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房地产行业信息化正步入“CIO时代”

2008-12-15 08:30:46  来源:CIO时代网论坛

摘要: 近几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迅猛”,04年底多家企业争报百亿冲关的一幕如在眼前,转眼07年底万科销售收入已经接近400亿。
关键词: 房地产 信息化正 C

  近几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迅猛”,04年底多家企业争报百亿冲关的一幕如在眼前,转眼07年底万科销售收入已经接近400亿。

今后几年的房地产业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局。房地产开发将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中央宏观调控进一步关紧信贷闸门,也会使开发商融资难度加大,开发商整合速度加快,部分开发商和房产中介公司将退出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会重建门槛和重新洗牌,进入门槛明显提高,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将迅速提高。

如何应对“集约化、规模化”的挑战,“信息化”作为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房地产企业“高管”的视野中,而且开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CIO们”纷纷亮相

2007年9月30日上午,万科开了这一个月中的第三个迎新会,这次迎新会的主角是原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总监和全球业务服务总监陈东锋。这位宝洁大中华区的前任CIO在流程与系统管理、业务变革和实现卓越企业绩效上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曾两次被《IT经理世界》和IDC 评为中国“杰出(Top5)CIO”,是目前唯一两次获得此荣誉的首席信息官。

陈东锋将出任万科集团助理总经理,重点负责推动集团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业务分析/复杂的业务决策支持、集团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等。他所在的部门为集团总部的一级部门,部门的全称是“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无独有偶,2006年,雅居乐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也专门重组了它的IT部门,并从其它行业“空降”了有着丰富经验的CIO来领导这个部门。而早在2005年,香港上市的“瑞安房地产”就已经设立专职的CIO,其领导的IT部门,在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内,可以算得上“数一数二”。同样的,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中,类似:中海、保利、恒大、龙湖等许多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我们看到“CIO们”的身影。

正如帕尔迪负责国际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在谈到信息化时表示,信息化平台对帕尔迪的重要性就好像是电一样,如果不能正常运作,整个企业将全部瘫痪,可见信息化平台对其的重要性。

同样的,在国内房地产企业,“CIO们”纷纷亮相,让我们看到了IT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正在步入“CIO时代”!

  “房地产ERP”应用的崛起

与其它传统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在国内也就二十多年的历史,还很“年轻”。因此,如何进行企业的信息化,传统行业显然有着更多成熟的经验,“CIO们”的纷纷加入,为房地产企业对这些经验的快速学习、复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如何发力?借鉴传统行业的经验,“核心业务系统”显然是重中之重!但,如何从房地产企业的“核心价值链”出发,梳理相关的业务流程,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这些业务进行有效的支撑,是“CIO们”在开展相关工作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以下是明源基于对“房地产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深度研究、以及与业内标杆企业深入合作后总结提炼的基本框架,供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

 未来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趋势

1、管理要先行,业务流程的梳理与规范是信息化的前提

信息化的本质是要为管理提供服务,因而管理先行是关键。在以往,IT部门更多的只是考虑信息系统该如何建立,而往往忽略了或缺失了对“流程管理体系建设”的关注,这样就容易造成二者的脱节。因而,我们可以发现,真正信息化做得比较到位的企业,往往其IT部门都比较深度的介入了地产的核心业务。

万科为什么将新组建的IT部门定位为“流程与信息化管理部”,全面负责“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业务分析/复杂的业务决策支持、集团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业务。其背后的“道理”,值得我们深入去思考与借鉴。

2、强化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工具的结合

业务流程如何落地,信息化是重要的手段,以流程为主导,“强化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工具的结合”是关键。可以通过“工作流审批”、“消息推送”、“异常预警”等技术手段大幅提升协同的效率,同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3、业务分析/复杂的业务决策支持

要让信息产生价值,就需要对业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才能为业务的决策提供支持。未来,IT将更系统的关注三个层面的价值,包括“战略层、战术层、运营层”,实现全方位的价值体现。

通过数据分析、挖掘,“让数据说话、让数据产生价值”是信息化的重要目标。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