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移动互联网营销应该这样看

2012-11-19 10:26:47  来源:互联网

摘要:市场营销人员如何使用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将会继续被完善,终端处理速度也将越来越快,更快的网络和更多创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及应用中出现。
关键词: 市场营销 移动互联网

    之前曾经给许多企业培训、交流过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内容。近日笔者相继出版《决战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与营销新规则》、 《移动营销的魔力》,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切磋。


    1.消费者带着企业、市场人员跑


    市场营销人员如何使用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将会继续被完善,终端处理速度也将越来越快,更快的网络和更多创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及应用中出现。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行为将继续演变,企业和品牌与消费者交互的方式也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企业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和这些消费者进行沟通和对话。营销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简短、相关和有效的。在交互中给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恒定的价值。

\

    企业必须将移动营销从由内向外式转向由外向内式,许可式的营销方式。这意味着将不再是企业在内部确定好营销,广告信息然后发送给消费者,而是由消费者主动申请营销信息或服务的方式驱动。


    移动互联网已经重新定义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和与品牌交互的方式改变。消费者购物的时候对基于位置的有用信息的需求会增加。移动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一对一的营销理念,让企业可以直接面向正在购物的移动终端的消费者。

\

    腾讯的微信已开始对商家的地推合作,微信营销的方式将有别于微博营销的“弱链接”式的信息传播,其将一方面发力“强链接”的信息传播,另一方面适当拓展“公众账号”增加覆盖、信息传播力。微信营销的核心是:1.客户的关系管理、维护、拓展;2.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目前快速消费品品牌企业做的尝试略微多一些,围观的企业有一堆。


[page]    2 . 传统企业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玩家


    移动互联网为传统的实体零售商提供巨大商机,因为客户在他们店里购物,使用关于产品的实时信息。这将会给企业机会实施“即时营销”。这允许企业可以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对客户进行市场推广,其中准确的时间和地点作为两个对客户和企业最有价值的因素可被利用,背后的潜台词是在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候做市场营销,临门一脚。当顾客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时,总是带这独特的移动的信息源。

\

    卡夫的移动APP,是收费的0.99美金,有别于众多品牌的APP免费,还没有人下载的原因是:卡夫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在国内笔者唐兴通见到许多品牌企业盲目上马移动客户端,面临的问题:1.客户端产品拙劣;2.为下载量投入巨资;3. 用户使用频率低;4.客户端的更新、运营糟糕。本质问题是在做之前没有想明白,没有进行移动互联网营销的规划。


    消费者和市场营销人员都需面对移动信息超载的问题。因为用户的手机是精准定位的,如果他们选择接受推送信息,将面临来自多种来源的信息的冲击。


[page]    3 . 新产品的营销推广有诀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关键是拥有更多的智能手机用户。这些消费者可能是技术障碍,预算约束,或在交流,购物,习惯方面抵触变化。然而,随着更多的人看到智能手机的价值,会向其他用户进行口碑传播,这样产品的爆发将获得推动。

\

    正如我在演讲中使用的这张产品营销推广曲线图,其清晰的标出典型的产品推广节奏。我们在营销推广中常常犯的错误是:在新产品推广的初期,对晚期采用者和落后采用者采取过多的宣传。他们是需要有人来引导才会采用新产品。有效的产品营销是抓住早期采用者的13.5%,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喜欢新产品,但可以容忍产品的不完美。这正是我们新产品推广中心目中梦寐以求的目标客户群。你说呢?


    当消费者看见其它用户扫描并获得即时的折扣,并且可马上使用。这将不在是关乎什么技术、手机,其实是价值。市场营销人员应想办法抓住能够煽风点火的13.5%创新者。


    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和时间,地点,供求和需求无缝对接,因为它们都是可衡量,确定的。企业如果抓住移动互联网的这些特色,将在这场变革中获得胜利。

\

    企业必须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革命带来的不是多了一个销售通道或多了一个投放广告的平台。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行为,改变和提高消费者的预期。未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将超过电视,桌面电脑。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