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房地产信息化:十年磨剑 何时现锋芒

2010-01-25 09:01:17  来源:畅享网

摘要:“房地产行业典型的特点就是投资额度比较大,信息化程度不高,这是中国房地产信息化的现状。”用友NC房地产建筑事业部总经理蒋骏指出。房地产企业必须做出选择:通过管理信息化浴
关键词: 地产 信息化

  如今房地产企业对管理的重视,是时髦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绝不是附庸风雅的应景之举。实现管理升级,已经成为聪明的地产老总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相应地,管理提升不能只靠主观能动性,提升管理需要借助一套系统工具,也就是房地产管理软件。2009年,金融风暴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对于中国的房地产界来说,是一个拐点和机会同时来临的阶段。“房地产行业典型的特点就是投资额度比较大,信息化程度不高,这是中国房地产信息化的现状。”用友NC房地产建筑事业部总经理蒋骏指出。房地产企业必须做出选择:通过管理信息化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沉沦?
  让我们来预测下2010年的房地产信息化的趋势。
  房地产信息化进入一体化、系统整合阶段
  我国房地产信息化的时间不长,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以硬件产品的应用为主;第二阶段:1997~2002年,这个阶段的信息化开始有了系统应用,但主要是部门级的业务应用;第三阶段:2002~2006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平台的搭建,信息化在房地产行业内开始普及。在这阶段的后期,信息系统的解决重点开始向“决策支持”发展;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全面整体的解决方案成为市场主流。
  在这个阶段,单纯的部门级应用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企业的需求了。如何保障企业战略的落地与执行,如何实现企业高层及时、快捷地把控集团整体运营状况,如何实现企业全面掌控跨区域项目的运作与监督,如何实现成本支出、销售收入、财务资金的一体化管理,如何实现客观全面的绩效管理等,成为了房地产企业领导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一体化解决方案风生水起,房地产信息化应用进入“系统整合”阶段。针对这样的趋势,在2008年,用友发布了业内第一个将财务业务实现一体化的整套房地产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2009年11月,金蝶紧随其后,发布了EAS房地产整体解决方案。
  术业有专攻
  2010年,各大房地产信息化供应商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的行业化解决方案上,提供通用的解决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与比较成熟的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管理软件比,房地产业管理软件起步晚,而且产业的鲜明特点决定了这个行业的管理经验很难直接复制;涉及到国情特色不同,也无法照搬国外的优秀管理软件的经验。”明源软件总经理高宇强调,“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信息化要求供应商深刻理解和研究房地产的行业环境需求。”
  所谓,术业有专攻,“管理软件公司在专业化方面要做进一步的提升”,正略钧策顾问杨健表示,大型品牌地产公司如万科、龙湖、碧桂园等均把“行业业务理解是否够深入”作为选择供应方的重要条件。
  三国演义or春秋战国?
  多年来,为了满足中国房地产企业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国的软件企业们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不同,SAP、ORACLE等国际软件巨头一直无法推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房地产解决方案,他们在个市场上的份额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在国内房地产信息化市场基本是国内厂商的天地。
  有人指出,目前真正具备了较强实力的软件企业也只有用友、金蝶、明源三家,整个市场格局已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金蝶在中间件软件、财务管理等通用性软件上有一定的特点;明源则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时间较早,行业经验丰富,在行业性软件上拥有一些独特的能力;用友属于市场的后来者,但是后劲十足,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行业应用上均没有明显的弱点。如果以三国来打比喻的话,用友可以称得上是实力雄厚的魏国,而金蝶则属于偏安一隅的西蜀,明源可看做占据江东的吴国。
  2010年的市场将继续维持“三国演义”,还是“春秋战国”,从《2008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白皮书》中看到,用友俨然成了房地产行业中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同时金蝶和明源强强结合,共同发展中国房地产信息化市场。嘉码信息、邦永科技、科耐软件等也不甘落后,纷纷亮剑,表明他们占据市场的强大决心。嘉码信息早在2007年就与甲骨文合作,共推房地产企业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邦永科技的房地产项目管理独具特色;科耐软件的房地产客户生命周期软件做的有声有色……
  2010年房地产信息化市场的蓬勃发展,需要的也许不是“三国”,而是“春秋战国”,期待着更充分的竞争,让更多的用户受益。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