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0 13:36:02 来源:IT专家网
对于证券行业来说,其最主要的业务就是金融资产买入卖出。所以,对于大部分证券企业,其财务部门主要核算的业务就是金融资产。大概去年吧,随着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现,对于金融资产的核算做了比较大的改动。下面我的例子,将结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来谈谈作为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如何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对金融资产这一类特殊的资产进行核算的。
在谈到金融资产的核算上,我们不得不谈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资产的种类。因为金融资产的种类不同,其处理的方法也有差异。所以,要掌握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首先就必须清楚,金融资产的分类了。企业新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分为了四类,分别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到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应收帐款与贷款、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的时候,企业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并且,在后续的管理中,不能随便变更分类。又因为不同的种类对应不同的核算方法,所以,种类一旦确定,就决定了后续的处理方法。
下面,我以客户的实际业务为背景,先谈谈“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何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核算。
某一家证券企业,今天买入某个股票10000股,价格10元,总共成交金额为100万元,假设手续费用为1万元。在买入股票的时候,企业管理当局把这支股票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若光从这一支股票看,则该股票在期初确认、持有期间、期末计量、股票出售等各个环节该如何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计量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 期初计量。
上面我们说过,金融资产的分类方式决定了金融资产的核算规则。所以,企业在买进股票等金融资产,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因为这个分类方式没有固定的规则,而完全看企业管理层的决议,所以,金融资产的分类,系统无法帮助企业进行抉择。企业用户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对金融资产进行恰当的分类。而因为金融资产分类完成后,一般不能进行轻易的更改。特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重新划分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要重新划分的话,也有一些惩罚性的条件。所以,企业用户在分类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
在系统中,购买股票后,股票就成为了企业的资产,要在系统中进行价值的确认。当管理当局把股票的类别定义完以后,企业财务用户就根据定义的类别在股票价值确认中选择具体的类别。不同的类别会决定以后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股票期初计量的时候,主要涉及到如下的会计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投资收益、银行存款等等。期初计量的会计分录没有多少难度,只是要注意一点,就是交易费用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入帐并且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性资产的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故我们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计量单据做完以后,查看其会计分录时,其显示会计分路就是损益类的会计分录。因为这是法律的强制规定,为了防止用户操作的失误,我们在系统里做了强制的限制。
这让没有作过类似业务的财务人员非常头痛。因为他们以前习惯把这些交易费用当作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来对待,但是,这里不是。我在项目实施的时候,向企业用户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但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还是有用户提出这方面的疑问。故,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向用户进行说明。
不过,一般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这一类的金融资产,在期初确认的时候,交易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即投资收益科目。
二、 持有期间与期末计量业务。
在股票持有期间与期末计量,发生的业务主要有两类,一是股利或者利息的发放,另外一个是公允价值的变动。
股利或者利息的发放,我主要要关注的是债券类的金融资产。因为企业若购入这种类型的金融资产的话,则企业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设置好这种债券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债券利息的计息方式、票面利率等。因为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计算应收利息并推算计息日期。因为我们知道,对于债券利息,在到达计息期的时候,其会把利息计入到应收利息科目;实际收到利息后,再转入到银行存款科目。所以说,计息方式就决定了应收股利科目的产生时机。故,这个日期的设置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财务用户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准确的设置这个日期,不然的话,以后每次产生应收股利的日期都会发生错误。其实,这个日期在债券上都没有明确标识,用户要做的就是在输入日期的时候,要细心,如要输入错误。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运算工具,来看看利息的具体结算日期。从这里也可以判断,我们日期、利率等参数设置是否准确。因为后续都是自动化计算,所以,在前期基本资料管理的时候,花点时间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一类是公允价值的变动。当期末,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时候,就会促发这类业务。对于这种在固定日期触发的业务,我们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把他们叫做经常性业务。处理这种业务的话,我们提供了模板,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用户处理这种业务的时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这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核算的。也就是说,这个业务主要在两个会计科目,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两个科目上在来回的调。在业务处理上也没有难度。不过,这里有一个决定其运行效率的一个点,就是公允价值如何取得。对于股票的公允价值来说,最好的参考就是股票的价格。若每次在期末运行这个作业的时候,都要手工的去更新当日的股票价格,显然很麻烦。特别是当企业股票种类比较多的时候,更加麻烦。我们的财务管理系统,为此专门提供了接口,可以从外部系统中取得股票的当日价格。不要看这个小小的价格,可以帮助企业用户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也会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率。
三、 股票出售。
股票若没有卖出去,对企业来说,只是系统上的一些数字,根本没有实际的用途。所以,企业购买股票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股票卖出去,赚取价差。
股票在出售的时候,其实,是通过两个步骤来完成的。
第一步,是先把“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个科目相关的成本转出去。如我们上面的股票,当时买入的价格为100万,卖出的价格为130万,期间,还发生了一次公允价值变动业务,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借方增加了10万。然后,我们在股票出售时,这些对应的会计科目之间,就会相互的转。不过,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只需要在系统初始设置的时候,设置好对应的会计科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让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后,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会计分录”按钮,查询系统自动生成的会计分录。
为了下面描述的清楚,我这里把这一步的会计分录列出来。系统最后生成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3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某股票 100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某股票 10万
投资收益-某股票 20万
第二步,系统在处理这个业务时,还要把原先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科目中的金额也转出去。即我们查看会计分录时,还会产生一笔会计分录。如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某股票 10万
贷:投资收益-某股票 10万
这些具体的会计分录与金额都不需要用户去计算,系统会根据股票买入凭证与股票卖出凭证,自动计算相关的内容。我们在处理出售业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用户操作习惯的不同,有些用户喜欢把以上两个步骤合并成一个步骤,而有些人为了比较清晰的描述这个业务,又喜欢分开来处理。我们系统为了满足不同人的操作系统,在系统基础设置中,设置了控制按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只是针对整个系统,只有一个处理方式。也就是说,企业做这个业务的有两个财务人员,一个喜欢分两步走,一个喜欢一步完成。这在系统里还无法实现。
2、从以上的业务描述来看,用户在系统处理中需要维护的只是一个买入价格与卖出价格。中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收益计算等等都是由系统自身来完成,不需要用户进行控制。如此的话,系统的初始设置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基础设置不准确的话,后续的自动化操作都会发生错误。所以,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对于财务管理系统来说,非常的重要。
3、通过我们上面的描述,我们还可以看到,若能够把财务管理系统跟企业其他的外部系统集成的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