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中国汽车 寻“芯”路漫漫

2008-04-25 14:09:49  来源:中国信息化

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和娱乐性等发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把汽车电子化的程度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的
关键词: 汽车

    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变革,汽车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和娱乐性等发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把汽车电子化的程度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的设计者们,把汽车电子作为开发新车型,改善和提高汽车性能所采用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把加快汽车电子化的进程,增加汽车电子装置的数量作为汽车的新卖点和夺取未来汽车市场最重要的手段。

    由于各个汽车部件都大量采用信息技术,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平均达到了30%,在高档汽车上比例还会更高。

    核心技术空心化 中国汽车缺“芯”

    汽车产业和IT行业的融合,使汽车电子产品从最初的晶体管的应用,发展到具备各种复杂控制功能的控制系统;从最初的机电松散结合到如今的机、液、电、磁一体化;从最初独立的控制系统发展为网络化控制;各种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可以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驭等。这种变化决定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集成电路芯片和控制系统的软件。

    世界汽车产业电子化的快速推进,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我国在汽车领域的半导体产品生产还仅仅处于低端化,而且产量少得实在可怜,基本上是依靠进口或本土的合资企业供应。在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下,国内汽车企业通过与国外厂商的合作求得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他们也直接采用了国外的汽车电子产品,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始终未能与之结合。缺乏市场支持的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始终无法得以充分发展,导致我国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发展脱节,汽车产业技术空心化,关键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汽车电子产品不仅可以增加汽车的卖点和汽车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能够改善和提高汽车性能。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设计中的核心技术,整车的开发需要和汽车控制系统的开发同步进行,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不能自主进行新车型的开发,就摆脱不了外国人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控制。

    借鉴国外经验 寻“芯”刻不容缓

    作为世界汽车电子领域的两大巨头,博世和德尔福的发展历程给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过程中,博世与德尔福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

    德国博世集团是有着12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是欧洲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点火装置、喷油设备和照明设备制造商之一。汽车是博世公司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博世公司是汽车设备发展的促进者。早在1887年,博世就提供了汽车低压点火永磁发电机,5年后,又发明了火花塞,解除了汽车远距离行驶的障碍,从而大大加快了汽车的发展,被称为是汽车发展“关键的关键”。

    如今,博世公司一直占据世界最大汽车点火装置制造商的宝座。上世纪50年代末,博世就已提供电子产品,并开始开发电子汽油喷射设备。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公司于1978年开始正式生产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这一系统可称为电子控制保证安全的范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博世公司开发的汽车电子系统已日趋完善,在各种恶劣复杂的情况下,电子系统都能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灵敏性。1969年,博世公司在路特林根建立了一个半导体工厂,生产的电子元件对各种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博世公司还在路特林根建立了一个微电子技术中心,研究和开发汽车设备部和其他部门特殊使用的集成电路,并推出半导体点火器。

    博世公司一贯注重研究开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能推出一代代新产品,并在所经营的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抢占了更大的市场,积累利润,使公司规模得到发展、壮大。

    德尔福公司原为通用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子公司。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正式与通用汽车公司分离,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上市公司。德尔福在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独立后的德尔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成立的德尔福公司将产品分为两大类,由德尔福德科电子系统、德尔福安全与内饰系统、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德尔福产品和服务部、德尔福能源及底盘系统、德尔福转向系统、德尔福热系统六个分部负责生产。

    结合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袁大宏教授认为,德尔福所走的汽车企业与电子企业结合的路线更适合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电子发展任重道远

    200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以国际汽车发动机研发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为契机,预示着中国汽车整车零部件的本土化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有望大幅度提高,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将迈上新的台阶。新的变化促使我们以全球化的视野去看待中国汽车电子的发展。袁大宏教授分析认为,目前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开发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中国汽车电子厂商在核心技术上的经验积累和资金投入上还面临巨大的困难。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需要长年的技术积累,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单纯依靠整车企业自身力量,短期内难以实现超越。

    第二,研发试验初期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太长,对于企业来说短期见不到经济效益。

