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企业原有会计流程进行描述、分析、诊断

2012-12-25 14:19:48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一般是以企业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去除现有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保留其合理的环节,充实需要的环节进行的。
关键词: 会计流程

    企业原有会计流程进行描述、分析、诊断


    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一般是以企业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去除现有流程中的非增值环节,保留其合理的环节,充实需要的环节进行的。所以,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合理有效的关键环节是详细描述、分析、诊断企业原有业务流程。会计流程重新设计同样如此。会计流程重新设计不能靠凭空想象,需要用一定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原有会计流程进行描述、分析、诊断,保证对原有会计流程描述、分析、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主要介绍作业成本法(ABC法)在会计流程描述、分析、诊断中的应用。


    1.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最早由美国会计学者科勒在2O世纪30年代末提出来的,但它在企业中的应用始于80年代末期。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量为成本分配基础,以作业为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旨在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以作业为中心,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分析、计量,最终计算出各作业的作业成本,将这些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从而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成本。通过作业分析,管理者能识别并消除那些“非增值作业”,并能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


    2.作业成本法中的基本概念


    (1)作业


    作业是作业成本法下最基本的概念,是进行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础。一般认为,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通俗地讲,作业也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其实质目的就在于使产品增值或产生顾客价值。


    (2)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能够增加产品或顾客价值的作业,称为增值作业;反之,如果没有它并不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价值造成任何损害的、企业渴望并能够消除的作业就是非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又可分为必要活动和非必要活动两类。必要活动是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必不可少的作业,即使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再造后,也不能将其消除;反之,即为非必要活动。


    (3)作业链和价值链


    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后,现代企业实质上是一个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这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需要的总产出,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链也同时表现为价值链。如果将会计流程中的各项业务活动看做是一项项作业,会计流程就可以视为由一系列会计作业(活动)组成的价值链。在会计流程的作业中有些属于增值作业,有些属于非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又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类。在传统会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有些在ERP环境下可能变为非增值作业,对这部分作业应当予以消除。


[page]    (4)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它支配成本行为,决定成本的产生。会计流程是由多个活动来构成的,每个活动都有其自身的成本动因,在ERP环境下,通过分析会计流程中每一个活动的成本动因,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活动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判断该活动是否是增值作业,是否必要,从而找到可以清除或改善的对象,并计算出会计流程的总成本。因此,对会计流程进行分析和诊断需要我们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动因。从价值增值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会计流程中各项活动的成本动因分成三种类型:


    ①增值动因


    增值动因是可以使会计活动实现价值增值的成本动因。例如会计人员输入会计凭证、打印报表、付款等活动。


    ②必要非增值动因


    必要非增值动因是不会使会计活动实现价值增值,但是必要,并能通过持续改善加以消除的成本动因。例如会计人员进行报表的审核、部门间工作的协调等活动。


    ③无效动因


    无效动因是不会使会计活动实现价值增值,又不必要的成本动因。


    例如凭证填写错误再更改、不必要的签字等活动,将部门信息统计、汇总传递到厂领导的活动。实施ERP后信息的统计和传递活动可方便实现,认为是无效动因。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