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5 11:55:22 来源:通信信息报
近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采用网络形式“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这说明,信息化已逐渐延伸至农民工这一群体,但相比于农民工的庞大数量,这一数字也让我们感到信息化的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有1.2亿至1.3亿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加上这些农民工的配偶和子女,农民工信息化问题涉及的人口可达到5亿。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必须包括为农民工服务,5亿农民工的信息化不可忽视。
当前,信息化战略正在大力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已在广大农村掀起。但农村信息化不能仅仅着眼于农村和农民,更应将这一范围扩大至农民工。农民工是农民中最活跃的力量,推进这一群体的信息化将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据调查发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教育、生活文化、土地流转及政治参与是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八大难题,而信息化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信息化,可以提升农民工素质,帮助其更好地生存、发展,更好地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农民工串起了城市和农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文化的传输载体。推进农民工的信息化,可以通过其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更好地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作用传达到农村,传递给农民,从而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对加强城市与农村的沟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相比于农村信息化的大张旗鼓,农民工信息化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就业、培训和维权,但由于缺乏引导,很多农民工上网的内容非常单一,除了聊天就是打游戏。而且,农民工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在很多情况下,农民工获取信息只能依靠人脉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加入到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不仅无法享受市民的待遇,同时还面临着丧失农民待遇的风险,他们处于城乡两个社会的边缘,而且还在被继续边缘化。如果农民工的信息化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么,这一群体将被彻底边缘化。
作为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推进农民工信息化,既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撑,特别是政府部门,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应重视农民工信息化,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这一项工作。同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发动和引导电信运营商、社会力量搭建专为农民工服务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上岗培训、维权指导、子女教育等综合信息服务。如杭州成立的新农门网,就是链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各种资讯。此外,在信息服务的内容上,要贴近农民工的需求。从目前来看,就业、培训和维权是农民工最为关心的三大信息服务。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5亿农民工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推进农民工信息化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需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否则,这一群体将成为信息时代的真空地带。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