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31 08:45:57 来源:计算机世界
《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已经推出,这项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服务体系的主要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仅就其中的政府信息化引导资金的投入进行一些探讨,请专家和同行多指点。
报告中有一项内容颇为引人深思,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方面即使有政府提供配套资金,企业也不愿为自建信息化系统而投资;另一方面,数据显示,49.2%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在资金、税收上予以引导、支持。
这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就这一现象而言,我们至少可以做出下的分析,即假设以下几种情况是存在的,则如上的“矛盾”就有可能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矛盾的措施。
第一、政府配套资金数量、投向等方面的原因。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200多万户,如果政府一视同仁对这些企业每家投入5000元,则总额就会高达2100 亿元。这将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政府投入就要有重点、有区别,但同时又必须照顾到多数企业,这就导致企业数量庞大与政府投入资金相对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政策性资金的投向可能是信息化技术创新领域、节能减排领域、公共服务支撑领域等,而且这种投向很难一以贯之,导致有限的资金被分散化的投向不同的领域。所以,虽然政府投入并不少,但企业仍然会有加大资金投入的需求。
第二、企业资源与企业需求方面的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性质和发展特点,决定了其人财物各方面的资源往往并不充足,这些企业虽然有了信息化意识,但企业对信息化本身的需求并不强烈,或者说其信息化需求是从属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主题的。这一观点同样受到调查数据的支持。数据显示:有52.7%的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销售)方面的问题。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对我们做好信息化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企业信息化效果与企业信息化环境方面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此外,即使有些信息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也往往由于IT规划的缺乏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而面临着集成与整合的诸多问题。综合起来,企业对信息化的效果不够满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了。另一方面,当前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工作,已由对企业信息化作用的宣传,转移到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与整体环境搭建方面。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而其中的工作显然相对信息化作用的宣传来说难度更大,更需要时间。信息化环境的不完善导致信息化各链条的联系性差,而广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出于对信息化链条成熟性的考虑,而拒绝投资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或者是出于各种压力而消极应付,这反过来又会导致信息化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如上三种情况,我们提出如下的措施。
首先,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启动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工程。对如上几种情况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对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良好把握是问题的关键。
很多人主张政府要加大投入,从调查数据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实际上,只要我们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信息化工作可以在不增加更多投入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成效。至于具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做专门的研究。
其次,在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方面,要特别注意企业信息化网络效应特点,即企业信息化只有形成网络,形成集聚,才能产生“溢出效应”。基于供应链的企业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基于企业集群的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企业信息化工作只有被放置在企业供应链、企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环境当中来整体考虑,才能够真正适应形势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