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4 16:09:51 来源:计世网
2007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最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之一,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标志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无论是国家的信息化宏观政策,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是国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建设,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科技创新步伐; 无论是国际、国内IT企业对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关注,还是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等等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现就2007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推进政策、重大项目的建设、学科创新和发展,以及权威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国际、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对2008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走向进行展望。
如果说2006年是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么2007年则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如此宏大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2007年的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春天。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明确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些内容丰富、准确的阐述为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上下在2007年初就全面进入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和技术创新的全面发展阶段。
今年9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中央同意,决定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同时《意见》还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该《意见》的出台,表明党中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作用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报告中,统计表明,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整个报告,成为十七大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五化”之路,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
2007年底,国家农业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根据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特制定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并于11月21日下发。该框架要求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由此可见,2007年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是关键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截止到2006年11月,据各地通信管理局统计汇总,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8.8%。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央组织部等十几个部委,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继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2007年,这些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拉动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开始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1. “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新成绩。
2007年初信息产业部就“村村通电话工程”再次下发通知,擂响“村通”攻坚战鼓,要求电信行业围绕建设新农村战略目标乘势而上,继续苦战一年,使全国村通率年末达到99.5%,在发展农村通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迈上新高度。
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在调研论证基础上,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编制了“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为确保2008年6月提前实现“十一五”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目标,中央财政2006~2007年共安排30亿元,专项用于中央台节目无线覆盖。该工程2007年进入了攻坚阶段,工程进展顺利,为2007年的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做出了贡献。
3. “金农工程”进入实施阶段。“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粮食局、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配合。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即: 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 提升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支撑能力,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2007年该工程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承担的任务皆已进入实施阶段。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圆满完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2003年以来共同实施的一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到今年十一月底,共投入111亿元,2007年底全面完成。该工程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0.2万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7.9万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5万套,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受益农村中小学生达1.6亿人,并基本形成了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学需求的资源体系。
5.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全面铺开。
为尽早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今年9月17日,文化部与各地文化厅(局)签订了2007~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为保证共享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2007~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点和数字资源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今年开始试点,2008年将全面铺开,2011年结束,总投资近40亿元。 该工程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6.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
党中央决定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而为在全国建立健全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需求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2007年随着国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大政方针的陆续出台,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注定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今后几年宽带将快速地进村入户,无线宽带业务在农村也将得到较快发展,“三网融合”将向前迈进,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将逐步缩短。
其次,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将写入国家法律法规,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工作深入开展,农民能够方便地获得有效的生产和生活信息,农村信息化“第一公里”问题将得到缓解。
再次,信息化普及教育将向纵深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通过信息化普及教育,促进了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民科技和文化素质。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监测和预警系统、精确农业和数字农业等技术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万学道
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精准农林业与农村信息化。现任济南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