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8 08:57:57 来源:泡泡网
一、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1.中国房地产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土地交易方式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的维权意识和要求大幅度的提高,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等各个方面,在新的环境中房地产的活法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整个行业未来将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是每个房产行业都必须面对的变革挑战。
2.从小规模、作坊式的个体运营模式转向规模品牌化的大型现代企业发展,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们普遍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效率上的提高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谁能够快速把握这一利器,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息管理集中化,只有信息集中管理才能更容易控制更更高效。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是房地产企业运营的内在要求,因此,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成为了这个行业追求的共同目标。
3.技术政策、技术标准等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在项目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房产管理等各个领域,尚无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不能有效的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的进程,已有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4.集团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大或跨地域经营等原因,其管理难度要远远大于项目型企业,因此,流程对于集团型企业来说更为复杂,流程管理的价值也就更大。
房地产流程:
战略规划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财务和成本管理流程
IT管理流程
不同阶段的房产企业流程也不相同:
起步阶段:重点是理顺项目开发过程,建立项目开发流程,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提高开发效率,防范项目风险。
高速成长:正在经历从经营一个项目到同时经营多个项目,从经营城市公司到区域性公司再到全国性公司的跨越,单项目成熟,流程也规范,但往往要面对解决高速成长所带来的组织膨胀、信息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该阶段管理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有效手段规范集团与下属项目公司的关系;如何解决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
管理类流程变得重要,需要对管理类流程进行梳理,需要建立一部分原本没有的流程,明确集团管理层、集团职能部门、各项目公司之间的责、权、利。原有的项目开发流程会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项目论证,原本只是项目公司内部的事情,现在可能需要集团管理层、集团职能部门、项目公司共同参与。需要对流程的推广给予特别关注,即如何将A公司已建立的流程“复制”到B公司,以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
稳定期集团:区域化和全国化早已完成,虽有行业特性,其规模和市场占有量仍然会较快增长,流程形成规范,也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高速成长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公司考虑的问题转移到:如何在降低系统风险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和制造业、流通业等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略显滞后,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逐步投入,分步发展的“小步快跑”的模式在整体信息战略规划上差强人意,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内部众多的系统造成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伙伴之间协同和管理方面的困难
5.同时建筑行业信息还要面对其他行业同样要面临的人才、资金等问题,建筑行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技术人才不仅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增值的主体和对象,要求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这就迫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又恰恰提供了一个知识和信息被获取、被利用、被增值的平台。房地产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房地产的生存和发展要靠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就是信息,房地产企业要准确、快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
6.在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变革的过程中,日益规范和复杂的业务流程,海量信息和数据的处理将会大幅度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解决方法:通过信息化平台来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只有建立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使我们从容面对迫在眉睫的行业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开始真正重视信息化,不少企业更是董事长和总裁亲自挂帅,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待。
二、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1.弱 势
房地产行业的管理软件的解决方案的研究相对其他行业有所滞后,一方面因为房地产业在早期是一个相对暴利的行业;另一方面对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强迫程度在前些年比较弱。
