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

2008-08-22 08:16:41  来源:中国电子报

摘要: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面临哪些挑战?
关键词: 电子 信息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如何突破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大背景又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哪些机遇?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平衡问题?下一步会进行哪些调整?

    肖华: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448.1亿美元,进口1791.7亿美元,贸易顺差656.4亿美元。构成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成分是外资企业,仅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就超过60%,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超过80%,这种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跨国公司面对全球市场,实施全球战略的结果。当然这也反映了国内的制造和配套能力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跨国企业全球竞争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近期对外贸易的综合比较优势仍较明显,出口增长、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主流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发达国家在高端电子产品方面仍有一定出口限制,我国产业升级需要的装备如集成电路高端光刻机、高端仪表、高性能CPU(中央处理器)等进不来,也影响了中国的进口,加大了贸易顺差。

    下一步的调整措施主要是:一、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出口企业的自律意识,进一步规范企业出口秩序,避免不正当竞争;二、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引导和鼓励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出口。限制“二高一资”产品出口;三、鼓励和支持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业发展,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联合“走出去”,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四、加强政府间磋商与交流,推动发达国家减少不合理的出口限制措施,为国内外企业在高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营造更好的平台,提高合作的范围和层次。


    记者: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是否会对中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产生影响?

    肖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居民消费增长大幅放缓,经济滞胀的潜在风险加大,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为64.5,创5年来新低。由于美国经济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次贷危机将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使得整个国际市场需求降低,这直接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对美国出口增长11%,同比回落了20个百分点,对欧洲出口也呈现增速放缓现象。由于欧美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导致全行业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了8个百分点。

    我们将积极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内需生产,尤其是潜在的农村市场,减小出口受制的冲击。同时充分利用多边、双边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亚洲、拉美、非洲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格局,分散和降低风险。

    记者: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肖华: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增加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了企业的正常利润空间,加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增长减缓,从而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客观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效抑制了企业的盲目扩张冲动,对引导企业注重修炼内功、压缩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扩大内需,减小出口受制的冲击;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转移,降低生产成本;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间加强联合与合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人民币升值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带来了哪些影响?有什么应对措施?

    肖华: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达6%以上。据测算,汇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将提高0.5-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企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70%以上,据统计,由于人民币升值,上半年全行业共减少收入26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利润本来就很薄,人民币升值对行业产生的冲击较大。另外,由于出口市场受到影响,导致出口企业更加注重对国内市场的开拓,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

    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土地政策一方面抑制了行业的投资增长,提高了财务成本和土地成本,客观上对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定压力,特别是对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弱、适应宏观环境变化能力不强的小企业形成压力;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企业注重修炼内功,压缩成本,提高产品品质。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我们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行业企业间加强联合与合作,优化存量资产,培育行业内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体系;加强和完善行业管理,加大规划、政策和标准指导力度,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到国外就地设厂生产,在一定限度上规避汇率风险;加快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协调互动的发展局面。


    记者:我国当前非常重视自主创新,您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那么怎样看待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关系?

    肖华: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很多方面仍停留于加工组装水平,利润率不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大,这种低水平的制造模式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制造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又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具备了提高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的基础和条件。在这种发展形势和要求下,中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出了自主创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种方式。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更不是脱离国际电子信息技术的主流另搞一套。对于大部分先进的技术,我们仍然主要强调要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有一定技术基础、在产业内量大面广的产品,我们鼓励集成创新。对于买不来、换不来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特别是长期以来一直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实现原创性突破。我们非常重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专利共享和技术交换,希望实现共赢发展。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记者:推进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如何推进节能减排?

    肖华: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部非常重视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完善和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环保的指标体系,逐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监控制度;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电力电子器件等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子节能产品;继续做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和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应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水平,为全社会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记者:现在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及废旧产品回收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肖华:我们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节能环保问题,努力实现产业的绿色发展,这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部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征求电子信息制造业内外资企业基础上,于2006年制定并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使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有了法制保障;完善和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环保的指标体系,逐步建立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监控制度;大力发展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电力电子器件等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子节能产品。


  实现两化融合发展


    记者:国家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两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

    肖华:国家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组织保障。在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三定”规定中,明确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给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更加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互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产品、系统和服务支撑,传统工业的巨大需求也极大地拓展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两化融合的新形势,也对电子信息全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与工业部门合作和配合,共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