者不断适应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8-22岁户籍常住人口中接受大专和大学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37.2%,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中接受成人教育的占16%。可见,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仍很大。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qwenf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