    中国家电巨头康佳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高调进入与低调退出也是出于这个原因。2005年5月,康佳集团高调宣布进入汽车电子行业,并明确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走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合作道路,引进人才,形成公司产品的技术传新优势。一年后,康佳对外宣称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期间,对于康佳进入 “烧钱”的汽车领域,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今年8月,康佳集团内部传出了“暂缓在汽车电喷项目的投入,重新制定该项目的长远规划”的消息。康佳内部人士解释说,暂停电喷项目不是说康佳以后都不做汽车电喷了,未来时机成熟时,康佳将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合作研发等方式,继续拓展汽车电子等多元化产业。康佳内部人士表示,对于汽车电子业务的调整,根本上来讲还是从考虑利润角度做出的决定。

    第三,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市场。目前,国内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市场已被跨国汽车电子公司所垄断。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业化的关键是要解决产品的市场问题。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现阶段必须要有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厂商的支持。

    如果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企业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就可以减少前期试验设备的投入,在技术上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加快产品的开发进度。更重要的是有了主机厂商的参与,产品的市场就有了保证,从而减小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生产企业的风险。

    IT与汽车携手是中国汽车电子发展的最佳选择

    在激烈的汽车价格战中,由于汽车电子产品的附加值高,汽车生产厂家把降低汽车的价格的希望都寄托在配套汽车电子产品的降价上。形势迫使汽车生产厂不得不考虑采用自主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严格的法规和市场的需求为国内汽车电子的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近些年来,国内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自主开发进展很快,从简单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到复杂的发动机管理系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车坛黑马”奇瑞更是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5年,奇瑞从英国购买了一条福特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1997年3月,在这条生产线上,奇瑞生产出首台自主发动机产品,并将其装配于后来在市场上风靡一时的“风云”轿车上。

    2001年,奇瑞启动了野心更为庞大的“奇瑞动力”战略,将发动机研发标准瞄向未来5年后的国际先进水平。

    2002年,奇瑞启动了与欧洲顶级发动机制造商奥地利AVL公司达成了开发一系列发动机的协议。在合作中,奇瑞明确提出自己派工程师参与设计、试验、装配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自主的研发能力。

    2005年3月,奇瑞总投资额预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第二发动机工厂在芜湖正式投产。同时,还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9条代表国际最高工业水准的发动机生产线、近200台数控加工中心(CNC)以及可保证生产过程100%精细度的海量信息控制工业网络系统。

    2005年10月,奇瑞汽车宣布“ACTECO”系列发动机正式投产。资深人士评价说,“奇瑞的新发动机,至少让我国自产发动机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缩小了30年以上!”

    2006年3月以来,奇瑞公司向美国出口了1万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发动机“零”的突破。

    2006年10月,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与奇瑞签约,每年采购10万台奇瑞发动机。

    目前,奇瑞海外市场已进入高速扩张期,正在实现其海外开拓的战略布局。除已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奇瑞品牌的轿车外,奇瑞还在俄罗斯、伊朗、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了6个组装工厂,今年还将建立3家海外工厂。这一切,显示出奇瑞努力发展成为国际大公司的勃勃雄心。

    锦恒汽车安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安全技术的公司,它的双侧电子式汽车安全气囊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并实现整车配套的汽车安全产品。凭借技术优势和本土开发生产的成本优势,锦恒与多家国内整车生产企业协作,为国内20多个汽车生产厂家的30多个车型研发、配套安全气囊,是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实现为整车配套的企业。

    安全气囊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平均每年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增长,到2004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总配套量接近400万套。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和配套市场基本上分外资企业和国产企业两大阵营。国内生产安全气囊企业有20多家,以锦州锦恒、东方久乐、上海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本土团队的崛起,使原本被国外厂占据的市场大半回归到国内企业手中。

    无论是奇瑞还是锦恒,都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近几年来我国在汽车电子技术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国内自主开发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等已经批量投产,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纵览中国汽车电子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自主品牌车型的增加,为国产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提供了市场。奇瑞和锦恒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

    IT企业借助自身技术优势,与汽车产业结合,共同投入汽车电子研发,必将缩短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成长期,实现IT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双赢。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