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案例 > 正文

CRM系统选型五要素

2013-01-04 15:51:34  来源:支点网

摘要: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顾客、合作伙伴、企业员工等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
关键词: CRM

    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顾客、合作伙伴、企业员工等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利用CRM系统,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忠诚度,最终,实现客户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一些企业认识到了CRM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进行了系统实施。但是,部分企业在系统开始实施后才发现问题重重。例如,系统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不符,与其他办公平台无法集成,系统升级价格昂贵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在最初进行CRM系统选型时就走错了方向。那么,企业如何选择对的CRM系统,在系统选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综合考虑价格因素


    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在选择CRM产品时往往比较看重价格。但是价格不是第一要素,更不应为选型的唯一标准。价格由几大因素构成:CRM软件本身的价格,购买硬件服务器的费用,IT运维人员的人力成本,系统实施是否收费,隐藏在解决方案中的隐形成本等。


    中小企业在选型时,不可一味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目标,从产品、服务的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产品定制化很重要


    定制这个词来自服装业,意思是为个别客户量身裁剪。软件也类似,按照客户的需求,搭建出满足客户的应用。


    为什么要选定制化强的软件产品?第一,定制性强的软件具有柔性,在某种应用确定之前可以反复尝试,降低一次性投资带来的风险;第二,定制性强的软件围绕客户的需求设计,贴合客户实际应用。对CRM来说,这一点很重要。CRM和财务软件不同,财务软件有财务准则在背后约束,每个企业的财务软件大相径庭。所以,软件相对容易实施,且成功率较高。CRM是用来管理客户、销售以及市场,不同的行业、企业之间差别较大。因此,选择定制化强的CRM,意味着更加符合自己的管理要求,使用也会更加顺畅。


    第三、CRM所管理的部分,即市场、销售、客户是最具变化性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家政策法律、竞争对手、所在行业的变化,都需要企业调整营销管理手段和模式。如果选择固定不变的CRM产品,未来企业会感到被动,管理软件应用跟不上市场节奏的变化。


[page]    实施周期要短平快


    CRM的实施是结合软件与企业状况,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解决方案。实施之初要确定目标和范围,确保在规定的资源和时间内完成项目,规避风险或将风险降低到最低。中小企业在选型时务必注意考察服务商的实施能力。服务商的实施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大量实战的千锤百炼,拥有专业敬业的专家队伍。考查服务商的实施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拥有您所在行业的客户实践;


    2、拥有完整且可行的实施服务体系和实施方法;


    3、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快速实现并实施完成;


    4、如果用户没有非常特殊需要专门开发的需求,能够在一周内完成实施;


    实施周期跨度较长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使用者对软件的排斥和不满,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CRM的推广。所以,控制实施周期是CRM项目成功实施的良好保证。同时,企业还要了解是否收取实施费用,做到心中有数。


    不可忽视后期成本


    很多企业在CRM选型的时候,关注了价格和实施,往往会忽略掉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产生的维护和升级的问题,以及维护和升级带来的成本。目前,有些软件服务提供商在后期维护时会收取费用。有些产品升级引发的费用甚至高过最初购买软件的花费。一些企业选择不进行升级。但长此以往,CRM系统的管理思想与企业业务发展脱节,最后会导致投资失败。


    果断放弃孤立的CRM


    考察CRM服务提供商还有一个重要角度,就是看它是否只能提供孤立的CRM产品,如果是,请果断放弃。“孤立”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看产品线是否丰富,如果只有一个孤零零的CRM产品,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孤立的。第二是看CRM的集成度,如果集成度不好,我们也认为它是孤立的。


    也许企业现阶段只有CRM的需求,但是要考虑未来可能会有其他办公类或管理类的需求,比如未来可能需要OA来管行政内部事务,需要上ERP或财务软件等更多企业管理软件。不管是哪种情况,一定不要忽视CRM的集成性。集成度好的CRM,能和企业已有的或者未来要用的其他软件进行良性对接-,最大限度发挥各个软件的作用,而不是花了钱却形成一个一个信息孤岛。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fanwe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