缺乏组织保证。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但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普遍没有专门的信息化负责人,现在许多企业也只是临时在办公室等非信息化部门下面任命了电脑管理人员来负责此类工作,企业的高层一般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都相对较低。可想而知,由于信息化过程中通常都会涉及企业流程整合甚至重组,关乎岗位、部门之间的一些工作方式甚至利益的调整,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很可能会中途夭折。
因追求完美,导致实施周期过长,信心下降。有的企业对于信息化期望值太高,认为信息化能够包医百病,希望信息化能够一次性地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将目标定得过高,什么都要实现,导致各业务部门的需求没完没了,系统实施周期一拖再拖,而核心业务功能反而迟迟发挥不了效益。在这种“投入财力、精力”和“实际产生效益”之间长时间无法得到平衡补偿的情况下,项目自然而然因为来自各方面的抵触而胎死腹中。
2.要 求
首先,房地产领导和全体员工对信息化要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和重视,房产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其次,要有专职人员负责,因为房地产信息化工作是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个“一把手”工程,应安排最高领导中一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来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一般功能需求
信息发布功能:公司将通过发布信息使员工掌握公司近期的重大事件,最新动态等信息。
知识平台功能:开通一些员工感兴趣的主题讨论,给员工提供一个彼此交流、学习的平台,以增进员工之间的了解,加强员工的联系、丰富员工的生活、丰富员工的知识、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可以在这里寻求公司总部技术或业务方面的支持。
手机短信功能:可以通过OA,向员工发短信,以处理需要大范围、短时间、紧急告知公司员工的信息,员工可以避免在项目与总部之间来回奔波。
日程安排功能:公司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可以将个人近期的安排记录下来,可以恰当安排会面的时机,同时个人日程安排中的内容会在工程管理中提示,避免工作繁多时遗忘重要工作。
流程管理功能:可以规范复杂的流程处理,提高处理的效率,随时随地了解到流程的流转走向和流程的处理意见,监控到每个细节。
文档管理功能:可以有序的整理文档,并进行分类管理,提升管理的效果。、
图书管理功能:通过图书管理,检索公司图书馆的藏书,并在系统上完成图书借阅预订,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系统完成图书入库、借阅审批、催还等工作。
沟通管理功能:使组织内部的通讯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4.所带来的好处:
新的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冗余和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各部门所出现的问题都可被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和及时解决,因此可以尽量避免管理中所可能出现的漏洞,大大加强了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复地集团协同管理案例分析
集团背景
复地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地”)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之一,一级开发资质,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公司(代码2337),公司总部设于中国上海。复地自1994年开始房地产业务以来,以“以人为蓝图”为经营理念,坚持从人性化视角打造优质房产项目。目前,复地已经在上海、北京、武汉、南京、无锡、重庆、天津、海口、杭州等地,成功开发数十个项目,所开发的项目既有公寓、别墅等传统住宅物业、也有办公场所、商业中心、钢铁总部基地等商用物业。2004年2月,复地在香港联交所H股主板上市成功,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复地在房地产界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准确的产品定位能力、成熟的多项目管理能力、周转快速的资金运作能力、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2002年复地成立客户俱乐部-复地会,持续向客户提供不断完善的高品质服务。经过不断努力,复地会已经成为复地集团与客户、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平台,达致企业、会员和社会三方协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集团发展的需要
复地集团在全国布局完成之后,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做实”和“做好”企业管理,并且通过信息化工作来落实和推动:
怎样合理布局管理架构以实现企业经营的规模效益?
如何理顺集团内各部门、集团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定位、管理职责和流程关系?
如何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执行力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如何解决企业分散的信息资源的整合?
如何解决在变革管理过程中分散的组织结构导致的管理沟通障碍?文化融合传播障碍?
如何解决本部对各部门、下属企业的经营、销售、财务等信息的了解与掌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复地集团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思想利用信息化工作来推动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确立和完善:
做实和做到信息化企业管理——“一体化经营模式”,用信息技术重建企业运作空间。
以信息系统推动和服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规划工作与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工作的落地——着手协同办公系统与门户系统的建设。
建设目标
系统应实现复地集团和下属分公司、项目公司的协同工作的环境,提高办公效率;按照“集团共享一个协同工作平台、一个门户平台、分布应用”的总体建设思路,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一体化的、覆盖复地集团的、统一的现代化办公协同平台和企业信息门户,满足复地集团跨时间、跨区域、跨部门的集团化协同办公要求。
应用成果
复地集团在引进泛微e-cology协同办公系统的最近的二年里面,应用效果实际上直接地反映在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
各地公司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公司信息都发布到系统内;
让工作流程一目了然,可以很快查询到工作的完成进度和相关经办人员;
合同流转时间缩短一半,等于公司的员工数量没有变动,办事效率却增加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