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14:17:44 来源:网络
一、农业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它将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1.农业信息化是克服农业弱质特点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在需求总量的扩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人类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较低,大量的农业资本投入到土地上,资本的转移更新能力相对较弱;更由于农产品贮存难、体积大、价值低,经不起收获与销售时间的拖延,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较低。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农业具有比较效益低下和自身发展能力差的特点,并由此形成农业的弱质性。为解决农业的弱质性问题,必须实现农业的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份额,实现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
2.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在多数农村青壮年转向其他产业,务农人员主体由老、弱、病、残及妇女组成),生产技术含量偏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例下降,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要在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工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在促进未来农业生产和整个农业科技进步中将起到全局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得到改造,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通过信息技术,不仅可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而且可方便快捷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还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消耗、低效益型的生产结构方式将被新兴的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结构方式所替代,将会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
3.实现农业信息化是实施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复杂性。所以制定有效的农业决策,需要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判断与推理。作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作物模型系统等的相互结合,目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实现农业信息化为生产和管理者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提供支撑。
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数据库与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作物生产模拟系统等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总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需要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增强全民信息意识。国际上信息意识已非常强,信息技术应用的热潮已到来。我国也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中。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宏观调控,制定农业决策,这是国外的成功经验,更是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基层科技人员和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信息意识仍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极为不利,因此应尽快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2.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从综合国力的需要出发,相继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美国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欧盟以及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紧跟其后。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建设,我国信息网络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有1000多个地、县入网。中国农科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也已初具规模。发展现代化的宽带、高速农业信息网络应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我国的基础网络设施还存在着参差不齐、设备低下、带宽不足、网速缓慢的弊端。因此,必须采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网络于一身的高速、宽带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将信息智能化并通过农业信息网络进行传播,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翔实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关键。美国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之一在于信息资源的高质量、多数量与共享性。尽管我国已建成一大批信息资源,但其数量与质量还不足以形成信息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的数据库中大多数记录不足1万条;我国的数据库总容量大约为世界的1%,而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只及世界资源总值的1‰。农业数据库的情况更糟,不仅资源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共享性差,根本无法形成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能力。所以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任重道远,不但需要扩大现有数据库数量,还要提高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还要挖掘各种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领域,广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建立大型综合农业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
4.加强农业专家决策系统高质量软件的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成功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中取得一批成果,如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系统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软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自主开放的软件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数专家决策系统还维持在低水平,加强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等高质量软件的研制和开发仍是农业信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